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清河縣打造最強人才“磁力場”吸引“清智回清”

長城網訊(田桂雲 石祥勇 倪麗敏)“家鄉這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軟硬實力兼具,我們願意回到家鄉,為助力家鄉發展增磚添瓦。”日前,在清河縣舉辦的“縣域規模企業與大學生對接交流會”上,就讀於北京大學的清河籍大學生李緒禎說。

今年以來,清河縣在推進“三創四建”活動中,把實施“招才”行動以推動創新發展擺在首位。縣人才工作立足深挖清河本土人才資源,側重招引清河籍大學生人才返鄉,啟動了“清智回清”人才招引計劃,今年第一季度共招引大專以上學歷人才646人,其中為企業招引469人,機關事業單位招引177人;大專學歷356人,本科學歷267人,碩、博研究生23人,清河籍大學生人才佔比80.5%,招引數量位居邢臺市前列。

“清河縣立足打造引才、用才、留才的最強‘人才磁力場’,讓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為實現清河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保障。”清河縣委書記王俊紅說。

以鄉愁情懷和原鄉思想吸引海內外清河籍學子“燕歸巢”。3月2日,一封致海內外清河籍學子的“家書”在網絡平臺廣為流傳,信中鼓勵清河籍學子回鄉就業創業,為建設美麗家鄉揮灑青春、大展抱負。其言辭懇切,將清河縣政府求賢若渴、盼才回歸之意充分體現,引發廣大清河籍學子強烈心靈共鳴。“如果家鄉有需要,我定學成歸來,回報家鄉。”中國石油大學2017級會計專業大三學生王藝激動地說。

一封“家書”發出後,清河縣人才辦順勢建立了“清河籍大學生人才數據庫”,把在普通高等教育院校就讀的清河籍專科生、本科生、研究生,或有志願到清河工作的的國內外高校畢業生列為納入範圍,力爭精準“網盡”清河籍大學生人才數量。截至目前,共有6000多名大學生報名入庫。

對加入“清河籍大學生人才數據庫”的大學生,該縣將積極搭建大學生與縣域企業供需對接平臺,開展招引服務,幫助大學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併為入庫大學生提供各種實習鍛鍊平臺,每年暑、寒假定期開展各類大學生實踐活動;組織開展“清河籍大學生家鄉行”“清河縣大學生創新創業論壇暨縣域規模企業·大學生對接交流會”等系列活動;入庫大學生可優先參加縣委、縣政府組織的各類人才招聘活動及“清河籍大學生專場招聘周”相關活動,享受有關優惠政策。

前不久,針對清河籍應屆大學畢業生,該縣人才辦牽頭舉辦“大學生網絡招聘會”,通過線上連接、雲端互動的形式,政府“牽線搭橋”為大學生和企業對接,實現疫情期間百企千崗“雲英會”招賢納才“雲簽約”。據悉,此次“網絡招聘會”參與企業51家,提供崗位310個,參加招聘人數2050人,共簽約80個崗位。

“人才的發展離不開平臺。清河縣堅持打造高標準平臺,讓人才發揮應有的作用,讓人才擁有價值感、榮譽感和歸屬感。”清河縣委組織部長賈志強表示。

“很慶幸回到家鄉工作,在這裡找到了屬於我的舞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在清河縣中航上大公司工作的徐志博說。從河北工業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回鄉發展,2011年進入中航上大公司工作,從基層開始一步步鍛鍊成長,如今他已是公司高層。

“栽下梧桐樹,只待鳳來棲”,清河縣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產業類別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近年來,羊絨、汽配、耐火材料及合金四大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該縣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河北省外貿轉型示範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等稱號。羊絨小鎮被工信部認定為“全國第四批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平臺)”,是全省唯一入選單位。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被評為“全國電商示範百佳縣”。建成了“河北汽車產業技術研究院”“河北羊絨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為全省唯一擁有兩家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縣。有院士工作站3家,高等院校產學研基地6家,學生實習基地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5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

經濟發展了,城市品位提升了,鄉村容貌變美了,清河縣先後榮獲“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衛生縣城”“省人居環境獎”等榮譽稱號。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環境的協調發展,為人才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生活和發展環境。

“人才引進,最終需要實現真正的留下來。”賈志強說,清河縣堅持以“千金買馬骨”的姿態和誠意廣招天下英才,不斷優化人才工作生態。

該縣先後出臺《關於實施高質量招商推動清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高標準打造人才生態的實施意見》《2020年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實施方案》等人才優惠政策,拿出“真金白銀”讓人才留下來。對年納稅100萬元以上企業聘用的人才,為企業和產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按照學歷或職稱級別給予500—2000元不等的補助補貼;對國家“千人計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行業或企業知名專家,每人每年補貼10萬元;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每人每年30萬元。其次,對高校畢業生,除享受普惠性優惠政策外,還可以享受“初次創業社會保險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等優惠政策。另外,清河縣人社局、財政局和中國人民銀行支行共同出臺《清河縣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對高校畢業生個人創業者,在貸款額度、貸款期限及貸款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

經濟開發區重點對人才實施了“人才驛站”“人才門診”“技能提升”計劃。“人才驛站”對來清求職人才給予1—7天的免食宿政策;“人才門診”對企業高層人才發放面額500元/人/年的就診卡和提供特定檢查項目一定比例的費用優惠;“技能提升”對考取技工證的一次性給予300—1000元不等的補貼。羊絨小鎮對在電子商務園區內創業的大學生,自創業之日起三年內給予每月6元/平方米的租金補助(不超過80平方米)。

此外,經濟開發區和羊絨小鎮還重點打造“青陽讀書會”“青陽先鋒創客空間”等人才聚集、交流平臺,強化人文關懷以增強人才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