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滅亡後,九大著名的封疆總督的結局如何?

小朱不懶惰


清朝時期,朝廷設置了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的官員,稱為“總督”,也叫“督憲”、“制臺”等,正二品官員。清朝快滅亡時,共有9個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陝甘總督。

<strong>


1、地位最高的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所有總督中地位最高的,管轄奉天、吉林和黑龍江三省,設立的時間最晚,於1907年4月20日才正式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雖然設立得晚,但東三省總督轄區是滿族的發祥地,屬於“龍興之地”,在這裡擔任總督,地位自然不一般。

最後一任東三省總督是趙爾巽,漢軍正藍旗人,張作霖的老上司,1911年上任東三省總督,上任的同一年,辛亥革命爆發,東三省總督這個職務算是到頭了。趙爾巽在辛亥革命後血腥鎮壓革命黨人,“日事搜殺,軍隊所至,殃及婦孺,滅絕人道”,被視為軍民大敵。後受袁世凱邀請主持編纂《清史稿》,在編纂完《清史稿》的當年1927年去世,終年83歲。

2、權勢最重的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管轄範圍是地處京畿要地的直隸省,大致相當於今天北京、天津兩市,加上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地區。一般的總督,屬於正二品,而直隸總督往往加授兵部尚書或者督察院右都御史,為從一品,比一般的總督要高一格。做過直隸總督的,有李鴻章、曾國藩、袁世凱等,而最後一任直隸總督是張鎮芳,不過,張鎮芳是個倒黴催的,上任不過10多天,清帝宣佈退位,總督的位子都還沒坐熱就下來了。

張鎮芳是袁世凱兄嫂之弟,民國成立後,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長,後參與張勳復辟,任內閣議政大臣、度支部尚書,復辟失敗後被捕入獄。出獄後,棄政從商,在天津擔任鹽業銀行董事長,任北方銀行董事長.。1933年病卒,時年70歲。

3、管得最寬的陝甘總督

最初,陝甘總督管理陝西、甘肅兩省,但1884年,新疆建省,陝甘總督兼轄新疆。光是新疆一省的面積,就有166萬平方公里,加上陝西、甘肅兩省,轄區面積遠超其餘總督。但陝甘總督在9大總督中地位不高,僅比雲貴總督高一點。最後一任陝甘總督是長庚,滿洲正黃旗人,在清帝退位後,交出總督大印逃亡別處。民國後,袁世凱曾請他出山,再當邊省將軍,他拒絕了,1914年卒,諡號恭厚。

4、最有錢的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管轄江南、江西兩省軍政,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蘇、安徽、上海一帶,這一帶自古就是繁華富庶之地,是大清王朝的財賦重地,所以,擔任兩江總督,向來就被視為“肥缺”。

最後一任兩江總督是張勳,張勳在近代史中比較有名,他以復辟溥儀而引人痛斥,也因為忠心清廷一生不剪髮辮而令人讚賞,人稱辮帥。張勳是北洋軍閥勢力之一,1917年7月1日率領辮子軍發動復辟,以圖恢復清朝舊制,但後來被皖系軍閥段祺瑞的“討逆軍”所擊敗。張勳兵敗後一直蟄居寓所,1923病逝,終年69歲,溥儀賜諡“忠武”。

5、地位最低的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轄區是雲南、貴州兩省,兩省均偏遠山區,在清朝時比較荒涼,經濟弱,人也比較窮,所以雲貴總督是9大總督中地位最低的。最後一任雲貴總督是李鴻章的侄子李經羲。

李經羲開辦了雲南講武堂,併兼任講武堂總辦。講武堂曾培養出大批新式軍官,最著名者有蔡鍔、李烈鈞、何應欽、朱德、葉劍英等人,曾做過7天民國國務總理,後來對政治徹底心灰意冷,晚年時光都在哄弄孫子、吟詠遣懷中度過,1925年9月18日,李經羲在上海病逝,終年65歲。

