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閻錫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臺人,清末民國時期重要政治、軍事人物,晉系軍閥的首領。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清朝陸軍步兵科舉人、協軍校,中國同盟會會員。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12年9月19日,閻錫山與孫中山在太原

閻錫山是近代軍閥割據時代的風雲人物,自民國以後直到49年建國之間的38年中, 閻錫山一直穩座山西,掌握軍政大權,真是名副其實的"山西王"。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47年拍攝的閻錫山全家福,前排為閻錫山與徐蘭森,後排右側為四子閻志敏、四兒媳裴彬,左側為五子閻志惠,左二為孫女閻樹榕。

閻錫山從小跟父親一起經商,打的一手好算盤.21歲留學日本士官學校, 1905年同盟會建立時就加入了同盟會,屬於老同盟會會員. 1909年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很快就在鄉試中中了舉人, 武昌起義前已經是山西陸軍第二標標統(相當於團長) ,辛亥革命成功後, 閻錫山出任山西都督,就此開始主政山西。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北伐期間國民革命軍四巨頭:從左到右分別為閻錫山、馮玉祥、蔣介石、李宗仁。

1949年4月20日,隨著解放軍向太原城發起攻擊,4天之後,太原守軍的最後13.5萬人被全部殲滅。4月29日,晉綏軍第七集團軍司令俞正和在大同率部投誠,到此,閻錫山的軍事集團徹底覆滅,成為光桿司令的閻錫山被迫隻身飛往臺灣。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閻錫山對山西省的統治徹底結束。1960年病逝於臺北,終年77歲,葬於七星區陽明山。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閻錫山的這一生,歷經清朝、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三期,參加過辛亥革命、軍閥混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既做過很多有益於國家和民族進步發展的事情,也做過許多有害於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事情,很難讓人對他有一個恰當的評價。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閻錫山的葬禮

他擁蔣也反蔣,聯共也反共,抗日也通日,自稱是“在三隻雞蛋上跳舞”,眾所周知,雞蛋是圓的,本身是站不住的,他卻能在三隻雞蛋上跳舞,不僅舞步翩翩,而且不能踩碎了雞蛋,這得有多大的能耐呀!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2、徐樹錚(1880年—1925年),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軍事人物,北洋軍閥皖系名將。字又錚,號鐵珊,又號則林,江蘇蕭縣(今屬安徽)人,因區別於同時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稱“小徐”。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25年4月,徐樹錚(左三)訪法時受到法國總統杜梅爾格(左二)的接見

徐樹錚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開啟了軍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在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勳復辟時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與馮國璋的鬥爭中引張作霖奉軍入關,以鞏固皖系權力,並主持“武力統一”。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徐樹錚與考察團隨員攝於意大利(中)

他還成立安福俱樂部,操縱國會選舉,活躍於民初政治舞臺。後因南征失利及軍閥間的不和,徐樹錚轉向西北籌邊。他以武力為後盾,於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迴歸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並以西北籌邊使身份坐鎮外蒙,加以經營。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徐樹錚與外蒙古王公合影(中)

1920年夏返回北京,參與直皖戰爭,敗北後逃亡日本。後來他試圖扶植段祺瑞東山再起,聯絡孫中山、張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組織建-政制置府,但很快失敗。1924年以後出國遊歷,1925年冬回國,欲聯合孫傳芳和張作霖反對馮玉祥。因徐樹錚曾暗殺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故馮玉祥對他更加仇視,命張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樹錚乘火車離京經廊坊時將其劫持並槍殺。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徐樹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著有闡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國銓真》及文學作品《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3、段芝貴(1869~1925),字香巖,合肥縣(今合肥市)人。出身寒門,少時充李鴻章侍童,得李賞識。光緒十二年(1886 年)保送入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後又赴日本學習,光緒十八年冬回國,任職于軍械局。

光緒二十三年以候補同知投身於袁世凱新建陸軍,任督操營務處提調兼講武堂練習。他拜袁世凱為義父,不幾年即為天津南段警察局總辦、陸軍第三鎮統制。光緒三十三年,在袁授意下,以重金購歌女楊翠喜贈給慶親王之子載振,得以道員賞布政使銜署黑龍江巡撫,輿論譁然。不久,被御史趙啟霖題參而被革職。

