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穷人与富人,看似好像只是身份与财富的不同,但其实更多的还有心理、性格、气质

等全方位的差别。有些人可能会图面子,而去将自己打扮得很奢华,用着昂贵的物品,让自己显得好像是个富人。但其实,自己的"穷人"身份,早已被人一眼看穿。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同样,在孩子的身上也是如此。有时候,一些家庭比较穷困的孩子,为了自己不被别人嘲笑,会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刻意的隐瞒与伪装。但是这往往是没有用的,因为有些特征真的是很难掩饰。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自卑感

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穷人家"的孩子无法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在与别的孩子相处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比较。当看到自己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

这种心理反映在各个方面,比如孩子自己的衣服没有别人的漂亮,自己的文具没有别人的高级,别人去上各种兴趣班,而自己却连听都没听过。这种日常中的小事,一件件积累,就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进而就会造成一种自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己低人一等。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过度节约,直至吝啬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所以"穷人家"的孩子无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每次家长给零花钱后,也会省着花,慢慢的孩子就会认为钱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对于自己的东西保护欲望会特别强,因为担心一旦失去将再也无法得到。所以很少会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在外人看来,就是孩子的性格非常吝啬。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眼界太低,格局太小

"穷人家"的孩子一般很少有机会去四处旅游,见识广阔的天地,甚至于他们连那种孩子的兴趣班都很少有机会接触。因而他们的阅历非常有限,眼界就局限于自己的圈子里。自然格局也就会很小,即使有机会摆在面前,他们也无法及时把握,从而错失良机。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穷人家"孩子的这些令人心酸的特征,除了家庭条件的因素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父母自身受限于家庭的因素,自己的眼界还有教育理念水平就很低,受此影响,孩子也就变得"穷酸"。其实只要家长能够转变教育理念,即使无法在物质上"富养"孩子,也依然可以在精神还有格局上"富养"孩子,让孩子成为"富人"家的孩子。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因此无论古今中外,每一个大家族,都非常重视家风的培养,也正是因为有了好的家风,那些名门望族才能一代一代的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这是普通的家庭所无法相比的。

因而如果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有一股"富人"气质,那么首先就要形成"富人"家风。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也是美国历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认的“石油大王”。

在巅峰时期,他曾垄断了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而洛克菲勒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亲。因为他清楚的知道,能带给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钱,而是完整的人格、强大的内心和良好的生活习性。

绵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历经100多年,到现在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而洛克菲勒的子孙之所以能将家族的辉煌与成功延续至今,和他们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一直以来,富翁的经历都是有些神秘色彩的。想要了解他们,除了极宝贵的亲身接触的机会,大概就剩下看看他们的传记与书信了。而在这些媒介中,作为教导后代的家书,最为真实也最为可贵。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这本《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则是洛克菲勒作为父亲,亦是商业前辈与人生导师,对儿子的谆谆教导。三十八封信,洛克菲勒不仅仅传授儿子商业的世界里取得成功的奥秘,更教导儿子如何为人处世。

这本书是家书,同样也是一本培养杰出企业家、社会精英的经典之作。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信件中记录了洛克菲勒在其98年的峥嵘岁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洛克菲勒这些信件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我们不妨也拿起一本洛克菲勒的家书,从中汲取我们觉得有价值的东西,用来传授给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够更好地为人处世,更好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立足。


为何“穷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认出?幼儿园老师:身上这3点藏不住


仅仅三十几块钱,也就是爸爸的两包烟钱,妈妈的两贴面膜钱,而你却可以用来换取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丰富自己,升华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