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是不是英雄?

沈靜軒


怎麼能夠算的上是英雄呢?他只不過是一個“小人”罷了。

這個人也確實是是有些本事,武舉人出身,加上他的父親,祖大壽的支持平步青雲,在清朝攻破京城崇禎自縊身亡以後,如果他是英雄的話本該與同為漢人的李自成抵禦多爾袞。

而不是表面上順從李自成私下裡勾結多爾袞,準備和他劃江而治。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來,他這個人心中沒有什麼民族大義,只有自己的利益而已。根本和所謂的英雄不沾邊。

引清軍入關後,更是對漢人照成了十分慘重的後果,清朝以區區200多萬人統治中國,為了立威,殺了多少人這裡就不說了,你會震驚的。雖然清軍入關不是他一個人的原因,但是它卻是逃不了干係。

後來甚至還殺了南明的永曆帝,徹底吹滅了明朝的最後的一點燭火。

最後康熙要削藩的時候,吳三桂又跳了出來,可以說吳三國是一個小人,心中只想過好自己的日子,誰來侵犯他的利益,他就會跟誰鬥到底。

這樣的一個人,如何配得起英雄的稱呼呢?


王建國HIST


吳三桂算什麼英雄?說他是梟雄都高估了他,他就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奸臣小人,陷無數百姓於苦難之中。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吳三桂引清軍入關,迅速平定了亂局,讓天下歸於太平,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自從滿清入主中原成為統治者後,天下什麼時候是太平的?老百姓的日子真有大的改善?

先說遠的,清軍入關初期,製造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慘案。

嘉定三屠,是指豫親王多鐸進入南京之後,發佈了剃髮令,命令十天之內,江南百姓一律剃頭,“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這條命令激起了極大的民憤,引起了大規模的反抗。漢人的儒家思想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剃髮與漢人一貫的思想主張是不相符的。

嘉定(今上海嘉定)的反抗尤為激烈,於是鎮壓起義之後,清軍在嘉定展開了三次沒有底線的屠殺。《甲乙事案》中有這樣的記載“嘉定城內民眾無一投降者,死亡者達二萬餘人。”

但這個數據不太準確,據專家分析,嘉定三屠中死傷的民眾在5萬至20萬之間。這樣的血色恐怖,終於讓剃髮令得以實施。

揚州十日,則是指明末將領史可法在揚州率領軍民阻擋清軍失敗之後,清軍對揚州展開了瘋狂的屠殺,殺了十日才封刀。

屠殺過後的揚州,如同人間地獄。關於死亡的人數,《明季南略·卷三》中的記載是“揚州煙爨四十八萬,至是遂空”,但據當時收屍的和尚統計,約有80萬人死於屠殺,還不包括屍體找不到的那些。

這兩個數據哪個更準,我也說不上來。但是,清軍在揚州屠殺十日是事實,百姓死傷數十萬也是事實。除了嘉定和揚州,還有很多城鎮遭到屠殺,只是規模沒這麼大。

雖然這不是吳三桂直接造成的,但有這樣的事情在,再說他是英雄未免太可笑了。他能在清朝獲封平西王這種高位,是踩著無數鮮血屍骨爬上去的。

再說近的,近代史上中華民族的恥辱都是由清朝帶來的。

滿清並不是一個先進的文明,滿清統治中原,是在以落後文明統治先進文明。這是歷史的倒退,是極不科學的。

明朝中、後期,內閣已經有了與皇權抗衡的實力,在當時來看,這種制度是先進的,皇權不至於那麼超然,皇帝可以犯的錯誤就沒那麼大,內閣有皇帝壓制,也難以發生奪權篡位這種事,雙方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穩。

但到了清朝,本已站起來的臣子又跪下去了,口口聲聲主子奴才。更可怕的是,沒資格自稱奴才的那些大臣,千方百計向奴才的位置靠攏。從上到下都是這樣的環境,似乎真以為皇帝就是他們的天。

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著什麼,對不起,他們不想看,也不想知道。清朝的國策就是閉關鎖國,關起門來默默發展,不,默默後退。等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清朝國門,他們才發現,原來世界早已變樣。

那麼,誰還能說吳三桂是英雄?如果沒有他打開山海關,清軍未必能入關,這一切未必會發生。就算入關了,人口過少,不一定能統治人數更多的漢人。

況且吳三桂在明末如同一面旗幟,他的投降,帶動了多少茫然中的明軍將士,大家跟著他走,被他帶到了坑裡,成為清軍鎮壓各地反清勢力的刀鋒。

可以說要是沒有吳三桂的幫助,清軍縱然打到中原也站不住腳。

總之,吳三桂不是英雄。雖然明朝也有很多問題,並非不可取代。但背叛明朝、背叛故土、給百姓帶來深遠苦痛的吳三桂更是個罪人,他和英雄有著十萬八千里的距離。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總體來看,從民族主義方面來講他背叛了漢族是漢奸,從人道主義和傳統的儒家道德來看,這個人不忠不孝並且殺生太多。

崇禎皇帝被李自成圍困以後召北方四將領來勤王,只有唐通和吳三桂最積極,但唐通到了居庸關結果投降李自成,吳三桂走了二十多天沒走到地方,有人說他是故意拖時間等崇禎死,這點存疑不當做罪狀。

崇禎自殺以後,吳三桂屯兵山海關,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認為他投靠了李自成,並且張貼告示告訴民眾自己準備進京,但因為種種原因又回到山海關,背叛了李自成,李自成帶著他父親和崇禎的遺孤去招降他,他卻乾脆佈陣開戰,導致他自己的親生父親被殺害。

一是害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二是拋棄了自己君主崇禎的後代,而去投靠了清朝,為什麼投靠清朝呢?因為清朝表現出穩定的接納習慣,他許多親戚都投降了清朝,過得不錯,所以他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而投降了。他的父親、他君主的兒子們都被他拋在腦後了,他要保住自己的兵力來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階梯,因此他周旋在明清順三方之中,最終做出了選擇。

入關之後,跟隨清軍在北方攻擊明朝同僚、攻擊順軍,掃蕩百姓,偶爾屠城,並且不承認萬曆皇帝后代福王的合法性,敵視南明,史可法派出的使者去找他上拜帖,他不收,擺臭臉羞辱史可法、羞辱南明。

後來永曆皇帝被他抓住,他要斬首永曆,不留全屍,滿人將領和越南將領折羅勸他說“永曆是皇帝,皇帝不能斬首。”,吳三桂才作罷。

永曆問他,“汝非漢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為漢奸叛國負君至此?”

