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炒房到了什麼程度?上市公司囤房近「萬億」!

中國的房價貴還是股價貴,好像是一道諾貝爾獎的難題。你要說房價貴,股市上大股東賣掉1%的股份,就可以買好多套房子,但你要說股價貴,現在上市公司很多都是靠賣房來保殼。

全民炒房到了什麼程度?

早期*ST寧通B靠賣房,保住了殼;今年大名鼎鼎的貝因美由於連續虧損兩年,將被戴上ST的帽子,不得已賣掉囤積的22套房產,估計也是為了保殼。

現在很多人並不清楚“全民炒房”嚴重到什麼程度?上市公司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又到了什麼程度?

全民炒房到了什麼程度?上市公司囤房近“萬億”!

近日,我們看到審計署發佈的2017年工作報告,直指多家金融機構和企業涉及炒房囤房亂象。據wind數據顯示,到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資性房地產,佔比46.23%,價值超過9900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

更為誇張的是現在還有不少的企業都紛紛參加樓盤的搖號,跟普通的消費者和居民爭奪寶貴的房源。

以上海為例,4月10日上海開盤的老牌豪宅翠湖天地推出118套房源,一共有385組客戶參與上述樓盤搖號,其名單中的公司客戶達214組,佔比55.6%,超過了總認購數量的一半多。

全民炒房到了什麼程度?上市公司囤房近“萬億”!

企業囤房炒房帶來的影響?

顯而易見,囤房炒房已經成為一部分公司,甚至是上市公司經營的一種日常手段。這個危害應該講還是不小的,為什麼這麼講?

一方面正是資金脫實向虛的一個反應;另外一方面也說明實體經濟舉步維艱,最後的投資機會都到了房地產上面;最重要的就是與民爭利,大家都知道商品房數量供給都是有限的,真正的剛需就面臨著上市公司這些資金優勢比較明顯的機構客戶的擠壓和爭奪,對於剛需講是一個災難。

所以我們最近也看到全國各地紛紛在出臺限制性的條例,西安、長沙、杭州、上海、深圳都禁止企事業單位購買商品住房,應該講一定程度上也是對現在房價上漲過快的一種控制和制約。

因為樓市調控政策不能剛封堵了炒房客,卻又給企業炒房留下漏洞,讓房地產再次有炒作的苗頭。

全民炒房到了什麼程度?上市公司囤房近“萬億”!

企業炒房背後的問題?

當然,上市公司炒房的背後,我們也要實事求是地看到,現在貨幣渠道疏通還是有問題,儘管上上下下都在要求資金投向實體經濟,但是實體經濟的回報並沒有房地產來得這麼確定和穩定,這也是非常嚴重的一個現實問題。

另外,中央“三去一補一降”(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這個路程恐怕還是比較遙遠的,中央要用三年時間打贏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危機的戰役,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給社會做出一個正確的投資引導,引導這些資金真正的流向實體經濟,這是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