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窮人與富人,看似好像只是身份與財富的不同,但其實更多的還有心理、性格、氣質

等全方位的差別。有些人可能會圖面子,而去將自己打扮得很奢華,用著昂貴的物品,讓自己顯得好像是個富人。但其實,自己的"窮人"身份,早已被人一眼看穿。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同樣,在孩子的身上也是如此。有時候,一些家庭比較窮困的孩子,為了自己不被別人嘲笑,會對自己的情況進行刻意的隱瞞與偽裝。但是這往往是沒有用的,因為有些特徵真的是很難掩飾。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自卑感

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窮人家"的孩子無法獲得更好的物質條件,在與別的孩子相處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進行比較。當看到自己不如別人時,就會產生自卑的心理。

這種心理反映在各個方面,比如孩子自己的衣服沒有別人的漂亮,自己的文具沒有別人的高級,別人去上各種興趣班,而自己卻連聽都沒聽過。這種日常中的小事,一件件積累,就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進而就會造成一種自卑,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低人一等。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過度節約,直至吝嗇

因為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所以"窮人家"的孩子無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每次家長給零花錢後,也會省著花,慢慢的孩子就會認為錢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於自己的東西保護慾望會特別強,因為擔心一旦失去將再也無法得到。所以很少會將自己的東西與他人分享,在外人看來,就是孩子的性格非常吝嗇。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眼界太低,格局太小

"窮人家"的孩子一般很少有機會去四處旅遊,見識廣闊的天地,甚至於他們連那種孩子的興趣班都很少有機會接觸。因而他們的閱歷非常有限,眼界就侷限於自己的圈子裡。自然格局也就會很小,即使有機會擺在面前,他們也無法及時把握,從而錯失良機。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窮人家"孩子的這些令人心酸的特徵,除了家庭條件的因素外,其實更多的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父母自身受限於家庭的因素,自己的眼界還有教育理念水平就很低,受此影響,孩子也就變得"窮酸"。其實只要家長能夠轉變教育理念,即使無法在物質上"富養"孩子,也依然可以在精神還有格局上"富養"孩子,讓孩子成為"富人"家的孩子。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因此無論古今中外,每一個大家族,都非常重視家風的培養,也正是因為有了好的家風,那些名門望族才能一代一代的培育出優秀的人才,這是普通的家庭所無法相比的。

因而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有一股"富人"氣質,那麼首先就要形成"富人"家風。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洛克菲勒是地球上的第一個億萬富翁,也是美國曆史上除君主外最富有的人,是世界公認的“石油大王”。

在巔峰時期,他曾壟斷了全美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

而洛克菲勒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還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父親。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能帶給孩子一生幸福的不是金錢,而是完整的人格、強大的內心和良好的生活習性。

綿延了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歷經100多年,到現在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而洛克菲勒的子孫之所以能將家族的輝煌與成功延續至今,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一直以來,富翁的經歷都是有些神秘色彩的。想要了解他們,除了極寶貴的親身接觸的機會,大概就剩下看看他們的傳記與書信了。而在這些媒介中,作為教導後代的家書,最為真實也最為可貴。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這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則是洛克菲勒作為父親,亦是商業前輩與人生導師,對兒子的諄諄教導。三十八封信,洛克菲勒不僅僅傳授兒子商業的世界裡取得成功的奧秘,更教導兒子如何為人處世。

這本書是家書,同樣也是一本培養傑出企業家、社會精英的經典之作。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信件中記錄了洛克菲勒在其98年的崢嶸歲月中的人生智慧和成功之道,洛克菲勒這些信件的價值,正如艾倫‧格林斯潘所說:“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敵國的全部財富還要寶貴。”

我們不妨也拿起一本洛克菲勒的家書,從中汲取我們覺得有價值的東西,用來傳授給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也能夠更好地為人處世,更好在這個殘酷的社會中立足。


為何“窮人家”的娃一眼就能認出?幼兒園老師:身上這3點藏不住


僅僅三十幾塊錢,也就是爸爸的兩包煙錢,媽媽的兩貼面膜錢,而你卻可以用來換取洛克菲勒一生的智慧,豐富自己,昇華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