到了這裡,他害死了自己的父親、殺死了無數的同胞、並且手刃了南明的君主,來染紅自己的頂戴花翎。

後來三藩之亂,又攪擾天下,掀起內戰。

所以說吳三桂是好人?他好在哪裡呢?明朝方面他肯定是叛徒,對清朝來說他也是賊子,對順軍方面,李自成的餘部一開始被明清雙方夾擊,但最終聯合明朝,放棄過去仇恨,為了保住漢人的江山,打到最後李來亨山窮水盡,帶著全家自焚,寧死不投降。

張獻忠餘部李定國,兩厥名王,血戰南方,為了存續漢人的政權,為了保護中華的道統而死掉了。

順軍、西軍是最看不起吳三桂這號人的。

吳三桂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一個卑鄙的歷史人物,只管自己的權勢,背叛了自己的民族和國家,一個狡猾的野心家。


鍋小震


英雄,有三方面含義,一是才能過人。二是品質優秀。三是為人民、為民族利益。從這三方面綜合看,吳三桂稱不上英雄。

吳三桂原本是明朝三海關的總兵,清兵入關時投降,並引清兵入關。清朝建立後,吳三桂被封為平南王,後擁兵自重,起兵造反,對抗清庭,最後被康熙平息。從吳三桂的人生經歷來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幾點結論。

1.吳三桂沒有民族氣節,不能忠於國家,忠於民族。

2.屠殺老百姓,雙手沾滿人民的鮮血。吳三桂跟隨清軍入關後,屠殺明朝老百姓,血洗杭州、蘇州、江陰、嘉定等地,犯下滔天罪行。

3.個人利益高於國家利益。吳三桂封為平南王后,自恃勞苦功高,擁兵自重,聯合三藩,為了個人利益,起兵謀反。

綜上三點,吳三桂不是英雄。





穿越時空的歲月


吳三桂是明清之際著名的人物,有人認為他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有人認為他是平定闖賊的明朝忠臣,有人認為他帶兵投靠多爾袞是為了報復李自成囚禁全家,甚至虜掠了自己的愛妾。那麼吳三桂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其一,為子不孝。李自成帶兵殺到北京,明朝皇帝崇禎自盡於煤山的槐樹上。李自成帶兵包圍了吳三桂父親吳襄,提出讓吳三桂投降,許以高官厚祿。吳三桂本來應允,但是有人說自己的愛妾被闖王手下大將劉宗敏奪取,怒不可遏,便投靠了多爾袞,帶領滿清的兵馬攻入北京,逼得父親被殺,全家被害。

其二,為臣不忠。吳三桂是大明的臣子,帶領多爾袞的人馬並不是要為明朝皇帝復仇,而是對明的宗室全部殺戮。史料記載,桂王朱由榔為了活命,曾給吳三桂寫了一封信,說道:“將軍新朝之勳臣,亦舊朝之重鎮也。世膺爵秩,封藩外疆,烈皇帝之於將軍,可謂厚矣。國家不造,闖賊肆惡,覆我京城,滅我社稷,逼我先帝,戮我人民,將軍志興楚國,飲泣秦庭,縞素誓師,提兵問罪,當日之初衷,固未泯也。奈何遂憑大國,狐假虎威,外施復仇之名,陰作新朝之佐?逆賊既誅,而南方土宇,非復先朝有矣。諸臣不忍宗社之顛覆,迎立南陽,枕蓆未安,干戈猝至,弘光北狩,隆武被弒,僕於此時,幾不欲生,猶暇為社稷計乎?諸臣強之再三,謬承先緒,自是以來,楚地失,粵東亡,驚竄流離,不可勝數。猶賴李定國迎我貴州,接我南安,自謂與人無患,與世無爭矣。而將軍忘君父之大德,圖開創之豐功,提師入滇,覆我巢穴,由是僕渡荒漠,聊借緬人以固我圉,山遙水長,言笑誰歡,只益悲矣。既失山河,苟全微息,亦自息矣。乃將軍不避阻險,請命遠來,提數十萬之眾,窮追逆旅,何以視天下之不廣哉?豈天覆地載之中,猶不容僕一人乎?抑封王賜爵之後,猶欲殲僕以徼功乎?既毀我室,又取我子,讀鴟鴞之章,能不慘然心惻乎?將軍猶是世祿之裔,即不為僕憐,獨不念先帝乎?即不念先帝,獨不念列祖列宗乎?即不念列祖列宗,獨不念己之祖若父乎?不知大清何恩何德於將軍,僕又何仇何怨於將軍也?將軍自以為智,適成其愚,自以為厚,適成其薄,千載而下,史有傳,書有載,當以將軍為何如也?僕今日兵衰力弱,煢煢之命,懸於將軍之手矣,如必欲僕首領,則雖粉骨碎身,所不敢辭;若其轉禍為福,或以遐方寸土,仍存三恪,更非敢望,苟得與太平草木,同沾雨露於新朝,縱有億萬之眾,亦當付於將軍矣。惟將軍命之!”信中除了罵吳三桂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外,便希望吳三桂能念以前大明朝對他的好處放過自己一馬,當時清政府也不想斬盡殺絕。哪知道投降滿清的吳三桂卻對明的宗室一個不留。