宣統三年(1911 年)武昌起義後,袁世凱東山再起,委段芝貴任武衛軍右翼翼長,統率拱衛軍,督護理湖廣總督。次年元月,段芝貴先後與馮國璋、段祺瑞通電反對共和及要求清帝退位,為袁世凱竊國立下汗馬功勞。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歌妓楊翠喜

民國2 年(1913 年)任陸軍第一路軍軍長,負責鎮壓江西、湖北革命軍。後授彰武上將軍督理湖北軍務。由於受手握兵權的軍務幫辦王佔元的排擠,不得已請求調動。民國4 年8 月改授鎮安上將軍,督理東三省軍務兼奉天巡撫使。當時,袁世凱已著手復辟帝制,段芝貴積極參與。9 月上旬,他聯合14 省將軍-袁世凱請“速正大位”。附帶列名的還有5 個省的巡撫使、都統、護軍使。他和袁世凱之子袁克定關係密切,共同策劃具體的復辟活動,假造《順天時報》。該報系日本人所辦,為袁世凱必讀。偽造的《順天時報》上刊登的是對帝制活動的一片擁護。袁世凱於是加緊復辟活動。段芝貴和袁克定揀定陰曆十一月初六、初七為黃道吉日,袁世凱“登極”接受朝賀。段屬武將中第一個在公文中稱臣的人。因擁戴有功,被封為第一公爵。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愛新覺羅.載振

袁世凱稱帝很快失敗,護將段芝貴列為七兇之一,要求將其“明正典刑”。由於馮國璋說情,段芝貴沒有被追究。不久,又投靠段祺瑞,成為皖系要人。民國6 年發生“府院之爭”,段芝貴赴徐州慫恿張勳進津調解。7 月,張勳率兵進京,乘勢扶植宣統復辟。段祺瑞即以保衛共和為旗幟起兵討逆,段芝貴也成了討逆軍西路總司令。張勳兵敗之際,大罵段芝貴等人“翻雲覆雨”不講信義。次年段芝貴出任王士珍內閣陸軍總長。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民國9 年7 月,直皖戰爭爆發,段芝貴任皖系一路軍總司令兼京師總司令。他將司令部設在火車上,在麻將桌上指揮戰鬥。皖系失敗,定居於天津租界,民國14 年2 月死於天津。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4、郭松齡(1883年-1925年),字茂宸,漢族,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鎮漁樵村,是唐朝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奉系著名愛國將領之一。

郭高大挺拔,樸素簡樸,平素穿一套布軍服,和士兵軍服一樣。當時奉軍將領都是穿的質地很好的呢軍服,布軍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軍服又長得像白俄一樣高大,因此遂被人呼為“郭鬼子”。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郭松齡和他妻子韓淑秀

郭松齡的家境並不是很好,父親是一名私塾先生,母親是典型的農村婦女。不過他的母親有良好的品德,雖然過得貧苦,但是勤勞善良,給郭松齡很大的影響。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05年,郭松齡考入陸軍小學學習,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經總辦袁克定舉薦進入到了北洋陸軍第二鎮隨營見習半年,後來擔任奉天防軍哨長一職。辛亥革命後考入北京將校研究所,次年經奉天都督張錫鑾調為參謀,隨後進入北京陸軍大學學習,1916年畢業後正式在北京講武堂擔任教官。

