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相信很多人听过和看过《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这本书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向两种不同的人生方向发展。这本书能给我们许多启发:往往限制贫富之间的差距不仅仅只是金钱,更取决于人的思维层次。有的家长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给孩子灌输

“穷人”思维,却自认为是对孩子好,殊不知你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小编之前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父母带着孩子暑假出门旅游,他们去的地方一直是孩子想要去的。孩子已经过了免票的条件,但是他妈妈就是不愿意半票购买。

孩子的父母当下就跟售票员争论起来,即使半票的门票只有几十块钱而已,在他们吵得面红耳赤时,谁也没注意到一旁哭泣的孩子。最后这一家子看没人站在他们这一边,只能灰溜溜的买票进了景区。

小编真是想不通这位妈妈的心态,为了逃票不顾个人形象在孩子面前和别人恶语相向,无视公共秩序,她的这一行为无不向孩子传递“穷人”思维,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不好的印象。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这样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已经在扭曲孩子的价值观,原本优秀的孩子,可能就因为摊上这样有“穷人”思维的父母,而变成父母的翻版。

“穷人思维”的家长造就怎样的孩子:

1、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还小不知道钱为何物,所以经常在孩子的耳边唠叨。读个幼儿园、上个培训班花了多少钱,我们家赚的钱都花在你身上了。你要是不好好表现,看我不把兴趣班给停了。父母可能是希望孩子知道赚钱不容要好好珍惜,但往往用了错误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对待孩子花钱的地方,家长表现出牺牲很大的样子,这样无形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认为自己是个累赘。每每找父母要钱时会变得敏感和充满自卑,怕遭来父母的反感。也许家里经济确实不宽裕,但真的不建议父母把压力牢骚发泄到孩子身上。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我有一个朋友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们家很少会邀请周围邻居去吃饭,邻里关系也处得很淡,也很少给孩子买好吃的。

长大之后,朋友虽然有了赚钱的能力,但是跟他接触之后,会发现他非常的抠门,喜欢占别人的便宜。朋友遇到难题想要借点钱,都是找各种借口拒绝。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表现一部分也是跟家庭教育相关,所以作为家长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优秀于他人,那么请你避免将“穷人”思维带给你的孩子。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2、安于现状甚至不思进取

生活中那些成功的例子都证明了一点,想要成功都要敢于挑战。“富人”的思维是一层不变无法创造巨大的财富,只有不断的创新探索才能挖掘出更多的财富。所以富人越来越富有,而穷人则一层不变。

当父母将"穷人思维"影响孩子时,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努力的考个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这样能有个有保障的工作。可是他们忽略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想要走不同的道路尝试别的成功。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阻碍不是生活给的,反而是父母给的。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父母会不断灌输你,这件事不会成功,你没有这样的本事,你还是老老实实在家考给公务来得实在。孩子的满腔热情被你们一盆凉水浇灭,任由父母摆布,只能在平庸中的度过。

当你的孩子抱有一颗勇于挑战的决心时,请不要阻碍他们想要成功的渴望。

3、缺乏长远的目光

父母的“穷人”思维对孩子影响深远,他可能会因为这些原因变得目光短浅、只顾自身利益。与他人交往中,不愿意付出,却希望别人为他付出。这样的人缺乏长远的目光,无人愿意真心与之交往。

一直给孩子灌输“穷人”思维,却以为是对孩子好,现实很残酷

作为父母都是希望孩子青出于蓝,胜于蓝。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学会避免自己的“穷人”思维灌输到孩子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