其三,反覆無常:吳三桂答應投靠李自成轉而反叛李自成,是明朝的重臣卻對明王朝的皇室斬盡殺絕,是清朝的臣子最後又在康熙年間自立為周王,此外,吳三桂還縱容部下將吏為非作歹,魚肉百姓,“殺人越貨,毫無畏忌,訟牒、命盜兩案,甲兵居其大半”。而後又號召反清復明,率部下祭掃自己曾經處死的桂王之陵墓,“慟哭,伏地不能起”,對部下大加煽動。反叛之後,發佈檄文,指責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並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記得有人這樣寫道:世亂金甌破,梟雄意氣高。任他檣櫓自身漂。銅鼎欲知歸處,須看我抽刀。赤心昭明月,清風不折腰。奈何流寇戲吾嬌。一怒衝冠,一怒馬蕭蕭。一怒令旗橫指,國祚頓時夭。可見明王朝的覆滅,滿清的入關與此人大有關係。可見吳三桂不僅是一個漢奸,也是一個不忠不孝反覆無常的小人而已。






風的使者F


我並不支持現在的歷史翻案,但是這篇轉載的文章,觀點、環節絲絲入扣,背景、人物分析的合情合理。雖然沒有史料支撐,但作為一個觀點了解未嘗不可。當然,也希望大家多拍磚,呵呵。

滿清在吳三桂的歷史問題上做了手腳

我在研究吳三桂的歷史問題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康熙王朝在吳三桂的歷史問題上做了手腳。許多有關於吳三桂歷史問題和相關聯的歷史資料被他們人為的銷燬了。我在這裡講的並非信口雌黃 。

由於歷史總是由勝利者編寫的,他們吹噓、美化自己。而把自己的敵人(失敗者)歪曲、醜化得一塌糊塗。吳三桂就是受到這種待遇的歷史人物,現代人心目中的吳三桂,就是被清政|府歪曲、醜化了的吳三桂。

清王朝罵吳三桂罵了兩百多年。後人並不知道吳三桂究竟是什麼人。於是也跟著罵。清政|府罵吳三桂是因為他差一點兒就把康熙王朝打垮了。後人罵吳三桂是誤認為他幫助了清政|府。

其實真正的吳三桂從來就沒有幫清政|府做過什麼事。高官厚祿只不過是清政|府用來拉攏他的一種手段。因為他手中握有重兵。清政|府用武力是無法消滅他的。

但是清政|府老愛吹噓吳三桂請他們入關。

清王朝在吳三桂的歷史問題上究竟隱瞞和歪曲些什麼呢?

一、山海關之戰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清王朝為什麼銷燬了山海關之戰的相關文件

二、吳三桂是什麼時候真正降清?

三、吳三桂雲南起兵的真正原因是什?

四、所謂的“三藩之亂”吳軍與清軍的真正戰況怎樣?康熙王朝掩蓋了那些丟臉的戰役?

五、吳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山海關之戰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呢?

清王朝的文檔資料保存完好,為什麼唯獨銷燬了山海關之戰的有關文件?清王朝究竟想對世人隱瞞什麼?不妨我們來探討一下

1、清軍最早決定從西協就是密雲入關。後來為什麼要改由山海關入關?

2、吳三桂如何知道清軍的計劃?並決定配合清軍引誘李自成攻打山海關。然後讓清軍從中協(喜峰口)入關,抄李自成後路。把李自成一網打盡。

3、多爾滾口頭上答應借兵一萬給吳三桂。而實際上又一拖再拖不肯兌現?這是為什麼?

4、吳三桂最初設計山海關之戰,是一個殲滅戰。後來為什麼又改變為倉促的擊潰戰?

5、清軍到達山海關的當晚,為什麼深夜炮聲不斷?步兵半夜移陣。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6、清軍和李自成軍為什麼在一片石發生了遭遇戰

7、後來李自成為什麼又與吳三桂幾次談判聯合抗清問題?

以上這些歷史問題都被清史忽略。更確切地說被清王朝有意隱瞞了。

吳三桂與清軍征戰數十年。並且與多爾滾是老對手。一夜之間怎麼就會變成親密夥伴呢?敵手之間往往充滿猜疑、詭詐、相互利用。多爾滾與吳三桂也決不會例外。山海關戰的許多疑問正好證明了這一點。

歷史證明,早在吳三桂與多爾滾接觸前。多爾滾已經出發。這時候多爾滾打的旗號是消滅李自成幫助明朝平定內亂。並且決定從西協就是密雲入關。繞道北京之後。抄李自成後路。這完全是洪承疇的主意。

因為洪承疇與李自成曾經交戰多年。深知李自成的戰術。洪承疇說李自成吃軟怕硬,一觸即潰。要清軍從西協(密雲)入關,抄李自成後路,防止李自成逃竄。清軍正在按照這個計劃行動,並且已經開進至阜新。

吳三桂顯然是通過洪承疇得到這一情報的。因為洪承疇曾經是吳三桂的老上司。可以肯定的是;吳三桂是通過洪承疇與多爾滾接上頭的。因為在這時候,崇禎皇帝已死。他們可以公開接觸而不用忌諱

吳三桂向清軍借兵一萬的事也由此而來。並且不多不少只要一萬。是吳三桂擔心打不過李自成嗎?引誘李自成攻打山海關是吳三桂的主意。哪裡有既怕打不贏,又要引誘人家來打的道理?

清軍遠比李自成軍強悍,但吳三桂從來沒有怕過。更不用說吳三桂擁有的是五萬久經征戰沙場的正規軍。而李自成軍是湊合起來的農民軍。吳三桂軍擁有清軍多年久攻不下的防禦工事。無論怎樣講吳三桂決不會擔心打不過李自成。

那麼為什麼又要借兵一萬呢?這其中的奧妙在那裡呢?