郭松齡此人不貪財不好色不喜賭,做事嚴謹認真,治軍嚴格,從來不徇私舞弊。在夫妻生活上,郭松齡算得上是一個好丈夫,儘管妻子多年來未曾生育,但他依舊不納妾,一直與原配妻子恩愛有加。在部隊中,他又算得上是一個好軍官,他從來不貪汙受賄,與士兵同甘共苦,對沒有背景卻有能力的士兵他都會盡可能提拔。要說郭松齡的事蹟絕對離不開“少帥”張學良。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19年3月,張學良進入到奉天講武堂炮兵科學習,他發現郭松齡教官身上有一種特殊的魅力,他有著強烈的愛國憂民思想,其軍事素養又很高,加之兩人的政見相投,因此很快,兩人便成為了莫逆之交。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從天津開拔的郭松齡所部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打響,張作霖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再加上直系猛將馮玉祥臨陣倒戈,張作霖終於大敗吳佩孚。奉系的勢力一度擴張到山東、江蘇、安徽等省份,成為北洋軍閥中最強大的力量。 然而,當張作霖雄心勃勃想要用武力統一全國之時,奉系軍閥“五虎將”之一的郭松齡,不滿張作霖打內戰,在灤州誓師反奉。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齡在灤州宣佈倡導和平,班師回奉,要求張作霖下野,查辦楊宇霆,擁護張學良為總司令(僅為名義上擁護)。25日,郭率所部7萬餘人向山海關進攻,佔領山海關,12月6日攻佔錦州,奉軍全線震動。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巨流河之戰是奉軍階段性分水,之前,奉軍如虎,之後,東北軍如兔。

但是,由於馮玉祥私自毀盟,偷襲李景林,導致李軍反目,兼且軍心不齊,又受到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郭軍遭到失敗。12月下旬巨流河一戰,郭軍大敗,為馬占山部下所擒。郭本人被殺。郭松齡事件導致奉系軍閥與直係軍閥聯合對抗馮玉祥的國民軍,國民軍退往西北。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25年12月,郭松齡、韓淑秀夫妻慘遭“曝屍”之辱。

張作霖雖槍殺了郭松齡夫妻,但仍不解心頭之恨。命令將郭松齡夫妻遺體運回奉天,在小河沿陳屍3日,並拍照印刷傳單,散發東三省各處,以示“誰反對我,即死無葬身之地”。張作霖在與郭松齡巨流河會戰之時,口頭答應日本的“優惠條件”,日後並未兌現,為後來的“皇姑屯事件”埋下了禍根。而郭松齡在關鍵時刻兩次試圖抵達營口均未成功,也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5、王佔元(1861年2月20日—1934年9月15日)原名德賢,字子春。山東省館陶縣(今屬河北省邯鄲市)南館陶鎮人。北洋時期的陸軍上將,湖北督軍,以貪鄙聞名。王佔元十八歲時,因生活所迫投入淮軍劉銘傳部當兵,掌管大旗。1861年2月20日(清咸豐十一年正月十一日)生於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王佔元排行第七,兄洪元。王佔元父親死得早,和母親相依為命,由於時局艱難,家貧如洗,經常受人白眼,使他養成能大能小,胸襟坦蕩的個性,後來母親餓死,自己流落邯鄲當店員。

1885年8月,王佔元被保送入北洋武備學堂第一期學習。1890年2月畢業,投入宋慶的毅軍。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王佔元與張懷芝、曹錕等人參加了鴨綠江戰役。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督軍合影:前排右起蔣雁行、曹錕、張懷芝、孟恩還、王佔元、李厚基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12月,王佔元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被委任為新建陸軍工程營隊官、第二營後隊領官。1902年1月,袁世凱在保定編練北洋常備軍,王佔元任新建陸軍左翼步兵第七營管帶。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35年王佔元之子王澤寬家庭合影

