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一個傻子能在諸葛亮死了後還能執掌本就內憂外患的蜀漢30年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劉禪不戰而降是大智若愚,還是真的慫?作為一個君主,他只知道享樂,甚至到了別國還"樂不思蜀",這當然不能算一個好皇帝。但是,站在百姓的立場上,他不希望自己的人民受到傷害,寧願滅國也要保全他們,這是一個好皇帝。

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劉禪

劉備將劉禪託付給諸葛亮,讓諸葛亮輔佐他治理國家。絕代智謀諸葛亮,他在輔佐劉禪的時候幹了什麼事呢?北伐。可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諸葛亮的失策使他在正確的路上越走越遠。北伐多次失敗,多名重要將領被敵軍殺害,但他並沒有放棄北伐。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什麼時代,戰爭的付出、代價、損失都是慘重的。諸葛亮也不例外。

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諸葛亮

連續的北伐戰爭已經嚴重消耗了國家的財力物力人力,戰爭成功都會付出巨大,失敗更是損失慘重。但諸葛亮仍不死心,一心北伐。這在歷史上被稱為"諸葛北伐"。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五次討伐戰爭,歷經7年。連年的征戰是國家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更不要說應對後來強大的敵國。

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諸葛北伐

數次北伐卻戰果寥寥,諸葛亮卻只能堅持,不止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統一中原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到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逝五丈原軍中,終年54歲。諸葛北伐雖無法北定中原,卻保衛了蜀漢政權的穩固。

再來說劉禪,提到他,人們總是用"扶不起的阿斗"來說一個像劉禪一樣扶不起來的懦弱無能的人。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劉禪真的傻嗎?魏軍殺來的時候,蜀國早已是油盡燈枯,劉禪下命大開城門,蜀國不戰而亡,換來的是全城百姓無一死傷與後世的無盡唾罵。他雖無能,可終究還是保全了自己的子民。最後,劉禪離開了自己的國家去往異國他鄉,好吃好喝伺候,這時候他已經不是皇帝了,雖然到最後被封侯,但是個有名無實權的侯,也可以看成一個普通人。作為一個普通人不用工作就有人好吃好喝伺候,不愁花費,還有什麼不知足?

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影視劇中的劉禪

不光是外部諸葛亮的北伐戰爭消耗國力,國家內部朝廷的明爭暗鬥也是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姜維聽聞鍾會於關中治兵,於是上書給劉禪調兵遣將以作準備,但黃皓告訴劉禪敵人不會來,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導致蜀漢群魏滅蜀形勢臣都不知道此事。也許劉禪深知,如果自己太精明就會活不了多久,才故意裝傻。阿斗真的傻嗎?也許他知道諸葛亮的討伐戰爭和明爭暗鬥早就使國家"支離破碎"了,就算敵國不入侵,內部也會逐漸瓦解。什麼是智?什麼是傻?在那個時代,誰能活下來,誰就是智。

劉禪真的傻嗎?蜀國不戰而亡是因為劉禪只知享樂,還是大智若愚

諸葛亮

成都城下一位衣著華麗的胖子緩緩登上了馬車,"不知何時才能再回到成都城了。"說完便笑了一聲,神遊天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