松、錦大戰之後。洪承疇親自指揮的松山明軍。被俘人員是三千多人。祖大壽的錦州被圍困降清明軍七千多人。兩組人數相加正好是一萬人。與吳三桂借兵一萬正好吻合。

2 康熙王朝在吳三桂的歷史問題上做了手腳

清王朝一直聲稱這兩支降清明軍。除祖大壽全家人外。其餘全部都被清軍屠殺乾淨。這種說法可信嗎?清王朝為什麼要這樣講。他們想要掩蓋什麼

我們知道連最笨的軍事家和政|治家都應該懂得,要瓦解敵軍和削弱敵軍的最好辦法就是優待俘虜。清軍並不笨。如果連降兵都要殺。那麼今後誰還會投降你呢?

多爾滾最拿手的辦法就是讓漢軍和漢人剃頭。漢軍降兵如果不剃頭換裝。那麼他今天降了你,明天又會反戈。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就三投三反。漢兵一擔被剃頭換裝,就無臉回家見爹孃。這時候的松錦降兵以經被剃頭換裝。外表同滿人一樣。一些松山將領就是因為不肯剃頭而被清軍殺害。

很明顯吳三桂想要收回這一支隊伍。並且想把這一支隊伍收編在自己部下。這個計劃在老上司洪承疇和親舅舅祖大壽的配合下,是很容易實現的。只要多爾滾把這一支軍隊交給吳三桂指揮,就不要想再收回去了。這就是吳三桂借兵一萬的真正原因所在。

當然多爾滾不會輕易讓吳三桂的如意算盤得成,同時多爾滾又不得不借此拉攏和欺騙吳三桂。這就是山海關之戰展開的戲中之戲。

吳三桂與多爾滾商定。多爾滾從中協(喜峰口)入關,抄李自成後路。兩面夾擊李自成。可是多爾滾卻直接撲山海關而來。這不可能不會不引起吳三桂的警覺

正在這時候。清軍與李自成軍在一片石發生遭遇戰。事情很明顯了:多爾滾想從一片石抄李自成後路,李自成也想從一片石抄吳三桂後路。所以清軍和李軍在一片發生遭遇戰。

這時吳軍和李軍加在一起,也只不過十一萬人。並且他們兩支軍隊都是孤軍,沒有援兵的希望,也不會有皇帝從海路運送糧食支持他們。

這時多爾滾統帥的久經征戰的十四萬清軍。已經從寧遠起程急行軍,向山海關撲來。清軍的後方瀋陽,可支援多爾滾的軍隊也不會少於二十萬。

清軍一擔抄了李軍後路,也就斷了吳軍後路,形勢對吳三桂極為不利。堅守山海關只有死路一條,吳軍唯一的生路只有衝殺開李自成軍才有逃脫的希望。

吳三桂軍向李自成軍發動擊潰戰的當天。有人看見吳軍中夾雜有清兵。“李軍中有兵士大叫,韃子兵來也!李軍大亂。李自成掉轉馬頭就跑。”

世人和史學家以此記載推斷,吳三桂這時候就投降了清軍。滿清也以此為榮,他們默認了這個推斷。但吳三桂本人承認的是在他追剿李自成到潼關以後

如果按史學家這種推斷。山海關之戰的許多疑團就無法解釋:如果吳三桂這時候就投降清軍。那麼他就沒有必要發動這場擊潰戰,把本來以經落入圈套的李自成嚇跑,讓李有逃脫的機會,去殺死自己的父母親和全家幾十口人。

李自成很快就明白:吳三桂軍中的“韃子兵”不是真正的清兵,他們是身著清兵服,剃了半個頭,留有一條大辮子,講一口流利漢話的清兵。說白了他們是松、錦降清明軍。他們原本跟吳三桂軍是同一支軍隊。

據記載,這支清軍是分三路夾雜在吳三桂軍中的。如果是素不相識,敵對了幾十年的兩隻軍隊。在匯合後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裡就能這樣十分融洽,連一點戒備心都沒有地相處在一起嗎?如果是真正的滿兵,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就更不用說了。

可想而知:這支清軍和吳三桂軍的關係非同一般,與吳軍有這種親密無間關係的只有松、錦降清明軍。因為他們原本與吳軍就是同一支軍隊。他們的數量正好是一萬人。結合清政|府聲稱“這兩支降軍以經被屠殺”的說法。其中的奧妙就不言自明瞭。

吳三桂軍對李軍發動擊潰戰以後,一追就是四十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擺脫多爾滾的包圍。李自成很快就明白吳三桂的意圖,故派張若麒與吳三桂談判聯合抗清問題,吳三桂提出的條件是;“請歸太子二王,速離京城,奉太子即位而後罷兵”的條件。

另外南明小朝廷封吳三桂為薊遼王,並表彰他借兵打敗李自成,也說明吳三桂當年並未降清的事實是清楚的

為什麼清王朝硬要扭曲這一段歷史?隱瞞山海關之戰的真相為清王朝帶來那些利益。

1、多爾滾是打著吳三桂請他們入關,幫助明朝平定內亂的旗號進入北京的,山海關之戰的真相會戳穿他們的這個騙局。

2、吳三桂成功收回松、錦降清明軍。令清人丟臉。

3、醜化吳三桂讓他遺臭萬年,為此他們大事渲染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送信求救兵,吳三桂窮途來歸等等。……

結論:山海關之戰的真相。

李自成出人意外地進入北京。滿清認為李自成搶佔了本來應屬於他們的勝利果實。因而決定出兵討伐李自成。洪承疇認為李自成不堪一擊。建議清軍經密雲入關,抄李自成後路進北京,主要是防李自成逃竄,清軍接受了這個建議。並且已經進軍至阜新

