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煥明:新冠病毒致病致死問題的幾條研究路線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劉娥

“這是一次最廣最好的科學教育和‘基因’普及的機會。”楊煥明3月29日晚在直播課上表示,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同時也是結合疫情學習生命科學、組學的大課堂。

杨焕明:新冠病毒致病致死问题的几条研究路线

本次直播課由深圳市科協、華大基因學院聯合舉辦,以《基因與新冠病毒——初勝“新冠”疫情,我們學到了什麼?》為主題,面向深圳中小學生在線開展新冠病毒、基因組學、防疫等相關知識的科普。楊煥明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華大基因學院院長,同時還是深圳市科協副主席。活動邀請“大院士”做“小科普”,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科學素養。

楊煥明用一張圖片展示了新冠病毒的“長相”。他介紹說,冠狀病毒,是一種看起來像戴了王冠的病毒,這種病毒是一個龐大的家族,這次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這個大家族中的一員。

杨焕明:新冠病毒致病致死问题的几条研究路线

關於新冠病毒是如何使人致病、致死的問題,楊煥明提出以下研究路線:一是研究病毒是怎麼來的,來自什麼動物?一般來說,病毒來自於人類的“親戚”——哺乳動物。目前已有很多“嫌疑犯”,如穿山甲、竹鼠等,還都在“審查”。二是研究病毒與人的基因組的相互作用。首先要研究新冠病毒是如何從動物傳到人,又怎麼進入人體的。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通過刺突蛋白(S蛋白)與人體ACE2蛋白結合,介導病毒進入人體細胞。雖然新冠病毒的S蛋白較弱,但與人類的ACE2蛋白有很強親和力。三是研究病毒是如何“繁殖”的。病毒首先是“借船出海”,藉助人的“翻譯機器”,用它的基因生產它的“複製機器”,再用人的“翻譯機器”生產它的所有蛋白,再用人的“組裝線”來“組裝”成新的病毒,再讓人的細胞送出人體,進而進行傳播。

楊煥明表示,當下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勝利。這次疫情也是一次科學教育的大課堂,我們從中學到了一種科學理念,那就是“戰勝疫情靠的是科學!”,還學習到演化論、基因論、組學等科學理論,並懂得科學技術的重要性。此外,我們還學習到“實事求是”“事實、數據為依據”的科學方法、態度,以及“試錯糾錯”“假說驅動”的科學文化。

疫情爆發初期,關於病毒的種類問題在學界引發熱議。當下,“病毒起源論”更是層出不窮。對此,楊煥明強調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重要性。他說,就像我們確診患者感染的是一般流感病毒、SARS病毒,還是新冠病毒,不能憑空想象,而是要看病毒的序列,講科學講實證。

“生命充滿了奧秘!” 楊煥明寄望,更多青少年朋友學習生命科學,瞭解多彩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