1903年6月任清北洋陸軍第一鎮第一協步兵第一標統帶,官銜為儘先遊擊。1904年秋改任陸軍第二鎮第三協第五標統帶。1905年9月任北洋陸軍第二鎮步兵第三協統領。1906年,王佔元由副將銜補用遊擊,準“以參將留直補用”。1910年升為記名總兵,官位從二品,成為清軍中高級將領之一。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28年4月17日任陸軍檢閱使,24日與內閣總理潘復一起到濟南與張宗昌、孫傳芳等商議軍事。6月北伐軍攻克平津後,王佔元隱居在天津英租界新加坡道(今和平區大理道)64號,經營實業,慳刻之風不減,每月親收房租,天天掛著一串鑰匙,巡行在各大馬路之間,人送外號“各大馬路巡閱使”以戲謔。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31年,王佔元以王子春名義任天津救濟水災委員會幹事、天津市慈善事業委員會委員,他還是河北省各省水災籌賑分會的會員。1933年夏,魯西水災損失慘重,王佔元等16名在津魯籍名人準備救災。1934年5月,王佔元等聯名以山東旅津同鄉水災急賑會的名義向天津發函催捐,為家鄉賑災出了力。1934年9月15日,王佔元在天津寓所病死,終年七十四歲。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6、徐永昌(1887年12月15日-1959年7月12日),字次宸,山西崞縣(今山西原平)人,陸軍大學第四期畢業。早年參與反洪憲、反覆闢等役,後出任國民軍第三軍旅長、師長、軍長等職,民國二十年前後,歷任綏遠、河北、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戰期間任軍委會軍令部長,主管作戰,與軍政部長何應欽、軍訓部長白崇禧、政治部長陳誠並稱為 “軍委會四巨頭”。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軍令部長。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吳稚暉 陳誠 徐永昌 邵力子 何應欽 李濟深 何成浚等人合影

北洋軍閥時期,徐永昌加入到了閻錫山的陣營之中,而且深得閻錫山的信任。中原大戰時期,閻錫山同蔣介石作戰失敗,閻錫山被逼無奈出逃大連。在閻錫山出逃之前,將他的晉系所有兵馬全部交給了徐永昌將軍。徐永昌將軍非但沒有落井下石,反而盡職盡責,為閻錫山看好家守好門。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後逃到了大連,接替閻錫山位置的徐永昌,一直在為了閻錫山努力奔走。又恰逢抗日戰爭爆發,蔣介石也需要聯合閻錫山的軍隊來圍剿紅軍。所以閻錫山的迴歸,就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閻錫山迴歸之後,徐永昌自解兵權,被任命為綏遠省政府主席。在徐永昌上任之前,閻錫山建議他帶上部隊前去。徐永昌卻說:我如果不帶兵都治理不了的話,帶上兵那就更加的治理不了。士兵是用來對外的,我去管理當地的百姓,不需要士兵。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45年9月2日9點日本投降儀式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8點30分第一個到達的就是中方代表徐永昌。圖為徐永昌在美軍軍官的引導下,登上“密蘇里”號。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站在甲板等候的日方代表,一共11人。前排戴高帽、手拄柺杖者為重光葵,旁邊身著日軍軍裝的是日本陸軍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重光葵只所以拿著柺杖,是因為他1932年在上海虹口被抗日義士炸斷了一條腿。

上任之後的徐永昌,每天奔波於綏遠省各處,深切的瞭解了民間的疾苦。在他擔任省政府主席的時候,為當地的各項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值得肯定並且值得尊重的一件事情。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上午9點,日本投降儀式正式開始。重光葵和梅津美治郎先後投降書上簽字。9時8分,麥克阿瑟以盟國最高司令官的身份簽字,接受日本投降。圖為麥克阿瑟簽字時的照片。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徐永昌簽字的這一幕,被永遠載入了史冊,也成為了其人生中最為光輝精彩的瞬間

戰後奉派代表中華民國赴東京灣密蘇里號軍艦上與美、英、蘇等9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書。三十五年轉任陸軍大學校長。逃到臺灣後改任總統府資政,兼任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負責指揮中日戰爭第一戰區抗日作戰任務。因貢獻於1943年獲授青天白日勳章。1946年後歷任陸軍大學校長、國防部長。1959年病逝於臺灣。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徐永昌(左)與蔣介石(右)

徐永昌工軍略,擅用兵,運籌帷幄,是民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徐為人坦誠,耿介不苟,對長官亦心口如一,直諫不諱,但作為一名軍人,終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不以禍福避趨之。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7、馬步芳(1901年~1975年), 字子香。甘肅河州(今臨夏市)人,回族人。民國時期國民政府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早年入寧海軍官訓練團,結業後任寧海巡防軍營附、營長等職。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馬步芳(站立者)與其兄馬步青