清軍同時派人到山海關招降吳三桂,同時李自成也派人到山海關招降吳三桂,這時候的吳三桂是他們雙方爭取的重要人物。

吳三桂最初決定投李自成,但是北京傳來壞消息,吳三桂的父親被抓並且遭拷打,愛妻陳圓圓被劉宗敏霸佔。李自成的士兵搶劫糟蹋百姓。這時候吳三桂認為投李自成無前途,於是轉而與清軍秘史談判消滅李自成的問題。

當吳三桂從清軍秘使口中獲悉,清軍準備進 攻北京消滅李自成時的計劃時很感興趣,決定與清軍合作。

並提出引誘李自成進攻山海關。讓多爾滾從中協(喜峰口)入關,切斷李自成後路,兩面夾擊李自成。按照這個計劃,如果李自成敢於進攻山海關,將插翅難逃。作為合作條件,吳三桂提出借兵一萬,並且點名要松、錦降清明軍。

這時候的吳三桂並不害怕清兵入關。因為在這以前清軍已經多次入關。並且他們每次入關都是為經濟目的燒、殺、搶、掠一番後又回關外去了。

但是這次吳三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清皇太極剛死,政權剛剛落到多爾滾手上。他接受了范文程等一大批降清漢人的建議,決定入主中原。並且經漢人范文程的幫助,頒佈了禁止燒、殺、搶、掠的禁令。[

多爾滾收到吳三桂來信後,決定利用松、錦降清明軍為誘餌,讓吳三桂與李自成相互殘殺,等他們兩敗俱傷後,清軍再從寧遠直赴山海關把吳、李兩軍一網打盡。

多爾滾的計劃敗露以後,他又想利用喝血酒,定盟約來穩住吳三桂。然後從一片石,抄李自成軍後路,包抄吳、李兩軍。

多爾滾沒有按照計劃從喜峰口入關,不可能不引起吳三桂疑心。清軍與李軍在一片石的遭遇戰說明:多爾滾企圖一口吞下吳、李兩軍的戰略目的暴露無遺。

吳三桂迫不得已連夜發動攻勢,解救出被多爾滾管制下的松、錦明軍。第二天一早,便向李自成軍發動擊潰戰,主要目的在用於逃出多爾滾包圍。

李自成獲知吳三桂的意圖後,便派張若麒與吳三桂談判聯合抗清問題。但是當李自成獲知誘導其攻打山海關是吳三桂的計謀後,是又氣又急,當時就在永平殺害了吳三桂的父親吳襄。

李自成逃回北京後,又進行瘋狂的報復性屠殺,在北京二胡同殺害了吳三桂的母親全家共三十六口人

吳三桂軍由於沒有找到皇太子,仍然是孤軍一支,堅守北京當然不可能了,於是借追剿李自成為名,大踏步撤退至潼關。兩天以後,多爾滾打著吳三桂請他幫助明朝平定內亂的旗號佔領北京。

二、吳三桂是什麼時候真正降清?

早在松、錦大戰後吳三桂退守寧遠、山海關,崇禎皇帝封他為關寧四鎮提督時,皇太極就多次派人寫信招降吳三桂,如吳三桂的哥哥吳三鳳、舅舅祖大壽等等一大批早期降清明朝舊官僚,但這些招降都失敗了,因為吳三桂根本就不想降清。

清軍入關前又派洪承疇、祖大壽前往山海關招降,都沒有成功。相反吳三桂卻想利用清軍消滅李自成,結果反被多爾滾利用。吳三桂與多爾滾雙方已經失去信任感,因此在多爾滾執政區間吳三桂跟本不可能降清。

這時候吳三桂很氣憤他說;“多爾滾不守信,貪心無厭,背棄前盟,驅兵南入,滅我社稷”……可見他之間的成見不淺。

但是在南京南明小朝廷覆滅後,吳三桂開始動搖了。這時候能說服吳三桂的人只有一人,就是洪承疇。因為在洪承疇降清前,他們是上下級關係,這時清人重用洪承疇,任命他為江南招撫使。也可能他是招撫吳三桂有功受到重用,或者是清人重用他得以勾通與吳三桂的關係

吳三桂從潼關西進漢中,清政|府吹噓說是受他們的指派,但我們從唐通給清政|府的奏摺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破綻。

“平西王”的封號最早滿清是授給唐通的,從唐通給清政|府的奏摺中我們可以看出,唐通已經受命向漢中進發。但是不知為什麼吳三桂卻出現在漢中,“平西王”這個封號卻變成吳三桂的了。這其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唐通到漢中後與吳三桂的關係……都沒有了後文。這說明清政|府在撒謊。

一個漢中怎麼封兩個“平西王”呢?從資料中我們只看到唐通給清政|府的奏摺,卻不見吳三桂的奏摺。說明這時候的吳三桂跟本就不是滿清的人。所以根本就不必寫奏摺。吳三桂給清政|府的奏摺一直到十多年後進軍雲南才出現。這說明了什麼?……

“平西王”的含意就是要消滅四川的張獻忠。據吳三桂的實力要消滅張獻忠是沒有問題的。而多爾滾又命令豪格進軍四川圍剿張獻忠,後又任命李國翰為四川總督,其目的顯然是要限制吳三桂向四川發展擴充吳軍實力。但由此可見吳三桂進漢中,並不是受命於清廷,顯然吳三桂把漢中作為自己的割據領地,清政|府無可奈何。

吳三桂在漢中一呆就是十多年。這期間他沒有為滿清做任何事,後來順治十五年吳三桂受洪承疇之邀進軍雲南。

很快西南的抗清勢力全都投在吳三桂旗下,吳三桂的勢力大增,清廷逼吳三桂把明朝最後的皇帝朱由榔引渡回昆明。朱由榔到昆明後,吳三桂身著明朝官服參拜朱由榔,可見吳三桂根本沒有把清王朝放在眼中,公然藐視清廷,意在輔助朱由榔恢復明朝。可是朱由榔卻“不識好人心”而故弄玄虛大罵了吳三桂一頓

