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能夠撬動整個地球。

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來說,這個支點就是能夠帶來大量就業的製造業。

製造業看似簡單,實則複雜,因為牽涉整個經濟的方方面面,而且需要產業鏈的上下游等各方面的配合條件非常之多,同時又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密不可分,因此關係重大。

1978年,中國確定了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國外嗅覺靈敏的港資/美資/日資/臺資/澳資等等外來資本和企業,將他們的資本和技術,產品等帶來中國,在中國進行大量投資設廠,生產出口。

這些引進來的資本和企業,為中國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數以億計的人受益於此。

從此以後,中國工業經濟規模迅速壯大。1992年中國工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大關,2007年突破10萬億元大關,2012年突破20萬億元大關,2018年突破30萬億元大關,按不變價格計算,2018年比1978年增長56.4倍,年均增長10.7%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2018年的GDP總額達到1978年的90.9倍。

製造業對中國重要性的一個最佳代表和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深圳和東莞,從對外加工貿易起家,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從一個小漁村和小村鎮,一躍而起發展成了舉世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

中國人民和政府都從對外貿易中賺取了豐厚的利潤,學習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來支持個人/家庭/政府的發展。他們直接和間接的為中國經濟的騰飛做出了巨大無比的貢獻。

時至今日,中國仍然有數以億計的人口受益於各種類型的對外對內製造加工企業。僅僅美國蘋果公司委託富士康集團生產的蘋果手機就在中國直接和間接帶動超過100萬人以上的就業。這100萬人間接帶來的消費又帶動了其它行業的發展。

所以說今日中國一切的繁榮景象都是建立在製造業繁榮的基礎上的,沒有製造業支持的繁榮就是無根之木,是經不住風浪的,一推就倒。

所以首先我的第一個觀點是:


1. 中美供應鏈應該合作,不管美國政府和部分人怎麼做,我們還是要和包括美國在內各個國家和地區願意和我們合作的企業好好合作.

再說說我的第二個觀點:中美產業鏈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關係。

在商言商,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潤。中國改革開放後,一些企業將製造業產業鏈搬來中國並不是來扶貧的,而是來逐利的。

一個商品的出世,首先從設計師構思產品Idea,商業部門進行商業調研,市場可行性研究,再到合格立項,工程設計圖紙,定版,確定產品結構,手辦開發,模具製造,工程跟進,生產試產,QA品質實驗室質量測試,工程完善,生產放產,外購零配件放產訂貨,供應鏈啟動,生產進行,營銷配對進行。成品完成,客QC檢驗合格,定船期/運輸出貨,進倉報產,運輸到達目的地,上架銷售,銷售情況反饋,訂單的調整配合,供應鏈做出相應配套調整。
每一個步驟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資源等等的要求不同,對應各個產業鏈的利潤報酬也不同。

整個產業鏈的分工和任何一個公司內部不同部門的分工是一個意思,都是根據不同的技術含量和分級處理不同的事情,然後按勞取酬,而簡單的製造業處於產業鏈的底然後製造業是最尾階段,是用人最多,且相對來說在純製造階段是最沒有技術含量和利潤空間的一端。


美國等企業因為精力和資源的限制,保留了高利潤和高附加值的產業鏈,佔據了產業鏈的頂端,然後把產業鏈的底端,這些低附件加值的製造業外包給了第三國家。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美國人口少,工資高,企業只能來做這些附加值,高利潤的工作,不然沒有生存空間.
中國的人口多,各種層次,不同素質的人數眾多,因此也需要這些能帶來大量就業的製造業企業來提供就業機會.



製造環節的利潤非常微薄,大量的利潤空間留給了產業鏈的上游:品牌運營商.

這裡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蘋果公司.他們手機產品市場售價6000塊左右的手機,中國工廠的製成品出廠價僅為1500到1800人民幣。

蘋果公司以全球約13萬人創造了2019年2601.74億美金的營業額,552.56億美金的淨利潤. 其淨利潤率常年超過20%。

而富士康集團以全球約67萬人,創造了2019年1775億美金的營業額,270億人民幣(39億美金)的淨利潤.其淨利潤率只有2.2%.

對比一下各自的利潤,以及再看看我們身邊這些耳熟能詳的美國公司:蘋果,英特爾,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波音飛機,微軟,谷歌,寶潔,高盛等等這些美國的全球商業巨頭公司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及利潤就知道誰是大贏家了.其實美國才是全球化的最大贏家,只是中美兩國政府把各自的財政收入用在了不同的地方,導致兩國間的整體實力在這二十年出現了不同而已。

中美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並不存在誰佔誰便宜的事情。

蘋果公司想要在美國本土建立這麼大的製造產能和這麼低的成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而中國想要脫離美國企業擁用這麼大的就業機會也是挺困難的事情.

因為中美的國情不同,各自的需要也不同,雙方不過是取長補短,各取所需而已.

