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行涉房固定資產原值逾6500億 去年“囤房”花近400億

5大行涉房固定資產原值逾6500億 去年“囤房”花費近400億每經記者 胡琳據Choice數據顯示,已經發布2018年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五大行去年“囤房”花費近4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數據發現,截至2018年末,五大國有行僅僅是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就高達6547.97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393.4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超過7500億元,而這些遠遠不是上市銀行涉房類固定資產目前的全部價值。

去年“囤房”花費近400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五大行去年“囤房”花費近400億元。截至2018年末,五大國有行固定資產中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6547.97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393.48億元。

截至2018年末,交通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615.94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5.91%;中國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179.48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3.54%;建設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376.67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8.34%;工商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511.45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6.05%;農業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864.43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7.27%。

值得注意的是,五大國有行的涉房類資產還有在建工程。據悉,在建工程包括正在建造的辦公樓及其附屬物和設備的成本。在建工程成本包括設備原價、建築和安裝成本和發生的其他直接成本。在建工程自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轉列為固定資產,並按有關的折舊政策計提折舊。

工商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該行在建工程餘額為351.22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55.5億元。其中,2018年工商銀行在建工程增加155.74億元,轉入固定資產95.53億元。

交通銀行年報指出,截至2018年,該行在建工程餘額為23.91億元,較2017年末減少18.79億元。其中,2018年交通銀行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原價為30.76億元。

中國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該行在建工程原價為302.33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77.11億元。

除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外,國有大行中也有銀行購置投資性房地產。與固定資產房屋及建築物不同的是,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產,主要包括非集團自用的辦公樓。

中國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中國銀行投資性房地產餘額為220.86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10.6億元。中國銀行稱,投資性房地產主要由本集團的子公司中銀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及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持有。

農業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農業銀行投資性房地產金額為28.94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1.39億元。

投資性房地產也會有轉為自用房地產的情況。例如,2018年工商銀行有4.58億元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房地產。

19家銀行涉房賬面原值7535億Choice數據顯示,已經發布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截至2018年末,大部分銀行固定資產中,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有所增加,僅2家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較2017年末有所減少。

其中,截至2018年末,長沙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2.37億元,而2017年末該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2.39億元。紫金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7.96億元,而2017年末該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為18.39億元;2018年末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價值較2017年末減少0.43億元。紫金銀行年報中指出,該行房屋及建築物本年原值其他減少0.16億元,系重分類至固定資產。

Choice數據顯示,除五大國有銀行,截至2017年末,上市銀行(包括今年上市銀行)房屋及建築物賬面原值合計為1423.22億元(不含招行)。而這些遠遠不是上市銀行涉房類固定資產目前的全部價值。若上市銀行涉房類固定資產按樓市價格估算,其價值將是賬面原值的數倍。

除了房屋及建築物,去年不少銀行涉房類資產還有在建工程。

平安銀行年報顯示,該行2018年年初在建工程餘額為18.72億元,包括重慶、昆明、武漢、貴陽等6地的分行辦公大樓。2018年年末該行在建工程餘額為7.39億元。截至年底,固定資產中,該行在建工程轉入房屋及建築物類別原值為23.89億元。

同時,中信銀行長期資產預付款由2017年年底的105億元升至108億元,該行表示該款項“主要是本集團為購置或建造辦公大樓預先支付的款項”。

寧波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重要在建工程項目合計10.97億元,包括寧波銀行數據中心和杭州分行新大樓。該行在建工程項目較年初增加2.86億元。

不過,對於上市銀行而言,涉房類固定資產主要是為了自用。中國銀行年報中表示,該行房屋和建築物主要包括分行網點物業和辦公場所。

近年來,上市銀行選擇了收縮人員與物理網點,同時對原有網點進行智能化轉型。在網點收縮的情況下,銀行是否會考慮將涉房類固定資產“變現”呢?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些屬於典型的非生息資產佔用,會耗費銀行寶貴的資本,一般來說會予以處置,以提高資源投放效率。

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資金營運中心主任張銘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總行和分支行辦公大樓一般是自有的,如果退出銀行可能會賣出“變現”。評估價會比折舊後價格高很多,相當於現在重置房價。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市銀行資產“變現”的難度較大。部分上市銀行的房產為國有資產,轉讓限制也較多。去年年底,某銀行掛牌旗下14處房產,但是從交易結果來看並不理想。該行在今年3月末又重新掛牌此前未交易成功的多處房產。據悉,因是國有資產的緣故,這些房產轉讓週期較長。該行在交易掛牌信息中表示,因本標的為國有資產,其轉讓過程中較其他轉讓方式有所不同,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整個轉讓過程約270天。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