吳三桂要輔助朱由榔恢復明朝的消息一傳出去,四面八方的舊明朝官僚雲集昆明,又吹捧起朱皇帝來,於是朱由榔又腐|敗起來。

最後吳三桂決定放棄這一計劃,把朱由榔交給清政|府。但是狡猾的清政|府把奏摺退回,用殺不殺朱由榔來考察吳三桂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要留朱由榔就必定要與清政|府開戰,也許是出於沒有進取心,在戰爭與和平的問題上吳三桂選擇了和平。在昆明金殿的那面銅旗上的四個大字“天下太平”代表了吳三桂這時候的思想。

了朱由榔後,可以說吳三桂這時可算是真正投降了滿人,但是清政|府仍舊不放心,他們用招駙馬的辦法,逼吳三桂把自己已經結婚,有妻室兒女的大兒子吳應熊招到北京做人質——這就是吳三桂真正降清後的第一個代價。

三、吳三桂起兵雲南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清政|府說吳三桂在雲南的軍費開支過大,清政|府無力供養吳三桂軍,所以決定撤藩。後又指責吳三桂在雲南私自開採銅礦、銀礦供做軍餉。清政|府這種自相矛盾的表白,說明了什麼?

其實吳三桂在離開山海關後,就沒有誰為他提供軍餉。吳三桂的軍費一直都是靠自己籌集,有誰能為一個敵對勢力提供軍餉的道理?況且在清政|府撤藩前,清廷用分化瓦解的辦法,陸續把吳軍一支又一支地調出雲南。如甘肅的王屏藩、平涼的張勇、漢中的王輔臣、四川吳之茂、貴州的李本深等

這時在雲南的吳軍也不多,吳軍自籌的軍費也用不完,吳三桂把多餘的銅建造了昆明金殿,可見軍費問題是藉口。

吳三桂這時六十七歲,早已無心爭奪名利地位,況且大兒子吳應熊還在北京做人質。這時的吳三桂也想回老家遼東安度晚年,所以吳三桂請求撤藩的奏書顯然是出於真心。

其實吳三桂雲南起兵的主要責任在年少狂傲的康熙。史學家們總愛吹捧偉大的康熙皇帝,好像他不會犯一點錯誤。

康熙忽略了一個問題,吳三桂手下聚集的是一夥反清人士,他們在吳三桂的管治下勉強降清。吳三桂的離去他們本來就不高興,康熙輕率地就派遣一名朝廷奴才朱國治做雲南總督,他根本就管理不了吳三桂的部下。

就在吳三桂將要離開雲南之際,吳應麟、吳國貴、高得捷、夏國相、胡國柱聯手殺朱國治逼吳三桂反清,事發突然令吳三桂措手不及,無奈之際吳三桂只好下令封鎖消息,其目的是為了營救正在北京做人質的大兒子吳應熊。

可是當康熙得到消息後。一怒之下,殺了在北京做人質的吳三桂的大兒子吳應熊、大孫子吳世霖、和碩公主及其全家,噩耗傳來,吳三桂在萬分悲痛之後,決定討伐清政|府

事後,康熙王朝為掩飾自己的錯誤,反覆聲稱吳三桂反叛早有預謀。

四、吳軍與清軍的真正戰況怎樣?康熙及其清王朝掩蓋了那些丟臉的戰役?

吳三桂在雲南宣誓討伐清政|府後,早就不滿清政|府高壓統治的漢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紛紛起來響應,憤怒的火焰很快就燃遍江南數省,狂妄的康熙一時變得惶惶不可終日。

吳三桂命令馬寶為先鋒經貴州進湖南,貴州總督甘文焝想立頭功,於是調集兵馬想阻擋吳軍前進,結果反被部下捕殺,貴州軍在李本深的帶領下全部歸順吳軍。

吳軍繼續向湖南挺進,所到之處地方官帶領民眾打開城門迎接吳軍,吳軍很快就佔領了衡陽、長沙、岳陽等地。

吳軍繼續向北推進時在武昌受阻,吳三桂命高得捷、夏國相經江西南昌、九江打通北上的路,吳軍在江西螺子山伏擊清軍獲勝,消滅嶽樂、喇布清軍兩萬多人馬,佔領了南昌、九江

嶽樂、喇布兵敗,撤退到鄱陽湖後得到董衛國、希爾根帶領的清軍援兵,匯合後共計十萬清軍殺向南昌、德安。吳軍韓大任從九江渡長江北上遭遇清軍水師楊捷,韓大任部三萬多人馬覆沒於長江中。

韓大任全軍覆沒後,嶽樂和董衛國清軍繼續進攻湖南吳軍夏國相部,吳軍胡國柱重新任用高得捷。高得捷出敵不意攻其不備,大敗嶽樂、董衛國清軍,清軍損失五萬多人馬逃出南昌、九江,從此清軍在江南處於守勢不敢輕舉妄動。

此時清軍統帥軍機大臣莫咯在西安調動重兵進 攻四川,因吳軍最得力的指揮官高得捷病死九江,吳三桂怕吳軍再鬧出韓大任那樣的亂子來,於是佈置湖南、江西吳軍按兵不動。

吳三桂趕往四川,親自指揮西北吳軍。這時候清軍瓦爾喀軍為先鋒軍已經攻到四川保寧,莫洛為中軍進入陽平關,貝勒察尼為後軍正向鳳翔挺進。

吳三桂命令鄭蛟麟擋住清軍瓦爾喀軍於四川保寧,命令甘肅固原的王屏藩、吳之芪領軍南下佔領略陽切斷清軍後路,命令吳應麟進漢中,策反王輔臣軍暗中切斷清軍後路。

這樣一來莫洛、瓦爾喀的十萬清軍實際上已經被吳軍戰略包圍了,後勤供應已經被吳軍徹底切斷。吳三桂同時命令廣元地區民眾堅壁清野。於是清軍瓦爾喀軍因缺糧兵變不戰自潰。王輔臣乘機收編瓦爾喀軍潰兵,又引誘莫洛軍進漢中,途中伏擊莫洛軍,莫洛大敗退守陽平關。吳軍合圍陽平關,全殲莫洛軍。清軍統帥莫洛戰死,十萬清軍被全殲。[