這些美國企業先是在巨大的本土市場和優秀的產品中發展壯大,然後乘著美國影響力的東風在全球市場開疆拓土,在全球市場上賺取了豐富的利潤,以維持他們以下幾方面的好處:

1. 員工高工資,高福利待遇,提升員工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
2. 給企業所在地方政府上交高稅收,提升當地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實力。
3. 有實力投入研發新產品,新技術,保持企業的競爭力。

這是一個正循環的過程。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國際化非常成功的巨頭企業在全球市場上賺取的鉅額利潤,才能夠支持他們的福利開支和支付他們僱員的高額工資,像美國的高管,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美金的年薪,中國目前能達到這種收入的還是極少數。.

2018年,美國人均工資水平是中國的7到9倍,有了高收入才能有高消費,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事情.

因此要將這些需要大量工人的製造業全搬回美國本土是絕對不可能做到的.

1. 美國的工資水平高,搬回去,所有產品的成本將上升最少3倍以上(人工高了,運輸等成本低了).那麼對應的就是產品售價的提升, 銷量的減少,利潤的減少.
2. 美國也根本沒有這麼多工人來製造這麼多的產品來供應他們全球的市場.

因此我說中美供應鏈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各取所需的事情.

那麼除了中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的可以低成本大量支持製造業的國家嗎?

實際上我們作為對美產業鏈上的資深從業者是知道美國從2012年起就在推動製造業的供應鏈迴流以及從中國轉移去其它地方(越南/印度等國家),只是以前的做法以委婉和低調處理,進度較慢,到了特不靠譜時代直接撒破臉,不管不顧明著幹,強推強幹,希望加快進度而已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可是製造業的轉移除了政府的意願,最關鍵的還是企業主算得過來賬。有利可圖。沒有利潤的支持,任何商業行為都是不可持久的。 像我們做製造業的朋友評估在哪裡設立一個生產廠,需要評估的有:

1.地域位置的便利性,原材料與製成品便利進出。

2.工作人員的充足性,要有把握能夠招請到滿足生產規模的從業人員。

3.水電等配套資源的供應能力。

4.各項目的成本狀況,對應的生產成本與出廠價的利潤空間。

5. 評估清楚以上的條件後再考慮的是在當地是否可以拿到滿足工廠需求的合適土地。

越南整個國家才9600萬人,只有中國的一個省的人口數量,不足以支撐所有的製造業產能。

現在轉移了一部分過去,越南就已經出現人力緊張的狀況,而且近幾年越南的勞動力工資水平也在連年上升,越南的最低工資標準從2015年到2020上漲了142%。

按這個進度,用不了幾年就會追上中國的工資水平了。

而且越南的整體工作效率比中國的低,大量技術及管理層他們本地人不會,還要從中國招請人員過去處理,這部分人的工資成本也很高,實際越南的製造成本相對中國的優勢並不大。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印度的人口倒是夠多,與中國接近,可是我們做企業的朋友過去印度考察遇到以下幾個問題:

1. 基礎設施差,中國一個小時車程的在印度需要3-5個小時,效率極低。

2. 印度人民出了名的不守時,效率差,紀律散漫,不好管理。

3. 印度的土地私有化,外商在印度投資設廠的話佂地是一個大問題。

4. 印度的供應鏈不足,目前階段只適合非常大型的,有實力的企業在印度設廠做一些配套組裝的工作。很多配套的配件等等還要從中國運過去,綜合成本也不低。

對這些國家考察評估的結果是,如果在這兩個國家投資設廠,我們企業主5年內是沒有辦法回本的,5年後的政策走向又會是怎樣呢?

太多未知數了,而且5年後,這兩個國家的工資水平都會拉昇到與中國接近的水平,那麼我們用現有中國的產能去和別的國家新建產能作對比,還不如維持現有產能算了。

因此綜合考慮,我們去考察的十幾個小企業主,無一人願意投資。

另外,有人在說經過這次疫情,所有的國家都會採取封鎖的政策,產業鏈都會往本國搬遷,我作為製造業的企業主,只想說,這只是一些政客的想法。

作為企業主是需要考慮企業自身的利益所在的。

從這次的疫情更可以看出中國這種體制的優勢,這麼大的疫情,這麼快的速度就完全壓制住了疫情的擴散,短短几天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就建成投入了使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口罩的產能就從幾百萬提升到一億多的日產量,這在其它的任何國家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務.短短的時間就全面的進入了復工復產階段,而海外的國家無一不是水深火熱之中。

而且中國的工人的配合度和持行力度是印越人士不同比較的,作為企業主,寧願管理100箇中國人,不願意管理10個印度人。 這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這無論是對政府還是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深刻的教訓,對政府來說當然希望所有的供應鏈都在本國,可是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需要吸取的教訓就是兩個:

1. 中國的供應鏈是最安全的和效率最高的,必須保留。

2. 所有的重點產品需要有安全庫存,一些原本計劃全部遷出中國的可能也會保留部分中國的產能。

因此,我認為,這次的疫情對所有的企業的一個最大的認知就是:中國是最好的. 同時,如果這些已有的供應商不願意搬遷到其它地方,美國企業要再開發新的供應鏈的話,是要投入鉅額的成本的.

