談談“格物致知”。既:學習知識,還要落實於行動。

古人的說理上非常淺顯易明的,不要胡亂聯繫,往往是因為自己亂了,理解也就偏頗了,就走進死衚衕啦。明清民國的學者大師基本如是:為了譁眾取寵,為了有別於人,為了搏五斗米以大快朵頤。不惜走偏門止極端放厥詞,奪名爭利。

格物致知,是曾子的學說,源於《禮記-大學》。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他的學生子思名孔伋,是孔子的孫子,著有《中庸》、《表記》、《訪記》,亦由西漢戴聖篡入《禮記》,子思又是孟子的師大父。

所以,曾子的思想承上啟下,最接近孔子。因此也非常樸素、自然,有唯物主義的痕跡;其文字也就最接近“文質彬彬”的本意了。

我們先來談談“格物”。格,有推究、感知、感通之意,如《尚書-君奭》:成湯即受命……格於皇天。又有來、至,接近的義意,如《詩經-大雅-抑》:神之格思,或《尚書-舜典》:帝曰:格,汝舜。還有標準、式樣之味,如《禮記-緇衣》:行有格也。

格,也有樹枝木條的意思,這就偏離曾子的本意了,也與物字無法相綴,明王陽明卻偏偏愛上這個。和他的學伴跑進竹林裡,格來格去,格的眼花繚亂,心緒不寧。學伴格了三天,跑了;王陽明生生格了七天,格的吐血,,差一點點死在竹林,可他硬說自己格出了根諦,有了大收穫。或許是時人看他格的辛苦,於是同情他,也就相信他,把他拱為大師啦。

所以曾子的格物,就是把事物分門別類,就近觀察,仔細推究其外表掩蓋下的內涵本質。俗語:看木看芯,聽人聽心!

王大師格竹子虧透了,竹子沒有心,哈哈。

再聊聊“致知”。致,首先是極、是盡,如《論語-子張》:喪致乎哀而止。又如:專心致志。其次是求得、是達到……,如《論語-子張》:君子學以致其道。又如《孟子-離婁下》:苟求其故,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所以“致知”即是極盡全力去掌握知識求得智慧。有知識,就要說出來,談體會、論其理、道其然及所以然;多智慧,更要做出來,行動的結果說明一切,紙上談兵、坐而論道不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至此,我們可以把“格致”解釋完整了:分清楚事、物、人,仔細觀察,反覆推理,從根諦上研究其本質、變化、發生發展,從而融會貫通掌握其規律,讓自己獲得真知增長智慧,(以備不時之需的行動)。這也告訴我們: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學問高深叵測,不如行動起來。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就是提醒我們:學習還要行動,善於總結行動的結果就能擁有更多的智慧。

古猿從樹上下來,走向人類的今天,無處不滲透著“行動-觀察-研究-發現-總結-智慧-行動”,這個規律,顛撲不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