廣、平大戰後,吳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吳三桂親自率領,從漢中出發經鄖陽、均州進軍河南;一路由王輔臣、組成,向鳳翔、平涼方向運動。

吳三桂計劃西路軍在繼續追殲消滅清軍貝勒察尼軍後,西進平涼消滅張勇軍,然後再進軍延安,大迂迴包圍圖海、貝勒察尼、瓦爾喀等清軍殘部。

但是吳軍王輔臣部在追殲消滅了部分貝勒察尼軍,到達寶雞以後,不按吳三桂計劃進軍平涼先消滅張勇清軍。王輔臣部反而與王屏藩、吳之芪軍分手,王輔臣部轉而向東佔領了西安。

這時候吳三桂在鄖陽生病,因戰略部署被王輔臣打亂,吳三桂命令吳軍暫停軍事行動。

貝勒察尼、瓦爾喀等清軍殘部逃出西安後,滿滿清廷一片混亂,陝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地方官紛紛逃到北京。孝莊被氣得大罵群臣;“吳三桂有三頭六臂啦!把你們嚇成這個樣子。”康熙重新任命圖海為軍機大臣,急調蘭州清軍回守延安。

王輔臣因連打勝仗而驕傲起來,清軍新任軍機大臣圖海很自信。他用誘敵深入之戰術,把王輔臣軍引誘離開西安,並命張勇軍偷襲攻佔西安成功。西安失守王輔臣軍後路被切斷,又被清軍圍困,最後因缺糧、斷水全軍覆沒.

王輔臣兵敗被俘,王屏藩退守固原。吳三桂料定圖海下個進 攻目標一定是固原,於是派譚洪、馬雄圖從漢中帶兵增援固原王屏藩,同時授計給固原吳軍,佈置怎樣消滅圖海清軍。

譚洪、馬雄圖吳軍從漢中帶援兵繞道秘密直接進入固原。圖海誤認為吳三桂所派援兵不多,因為援兵都進了固原,於是仍然按計劃集中十多萬清兵攻打固原。

圖海清軍剛一接近固原,按照吳三桂計劃,馬雄圖、吳之芪兩軍分左右兩路秘密出擊攻佔涇源、鎮原。亮出鉗形攻勢抄圖海後路。圖海一看不妙中了吳三桂詭計,於是命令全軍向平涼撤退。

按照吳三桂計劃,圖海要是向平涼撤退,吳之芪、馬雄圖兩軍則繼續向鳳翔、長武攻擊。王屏藩、譚洪兩軍則出動馬步兵,同時追殺清軍。圖海軍大亂,逃到平涼一看不行,又向長武逃竄,吳軍猛追猛殺,從固原、平涼一直追殺到長武。

圖海軍大敗,十多萬清軍最後剩下不到兩萬人馬,由圖海、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帶領殘兵,逃回西安,至此清軍在北方的主力軍基本被吳軍消滅。吳三桂十分高興地回成都稱帝。建立大周朝。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吳三桂稱帝的地點不是湖南衡陽,而是在四川的成都。在湖南衡陽的衡山是吳三桂的二孫子吳世潘繼位的地方。因吳三桂突然中風病死在松滋。故吳世潘繼位是有點倉促。清政|府藉此丒化吳三桂,因而隱匿了真實的地址

吳三桂在成都稱帝。國號為“周”。登極典禮後,吳三桂計劃帶十萬大軍親征北京,推翻清王朝,一統中國。

吳三桂在松滋集結軍隊準備北伐,不幸中風病死在松滋。吳三桂遺體順長江進金沙江,回雲南安葬在金沙江邊。

五、吳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在吳三桂與清王朝的戰爭中,清王朝實際上已經被吳三桂打垮,吳三桂是在勝利聲中登上王位的,而不是像清政|府吹噓的那樣在風雨飄搖中,倉促稱帝登上皇位。

吳三桂在湖北松滋集結軍隊十萬大軍親征北京,準備最後推翻清王朝,一統中國,不幸中風病死在湖北松滋。

吳三桂的病故使得吳軍失去了得力的統帥,從此在也沒有人能夠統一指揮吳軍龐大的軍隊。吳三桂死後其部下各自為戰、互不協調,又與清軍征戰了三年,最後被清軍各個擊破

吳三桂死後其部下,除新建水師林興珠投降清軍外,其餘無一人投降,全都戰鬥到最後一刻。川軍有一將領想投降清軍,結果被自己反清的部下殺死。

清軍攻佔昆明五華山,當時在五華山的宮女丫環和他人員數百人全部自殺,無一人投降。可見他們反清,完全出於自願,並非吳三桂威逼。

可見吳三桂的突然病故,是吳軍失敗的主要原因。並非是滿清的強大不可戰勝。在清王朝的整個歷史中,這樣天外飛來的反敗為勝,反覆出現了幾次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何為英雄?那就是不顧自己,為人民的利益而英勇鬥爭,令人欽敬的人。然而吳三桂卻是引領清軍屠殺中國人的儈子手!根本不配英雄的定語!

有人這樣總結過清王朝的統治方法和手段,清王朝的前期是靠屠殺中國人奪取江山;中期是靠文字獄來鞏固統治地位;末期是靠簽訂喪權辱國條約,出賣國土維持政權。而吳三桂恰恰就是幫助清軍屠殺中國人奪江山的領路人和幫兇,純屬漢奸!是千古罪人!