買地,建設廠房,購置機器設備,招請人員,培訓技術人員及生產工人,等等無一不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及成本的.

而現在所有的企業面對的競爭都是非常激烈的,如果再把大量的利潤用在投入這些方面,那麼在研發,營銷等等方面的投入就會減少,他的競爭力就會減弱,分分鐘就會被市場淘汰了.

我想在目前這種局面,大幅度的改變供應鏈的狀況是絕對不會發和的事情,除非你的供應鏈不供應給你了。

因此我說,中美供應鏈只有合作繼續互利合作,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雙方才能共渡難關. 另外,所有的製造業都是離不開市場需求的, 我們看製造不能單單看一個製造,因為製造業對應的是市場需求,所以還要結合市場需求情況綜合來看。

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夠一直在增長,各個國家和公司都能夠過得風生水起,那麼大家就能相安無事, 而實際的情況是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都是有天花板的,每個企業也是有天花板的.

如果沒有增量的市場,那麼隨著新進入者不斷的搶佔市場份額,那麼原有巨頭的市場份額就會止步不前。

而企業已有的福利待遇是不願意相應的減少的,那麼企業的利潤空間就會越來越薄,生存就會走入越來越困難的境地。 這裡可以看看美國幾個知名公司近五年的營收的情況: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要有製造,首先要有市場,也就是要有消費者願意為你製造的產品買單。

否則空有製造業的產能,也是白搭,因為你製造出來沒有人買,那就是一筆虧本的買賣,就會斷流,企業就會倒閉了。 有了市場又需要相對應的製造產能來支持,才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製造和市場的依存關係: 某企業開發設計了一款產品,根據他們的成本狀況,預算了該產品的定價為當地的消費水平在網上預售了一百萬,可是他們的產能跟不上,消費者遲遲拿不到貨,結果導致的就是消費者的不滿及取消訂單。

這是說明了製造產能對市場的關係。 某企業投入資金開發設計了一款產品,預測會有一百萬訂單,因此建立了生產一百萬產品的製造設施和生產人力,以及採購了原材料,實際上市後只收到十萬訂單,前期投入的成本都賺不回來,沒有利潤維持公司的生產發展,結果公司只能縮小規模或者倒閉。

這是說明市場對製造產能的影響。

時至今日,中國企業在這四十年的巨大發展中也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和經驗,技術,中國老百姓也積累了大量的私人財富。

中國擁有四倍於美國的人口,中國的老百姓只需要有美國老百姓四分之一的消費能力就與美國的消費市場一樣大,中國老百姓只需要擁用美國老百姓一半的消費能力,那麼中國的消費市場就是一倍於美國的市場。

1978年,美國願意接受中國打開國門,一方面是中國願意改革開放,一方面也是因為美歐日等國家需要中國這個大市場啊。

這些年,中國一直在推進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不也是為了培育這些市場來容納中國的產能和產品嗎? 在這個全球停擺,中國一個市場還在運行的狀況下,有哪一個企業願意放棄中國的市場呢?

以下引用大眾集團CEO的資訊: 3月27日消息,汽車公司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近日接受採訪時透露,目前大眾公司在全球擁有124家工廠(其中72家在歐洲)、67.1萬名員工,因為新冠疫情的蔓延,導致他們在中國市場以外的地方沒有任何銷售業績。

迪斯坦言,如果短期內無法控制新冠疫情,大眾公司可能不得不進行裁員降低成本,因該公司每週仍需支出約20億歐元(摺合美元22億,人民幣近156億元)。

他很希望歐洲各國能夠對疫情進行強有力的干預,迪斯說:“只有我們像中國、韓國或其他亞洲國家一樣,把疫情問題控制住,我們才有機會在沒有失業的情況下渡過危機。

這需要非常嚴厲的干預。”去年,大眾汽車集團的全球銷量達到了1097.46萬輛,同比增長了1.3%,中國市場銷量達到423.36萬輛,佔大眾全球銷量的38.6%。

中國市場是大眾汽車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這不僅僅是大眾集團一家公司面臨的狀況,而是基本所有全球化的大公司面臨的狀況,如果哪一間公司願意退出中國市場,那麼我想,他的競爭對手會樂壞了吧? 美國企業退出中國市場試試?看看有沒有後備隊員等著補上這個位置?

因此,中美兩方都不是誰離不開誰的問題,不是沒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的事情。

製造業人士對中國製造業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