1928年後,任副旅長、旅長、師長。1932年1月兼青海省政府委員,旋又兼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1934年起,歷任陸軍新編第二軍軍長兼第100師師長,青海省保安處處長,青海省政府代主席,西北“剿匪”第一路軍第五縱隊司令。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馬步芳和宋子文馬麟在西寧

其間曾派兵“圍剿”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據統計:紅軍西路軍出征時約21800餘人,戰死約7000餘人,其中團以上幹部143人,被俘後遭殘酷殺害約6000餘人。在對待俘虜上,“馬家軍”採取了極為殘忍地手段,活埋、槍殺、火燒、挖心、割舌等殘忍手段,無一不用其極。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1930年29歲時任國民黨新編第九師師長的馬步芳,一看就是一幅奸人相貌。

女戰士被俘後的遭遇更加慘不忍睹。馬步芳用西路紅軍戰士的鮮血,換得了蔣介石的重賞。抗日戰爭爆發後,任陸軍第八十二軍軍長,派兵參加抗日戰爭。1938年3月,任青海省政府主席,直至1949年。1943年任第四十集團軍總司令,1945年5月當選為中M國民黨第六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1949年5月代理西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7月正式任職,積極參加反共內戰。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馬步芳與蔣介石合影

1949年9月下旬,馬步芳及馬步青、馬繼援等飛到了臺灣(後馬呈祥也到了臺灣)。到臺之前,馬步芳已因“擅離職守”受到“撤職議處”的處分。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1948年8月,蔣經國與馬步芳在重慶

到臺後他預料會有不利,於是以三千兩黃金賄賂蔣介石的幾位親信,取得了出國護照,飛到埃及開羅做寓公。後來,又移居沙特阿拉伯。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圖為1954年馬步芳在埃及家宅內

1957年,臺灣當局任命他為“駐沙特阿拉伯大使”,1960年辭職。1975年7月31日,馬步芳在沙特阿拉伯病逝,終年75歲。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8、陸榮廷(1859年8月13日-1928年11月6日)原名亞宋,字幹卿,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寧武鎮雄孟村人,時人稱“陸武鳴”。

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中華民國北洋軍閥桂系領袖。陸榮廷遊勇出身。1894年受清朝招撫,編為健字前營。因鎮壓會黨賣力,歷任管帶、督帶、分統、統領。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陸榮廷接受招安時35歲,蘇元春將其名字由“阿宋”改為“榮廷”,意為要其多立戰功、光耀朝廷。圖為蘇元春(坐者前右)與陸榮廷(坐者前左)。後為陸榮廷親軍。

1907年報稱驅逐革命軍,克復鎮南關(今友誼關),升左江鎮總兵。1911年授廣西提督。辛亥革命時,廣西獨立,被舉為副都督;提出“桂人治桂”口號,逼走沈秉坤、王芝祥,當上廣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國同盟會,鎮壓革命分子,起用舊官僚,建立起舊桂系對廣西的統治。二次革命時支持袁世凱,鎮壓柳州討袁活動,支持龍濟光攻粵,被袁授予寧武將軍、耀武上將軍銜。護國戰爭前,因同袁世凱的矛盾激化,密謀討袁。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陸榮廷在廣西督都府與同僚們的合影

1916年3月15日宣佈廣西獨立,出兵湖南、廣東。參加組織兩廣護國軍務院,任撫軍,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旋任廣東都督、兩廣巡閱使,桂系勢力擴張到廣東。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16年3月,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啟超(左五) 應陸榮廷(中)之邀到達明秀園,共商討袁事宜。

護法運動開始,歡迎孫中山南下廣州,陸任廣州軍政府粵湘桂聯軍元帥,並出兵攻佔湖南抗擊北軍南侵。1920年駐閩粵軍和廣東民軍將桂系驅逐出粵境。翌年孫中山命粵、滇、贛各軍入桂討陸,桂系兩大主將沈鴻英、劉震寰叛變自立,陸嫡系譚浩明部退往桂西繼續抵抗。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23年乘陳炯明背叛孫中山粵軍撤退,捲土重回廣西,次年被叛將沈鴻英圍困在桂林3個月,後逃離廣西,通電下野,寓居上海,後移居蘇州。1928年11月病逝於上海,1929年靈柩運回廣西,葬於武鳴縣城西的獅子山。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9、鹿鍾麟(1884年3月12日-1966年1月11日),河北省定州市北鹿莊人,西北軍著名將領,國民黨二級上將。自北洋新軍學兵營與馮玉祥相識後,隨馮玉祥戎馬生活四十年,成為馮的主要助手。在“北京政變”中,率部先行入城,不費一槍一彈,僅三天就控制北京全城。帶領軍警將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驅逐出宮,廢為平民。北伐戰爭後,曾任南京軍事委員會委員、軍政部次長及代理部長、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長等要職。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24年11月5日,鹿仲麟進入紫禁城的留影