我認為,評價歷史人物,一定要站穩階級立場,絕對不能混淆是非,誤導人的思想。千古一怒為紅顏,豈能靠侵略者的屠刀奪回自己的妻子?讓老百姓的妻兒血流成河?豈有此理!





張越智872


吳三桂稱不上英雄,只不過是個牆頭草而已!甚至連最起碼的男人血性都沒有!有人說:吳三桂“痛哭六軍具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這只是後人給吳三桂臉上貼金而已!所以吳三桂稱不上英雄!

原因一:當李自成進了北京,逼死崇禎皇帝后,吳三桂既沒有進京勤王,也沒有攻打清軍。他在這種情況下,當了一個投機鑽營者。吳三桂分別和清軍和李自成進行秘密談判!那家給的利益大,就和那家合作,而不是歸順哪一家!和清軍商議共同攻打李自成,成功後,與清軍劃黃河而治,實則是為了自己當皇帝把大明的半臂江山欲拱手讓人!從這一點看,他是一個十足的“漢奸”。吳三桂另一邊又和李自成談判,看李自成能給他什麼好處!如此投機者,讓後人不恥!

原因二:為了一己之私,致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於不顧。吳三桂在兩邊都打招呼後,偷偷進京和李自成談判,在進京路上知道父親被打,小妾被霸佔,這時的吳三桂不是“怒髮衝冠”,而是以為李自成一面和他談判,一面收拾他的家人,所以召他進京是誘騙他!所以吳三桂又偷偷跑回山海關。就在這檔口,多爾袞知道吳三桂和李自成談判,於是將計就計,開始進攻李自成的軍隊,目的是讓李自成誤以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所以李自成放棄招安吳三桂,開始攻打山海關!使得吳三桂不反李自成都不行了!實則吳三桂是被多爾袞玩兒弄了!所以吳三桂被迫和清軍合作,攻打李自成!

原因之三:充當屠殺同類的劊子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開始充當清軍的馬前卒,對漢人進行瘋狂的屠殺!甚至用弓弦勒死南明最後一個皇帝。留下了千古罵名。

原因之三:投降清主,又背叛清主的“三姓家奴”。這個吳三桂和三國時期的呂布有的一拼!說呂布是“三姓家奴”,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吳三桂連“三姓家奴”都不如。幫助清廷打下江山後,被封為異姓王,仍不滿足,後來擁兵自重,又做了反叛,最後身死家滅。

所以,吳三桂根本稱不上英雄,連起碼的人格都有所欠缺,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漢奸”,“叛徒”“敗類”而已!


看歷史和中醫養生


吳三桂稱不上英雄,只不過是個牆頭草而已!甚至連最起碼的男人血性都沒有!有人說:吳三桂“痛哭六軍具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其實這只是後人給吳三桂臉上貼金而已!所以吳三桂稱不上英雄!

原因一:當李自成進了北京,逼死崇禎皇帝后,吳三桂既沒有進京勤王,也沒有攻打清軍。他在這種情況下,當了一個投機鑽營者。吳三桂分別和清軍和李自成進行秘密談判!那家給的利益大,就和那家合作,而不是歸順哪一家!和清軍商議共同攻打李自成,成功後,與清軍劃黃河而治,實則是為了自己當皇帝把大明的半臂江山欲拱手讓人!從這一點看,他是一個十足的“漢奸”。吳三桂另一邊又和李自成談判,看李自成能給他什麼好處!如此投機者,讓後人不恥!

原因二:為了一己之私,致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於不顧。吳三桂在兩邊都打招呼後,偷偷進京和李自成談判,在進京路上知道父親被打,小妾被霸佔,這時的吳三桂不是“怒髮衝冠”,而是以為李自成一面和他談判,一面收拾他的家人,所以召他進京是誘騙他!所以吳三桂又偷偷跑回山海關。就在這檔口,多爾袞知道吳三桂和李自成談判,於是將計就計,開始進攻李自成的軍隊,目的是讓李自成誤以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所以李自成放棄招安吳三桂,開始攻打山海關!使得吳三桂不反李自成都不行了!實則吳三桂是被多爾袞玩兒弄了!所以吳三桂被迫和清軍合作,攻打李自成!

原因之三:充當屠殺同類的劊子手。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開始充當清軍的馬前卒,對漢人進行瘋狂的屠殺!甚至用弓弦勒死南明最後一個皇帝。留下了千古罵名。

原因之三:投降清主,又背叛清主的“三姓家奴”。這個吳三桂和三國時期的呂布有的一拼!說呂布是“三姓家奴”,誰給的好處多就跟誰,吳三桂連“三姓家奴”都不如。幫助清廷打下江山後,被封為異姓王,仍不滿足,後來擁兵自重,又做了反叛,最後身死家滅。

所以,吳三桂根本稱不上英雄,連起碼的人格都有所欠缺,就是個徹徹底底的“漢奸”,“叛徒”“敗類”而已!








閒人管中窺歷史


幾乎不用問,吳三桂絕不是英雄,不管對哪個民族來講他都算不上英雄,充其量只能算梟雄。

1:何為英雄?才華超群,品德高尚,功勳卓著者當之。所謂“品德高尚”自然所做的事就是合乎道德,對百姓對國家有益的事。

2:吳三桂能征善戰,軍事才能的確了得,其投靠清朝前也為明朝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然而其投靠清朝的行為卻是變節的行為,因為崇禎雖死明朝還佔著大半天下,況且當時南明朝廷已立,明朝依然在延續。

3:投靠清朝後參與了屠城,執行清朝的壓迫政策強迫百姓剃髮易服。

3:絞殺南明永曆帝,為當時的漢人所不齒。

4:天下太平時發動叛亂,致使國家動亂八年,誤國害民。

5吳三桂雖然軍事才華突出,也曾為明朝和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其兩次變節的行為,發動叛亂的行為,都為當時和後世的人所不齒,如此這般怎能成為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