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南城根——一箇中國城中村的背影》

城中村,如今已經不多見了,這個詞曾經代表著髒亂差和邊緣化。逃離,也許是我們想象當中城中村人最大的願望,而王選讓我們看到了這裡的另一些生活狀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有必要存在的灰色地帶,高大光鮮遮擋下的城市陰影,和人生低處的脈脈溫情。

二十年前,和我同齡的許多朋友都是從城中村起步的,沒有幾個年輕人能買得起房子,距離近價格低生活方便的城中村成了年輕人的首選。我那時候沒有家累,除了上班,就是和朋友們一起瞎玩。去他們的“家”裡打牌做飯噴空大笑大鬧,就像過家家一樣有趣。在我的印象當中,剛開始朋友們家裡,什麼東西都是在地上的。沒有床,墊子靠牆鋪在地上,書本雜物堆在地上,鞋盒子一層一層摞起在地上,連鍋碗瓢盆都鋪排在地上,吃飯時一個小茶几擺滿了亂七八糟做的或是買的東西,每人佔據一個高矮不同的小板凳,弓腰哈背的,胖子乾脆就站著吃。大家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妥,都認為這樣還挺接地氣的。

王選的南城根比我的回憶苦澀深邃的多,因為,他不是在寫別人,而是在寫自己。所以我常想,一個局外人,究竟能瞭解別人多少呢。我記憶中的城中村是與朋友相聚的快樂,我們就像面對面的兩個人,我再上風口,那些苦痛、落寞、隱忍、不堪,從我腦後吹過,卻撲向我對面的人。我同他開玩笑,他卻要一面笑著,一面應付隨風撲向面龐的沙子和雞毛。所以,我們常常會幫朋友搬家。所以,我也會聽到他們酒後的大罵、哽咽和無望的心裡話。

也許這一切都會過去。是的這一切真的都過去了。我的朋友們和王選一樣,陸續離開了城中村,有了自己的家,他們不再過家家,而要真正扛起一個家的責任。

我和我的朋友們見面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因為我們都要開始學著,忍耐著什麼,逆風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