鹿仲麟出生於河北望族家庭,早年考秀才未中,後於1908年前往遼寧新民從軍,與馮玉祥結識併成為好友。1912年1月,鹿參加馮玉祥等人發動的灤州起義,失敗後受到長官車震的保護,2月調任北洋軍第四混成旅第二團第二營營副。1916年,第四混成旅在護國戰爭中於四川敘府被護國軍劉雲鋒部擊潰,第二團遂改歸馮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照片中,溥儀很親切的用手抱著鹿鍾麟的肩,兩人臉上都是笑容,而這張照片也成為了經典。鹿鍾麟(左)熊秉坤(右,當年打響了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

1922年,馮玉祥任陸軍檢閱使,鹿仲麟為其二十二步兵旅旅長,位列馮玉祥五虎將之一。1924年10月22日,鹿奉命發動北京政變,控制了北京全城。11月5日,鹿奉代理大總統黃郛之命,將清朝末帝溥儀遷出紫禁城。1926年1月,馮玉祥去蘇聯後,鹿出任國民軍總指揮,後率領國民軍退出北京,前往綏遠。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61年鹿仲麟與溥儀冰釋前嫌相逢一見泯恩仇

1926年9月17日,鹿仲麟參加五原誓師,任國民軍聯軍總參謀長,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後任國民政府河南民政廳長、中央政府軍政部次長、代理軍政部長。1930年1月,任西北軍代理司令,全權代馮玉祥主持中原大戰。中原大戰爆發後,他任西北軍第二方面軍前敵總司令,率26萬人進入河南,失敗後,鹿仲麟通電下野,隱居天津。

1936年,鹿仲麟追隨馮玉祥復出。抗戰爆發後,鹿於1938年被任命為河北省主席,主持河北地區的敵後抗戰。在此期間,鹿率軍多次與當地八路軍發生衝突。1940年,鹿被迫辭職,前往重慶,1944年,被任命為兵役部長。1946年7月31日,鹿晉升為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並退役,轉任華北宣撫使。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61年鹿鍾麟、溥儀 不期而遇,喜笑顏開

退役後,鹿仲麟隱居天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鹿留在天津義生裡街道辦事處工作,1954年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但未離開天津赴職。1966年1月11日,鹿仲麟患癌症,在天津逝世。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0、劉顯世(1870-1927年),貴州興義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別號經碩。為劉官禮之子,劉顯潛堂弟,歷任貴州省長、川滇黔三省護國聯軍副總司令。

劉顯世早年曾參加鎮壓廣西會黨起義。辛亥革命後,曾一度贊成共和,但隨即擁戴袁世凱稱帝,1916年,在王文華、王伯群的勸導下,通電全國,參與護國運動,討袁護國,民國成立後,任貴州護軍使。

1916年1月26日,劉顯世等人在省議會舊址組織召開群眾大會,公佈袁世凱的叛國罪行,參會者一致要求宣佈獨立,出兵北伐,生擒袁氏逆賊,次日,劉顯世任貴州都督、督軍兼省長。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1917年,劉顯世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任川滇黔三省護國聯軍副總司令,在護法運動中,廣州軍政府分裂,取消岑春煊政務總裁職務,補選劉顯世為政務總裁,但在這時期,黔軍內部矛盾再次公開化。1925年,劉顯世因軍閥派系之爭隱退,1927年10月14日病逝。

民國時期風雲人物的一組珍貴罕見的老照片(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