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指出影子銀行受損央行需向企業提供資金以避免全球供應鏈崩潰

BIS指出影子銀行受損央行需向企業提供資金以避免全球供應鏈崩潰

國際清算銀行

國際清算銀行總經理Agustín Carstens發表於2020年3月29日,原文標題《採取大膽措施將冠狀病毒救援資金注入最後一英里》。

編者按:作者明確此次在金融震盪中,金融體系受損部分是市場化金融(即影子銀行)而並非商業銀行。美聯儲為此次救市所新創的一些工具也具有相當針對性,例如針對一級交易商和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貸款工具,就是精準地瞄準市場化金融的受損部分。參與全球供應鏈的企業已經更多地依賴市場化融資。在金融震盪之後,雖然商業銀行保持相對健壯,但風險偏好的改變使得商業銀行並不能即時彌補市場化金融退卻留下的空白,因此那些需要為其流動資金融資的全球供應鏈企業面臨生死劫。這個時候,央行的介入——將流動性導向阻止供應鏈崩潰的方向——至關重要。全球央行需要協調一致救市的原則和策略,因此各國央行宣佈的美元互換額度至關重要。政府也需要介入並承擔損失,以避免將經濟風險推給央行或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要想讓流動性進入金融體系的各個角落,就必須直接瞄準最需要流動性的個人和企業。因此美聯儲決定進入企業債券市場,標誌著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但為了更好地將資金導向目標企業,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努力。(桃花潭)


正文

冠狀病毒大流行引發的金融動盪,重現了讓人們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不快記憶。資產價格下跌和信貸緊縮的外在症狀是相似的,但也有重要的區別。這些差異很重要,因為現在的應對需要超越先前的劇本。

央行為平息危機而採取的干預措施需要惠及最終受到影響的個人和企業。這條通道的最後一英里尚未到位,需要緊急架橋。

涉及危機的參與者是當前危機與2008年的關鍵區別。2008的事件是一場全球銀行業危機,其核心是過度負債的銀行。通過向陷入困境的銀行提供資金或購買資產,各國央行擁有解決銀行業壓力的直接槓桿。

這一次,正規銀行業在金融體系中所佔比重較小,而市場化金融(注:即影子銀行)則變得更加重要。機構投資者和市場化中介機構的分量越來越大,實體經濟企業對它們的依賴也越來越大。這是這次的壓力出現在商業票據和公司債券市場等融資市場的其中一個原因。

大小企業都需要流動資金,尤其當它們是供應鏈的一部分時。公司的短期資產,如應收賬款——生產鏈上其他企業所欠的錢——佔總資產的很大一部分。這些應收款與資產負債表負債端的應付賬款相匹配。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連鎖鏈是經濟體中將企業聯結在一起的粘合劑,更不用說全球供應鏈了。企業越來越多地轉向市場化融資以及美元的全球價值鏈為其流動資金融資。

目前的監管工具旨在抑制銀行過度擴張。現在,我們面臨著相反的問題:銀行沒有填補市場化金融退卻留下的空白。為了給有生存能力的企業一條生命線,讓它們渡過Covid-19造成的經濟突然停滯,需要一個解決方案來完成從潛在貸款人到懸崖邊緣企業的最後一英里。

銀行應該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而不是問題的一部分。現在是時候利用在陽光明媚的時候積累起來的資產負債表緩衝了。為了進一步提高放貸能力,我們需要全球凍結銀行股息和股票回購。

然而,這第一步可能還不夠,因為貸款人會縮手縮腳並不願冒險。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採取第二步措施,利用中央銀行的資金進行放貸。各國政府需要通過擔保計劃分擔風險,以確保經濟風險不會推給銀行或央行。

一個辦法是向每個中小企業提供一筆政府擔保貸款,數額相當於它們去年繳納的稅款。只要有簡單的證據證明去年已經支付了稅款,這些“稅收延期貸款”可以由銀行提供,並通過中央銀行貸款以證券化的形式再融資。

損失將不得不由政府承擔——國債必須介入。是的,(這裡)會有錯誤。但只有去年盈利的中小企業才有資格獲得政府貸款,從而限制了欺詐或操縱的範圍。由於稅務機關能夠核實,政府也將相對直截了當。

我們還需要防止綁定全球供應鏈的膠水脫落。這意味著要把這些原則放在全球範圍內。各國央行宣佈的美元互換額度至關重要。但是,與國內情況一樣,每一家央行都需要將其美元流動性引導到防止全球供應鏈瓦解的方向。

具體而言,銀行為應收賬款融資而提供的政府擔保貸款也可以通過中央銀行貸款進行證券化和融資。“記住最後一英里”是一句全球通用的座右銘,不僅適用於國內經濟。

市場化金融的危機需要市場化的解決方案。中央銀行要想讓流動性進入金融體系的各個角落,就必須直接瞄準最需要流動性的個人和企業。否則,央行的行動可能只是在推繩子。2008年的劇本有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商業票據工具,但還不夠。美聯儲決定進入企業債券市場,標誌著朝著正確方向邁出了大膽的一步。但要想建設通達終點的小企業的最後一英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龍白滔博士的新著《數字貨幣:從石板經濟到數字經濟的傳承與創新》是國內第一本系統建立數字貨幣金融理論框架的學術專著,獲得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任 、北京控股集團前董事長 和中國金融博物館理事長 聯袂推薦。新書電子版已全面上線國內各大電子書平臺,“數字經濟公社

”微信公眾號提供紙質書在線預售,清明節前發貨。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