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班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調查報告顯示,3歲以下孩子一個興趣班都沒參加的人數僅佔約10%。英國心理專家指出,孩子不參加任何興趣班也能算得上是一種休息和能量儲備,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安排太多的活動反而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

興趣班太多,反而“扼殺”興趣

調查報告顯示,3歲以下孩子沒有參加一個興趣班的人數僅佔約10%。約有60%的3至6歲孩子,所學的項目在1到3項之間。尤其是大於6歲的孩子,很多都選學3項以上的才藝,35%的孩子還選學了更多的才藝。專家建議,給孩子安排才藝班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承受能力。

補習班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在這麼多人裡面,對才藝班有興趣的孩子僅佔四成左右。而且,很多的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的興趣隨年齡增長反而下降時,於是發出了:“興趣班成了興趣的殺手”這樣的感慨。主要是由於,差不多5%左右的孩子覺得自己“一直就沒什麼興趣”,一切都是爸爸媽媽的安排。

與此相反,爸爸媽媽對這方面會特別感興趣。調查發現,要是孩子跟爸爸媽媽表明,自己不再想參加這個興趣班的時候,非常多的爸爸媽媽都會想盡各種方法使孩子堅持下去。

國外專家:孩子“虛度光陰”不是罪惡

事實上,望子成龍的心情,各位爸爸媽媽都是一樣的,要是自己的孩子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別的小朋友又抓緊時間各種學習,爸爸媽媽都會覺得自己受不了。但孩子“虛度光陰”是一種罪惡嗎?

補習班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英國心理專家指出,在孩子眼中,不參加任何興趣班也能算得上是一種休息和能量儲備,如果爸爸媽媽給孩子安排太多的活動反而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

帕特里克奧唐納是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他的理論是孩子天生具有遊戲和探索的天性,在3歲之前,孩子主要都是依靠爸爸媽媽的引導,3歲以後,是孩子自主期。

如果孩子在生活過程中發現了他們的興趣愛好,或希望融入孩子間的社交活動,他們就會覺得生活非常有樂趣,除非他們沒有玩伴或活動的限制太多。

補習班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而5歲-6歲更是孩子們自主社交的關鍵時期,他們在這段期間裡面會更喜歡和其他同齡的孩子玩耍。奧唐納說,這時候,對於那些喜歡一天到晚看著寶寶的爸爸媽媽來說,要做出適當的改變,不能時刻充當“衛星定位儀”,監控孩子。

“無聊”有助儲存能量

愛哲希爾大學資深心理學講師理查德拉里指出,一定時間的“逃離”和創造力會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起到關鍵的作用,爸爸媽媽最好是能夠明白孩子也有無聊的時候。拉里稱,爸爸媽媽不要一天到晚盯著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給他們獨處的時間,讓孩子能夠按照自己的愛好去玩耍。

補習班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奧唐納對現代英國青少年的研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爸爸媽媽全權決定孩子活動的教育模式,已經令英國青少年養成了需要別人領導和不會自己作決定的性格。

奧唐納發現,15歲以下的青少年現在都非常缺乏自信心,無論是在學校裡面還是別的社會活動,他們都希望有一個“帶頭人”,直到17歲以上,一些年輕人才會慢慢開始自己做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