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一個在位41年的君主,當真“扶不起”嗎?

說起劉禪,便會想到阿斗,對!就是那個經常聽到的“扶不起的阿斗”。同時還能想到一個成語:“樂不思蜀”。當然它是個貶義詞。

那麼劉禪真像我們聽說的那樣“扶不起”嗎?答案是否定的。

翻開歷史,你會發現劉禪在位長達41年,在中國歷史上200多位皇帝當中,在位超過40年的也就那麼十幾位。如果是太平盛世,你說他昏庸,無能,可以仗著家底厚,撐上很多年。

劉禪呢,偏偏是在三國時期,那是個什麼年代?群雄割據,弱肉強食,一不小心國家就沒了。

但劉禪卻在那個戰亂紛爭的時期,足足在位40多年。要是說他“扶不起”,可能對他還真有些不公平。

劉禪:一個在位41年的君主,當真“扶不起”嗎?

在位期間與權臣相處和睦

在位前期,一直受諸葛亮扶持,劉禪一直把諸葛亮當作父親來對待,雖說諸葛亮大權在握,但劉禪並沒有對其有猜忌之心。有時也會爭吵,但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感情。“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並不是說劉禪單純,而是明白諸葛亮的忠心。諸葛亮留下的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賢才,劉禪均給予重用。

廢除丞相制度

諸葛亮去世之後,很多人對丞相的位子很眼紅,但是,劉禪並沒有立即對誰表態。而是積蓄力量後,開始整頓朝綱,廢除丞相制度,另外增加其他職位。從而使大臣之間相互制衡,這樣大權慢慢就到了自己手中。

劉禪:一個在位41年的君主,當真“扶不起”嗎?

投降也是無奈,更是不想讓百姓慘死

當年諸葛亮北伐之後,國庫本就空虛,更沒有多少精兵強將。而魏國卻是兵強馬壯,他深知死守的結果是什麼:城亡,人亡。自己一腔熱血,身為劉氏子孫可以以身殉國。但是城中的老百姓是無辜的,他們的命也是命,沒有必要陪自己送死。而劉禪也是個愛民如子的君主(即位之初,便大赦天下),所以投降應該也有自己的苦衷。

劉禪:一個在位41年的君主,當真“扶不起”嗎?

“樂不思蜀”實為自保

雖說投降了,但是畢竟之前也是一國之君,你要說真心甘情願投降,任誰一下子也不會接受

誰知道你是真的投降還是在裝呢,反正免不了受人猜忌。

所以被問到是否思念家鄉時,劉禪卻說:此間樂,不思蜀。如此才打消了司馬炎要殺他的念頭。這也是劉禪的聰明之處。不是不思念家鄉,而是不能說。

劉禪:一個在位41年的君主,當真“扶不起”嗎?

反觀後世的南唐後主李煜就知道了,同為亡國之君,一首《虞美人》寫得多漂亮,結果卻引來宋太宗的猜忌,導致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一杯毒酒了結了他的性命。

其實,個人認為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沒有誰對誰錯。對老百姓來說,你只要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誰當皇帝都一樣。這也正是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而劉禪做到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