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億專項債+萬億減稅降費!政策來了,建企利好來了

國內疫情基本被控制,復產復工逐漸走向正軌,然而因為疫情“失去”兩個月所造成的影響卻是不可忽視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降達24.5%、基建投資同比下降超過30%。

對於包括廣大建企的國內企業來說,生意的不景氣顯而易見。

為了有效提振經濟,為企業減負,近日,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新增地方專項債、加大減稅降費力度。疫情過後,各地建企或將迎來“春天”。

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或達4萬億

地方專項債,一直是推動投資建設、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之一,這次也不例外。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上就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加緊做好重點項目前期準備和建設工作。

4萬億專項債+萬億減稅降費!政策來了,建企利好來了

對於此,業內人士普遍估計,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規模或達3萬至4萬億元人民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除增加發行規模外,以省為單位,今年專項債資金用於項目資本金的規模佔該省份專項債規模的比例將從20%提升至25%,以支持基建投資,從而實現穩增長的目的。

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國發行地方債規模達15291.97億元。其中,發行新增債券14696.83億元(包括新增一般債券4352.98億元、新增專項債券10343.85億元),發行再融資債券595.14億元。

如此,今年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將達16134.39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發行新增債券將達15453.14億元,佔提前下達額度的83.6%。其中新增一般債券4594.98億元,佔82.3%,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58.16億元,佔84.2%。

值得注意的是,專項債擴張,其資金流向或許不僅僅是基建等傳統領域。隨著各地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新基建”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


前不久,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謝少鋒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將加大數字新基建的建設力度,充分發揮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的頭雁效應。3月29日,廣州開發區推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高新區加快“新基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十條》(簡稱“新基建10條”),標誌著全國首個區縣級“新基建”產業政策正式出臺。

一段時間以來,以5G基站、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領域熱點頻出、動作不斷,建企若想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彌補自身損失,加快轉型,擁抱未來不失為一道良策。

減稅降費:落地4000億,上限或達萬億

今天,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會上披露:今年1~2月份,全國減稅降費共計4027億元。

這個數字主要由兩部分組成:

2020年新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1589億元。

2019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在2020年繼續實施形成的減稅降費2438億元。

4萬億專項債+萬億減稅降費!政策來了,建企利好來了

疫情發生以來,為了幫扶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生存發展。我國已經接連出臺了4批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各有側重。

  • 第一批政策重點聚焦疫情防控工作,目的是直接支持一線防控工作。
  • 第二批政策重點聚焦減輕企業社保費負擔,目的是降低企業用工成本、增強其復工復產信心。
  • 第三批政策重點聚焦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目的是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助其渡過難關。
  • 第四批政策重點聚焦穩外貿穩外資,目的是降低疫情對外貿外資的負面影響。

對此《證券日報》報道說,據專家估計,這些減稅降費措施將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萬億元。

在今天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稅務局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表示,稅務總局昨天剛剛發通知,把4月份的徵期從原來的4月20日延長到4月24日,國家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大量納稅人將在4月份納稅申報期集中體現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