6、只轄一省的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只轄一個四川省,四川雖有“天府之國”之稱,但卻並不太平,因為周邊狡蠻叛夷環繞,因此比較難治理,素有“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的傳言。所以四川總督不好乾。

最後一任四川總督是趙爾豐,趙爾豐是趙爾巽的弟弟,清末四川爆發了“保路運動”,趙爾豐派軍隊殘酷鎮壓,結果引發更大的反彈,在辛亥革命後,他被起義軍抓獲,隨即處決。

7、商人管得最多的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轄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隨著清朝末年的開埠,洋行林立,外商如雲,兩廣迅速繁華,在政治版圖上的重要地位也開始凸顯。

最後一任兩廣總督是張鳴岐,他的兩江總督這個位置,是花了一大筆銀子,賄賂慶親王奕劻得來的。張鳴岐在清朝滅亡後頑固擁護帝制,反對民主共和,大肆捕殺革命黨人。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公開投靠日本,淪為漢奸,歷任漢奸要職。1945年9月在民眾的一片聲討中死去,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8、管理糧倉的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轄區湖北、湖南,又叫兩湖總督,總管湖北和湖南的軍民政務。湖北、湖南兩省盛產稻米,農業生產技術和水平較高,農作物結構多樣化自古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最後一任湖廣總督是瑞澄,滿洲正黃旗,當時四川“保路運動”,瑞澄調集了大量湖北軍隊去四川鎮壓,結果造成湖北兵力空虛。巧的是,革命軍不小心在這裡暴露意圖,被清軍發現,還得到了當地革命黨人的名單,有人勸說瑞澄把名單焚燬,不要追究,瑞澄卻不聽良言,照著名單抓獲革命黨,結果引發了革命的提前爆發。武昌起義後,瑞澄倉皇出逃,最後逃亡日本。

9、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轄區是福建、浙江,最後一任是松壽,滿洲正白旗人,武昌起義爆發後,福州新兵也要起義,當時革命黨人勸告閩浙總督松壽交出政權,避免流血犧牲,但松壽腦子不開化,偏要頑抗到底,並親自組織部隊鎮壓革命。最後,革命黨和新軍擊潰旗兵,松壽見大勢已去,吞金自殺,諡號忠節。松壽是辛亥革命期間唯一一個自殺的封疆大吏。


張良自掛東南枝


語文課代表,為您解答,供您參考。

封疆總督,清朝設立的地方管理官員,正二品,大多會在朝廷的六部之中兼任尚書等職位,他們的管轄比較寬泛,軍政皆有涉及。清朝滅亡之後,這些封疆大吏都去哪了呢結局又如何?

一、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東三省曾是大清所謂的“龍興之地”,在清朝統一中國以後就將東三省封鎖起來一直沒有在東三省設立總督,直到晚清時期才設立總督一職。由於東三省曾是“龍興之地”,又距離京城近,所以東三省的總督要比其它地方的總督地位要高。

清朝滅亡時,東三省最後一任總督是趙爾巽。趙爾巽,鐵嶺人,漢軍正藍旗。辛亥革命爆發,主要在南方。北方革命黨力量薄弱,趙爾巽嚴厲鎮壓東三省的革命活動,使得東三省成為最後一個降下黃龍旗的地方。

後來全國的革命形勢達到高潮,趙爾巽被迫卸職。袁世凱趁機拉攏讓他做顧問,被趙爾巽拒絕。但隨後還是被袁世凱騙去修清史,不過1927年趙爾巽就逝世了。逝世前僅僅編修出了清史的草稿,未來得及編撰成書,直到現在我們看到的清史資料還是趙爾巽留下的草稿。

二、直隸總督張鎮芳

直隸總督管轄的範圍是今天的河北、天津、北京一帶。

清朝最後一任直隸總督是張鎮芳,河南人,袁世凱的遠房親戚,張鎮芳的上一任總督就是袁世凱。

清朝滅亡後,張鎮芳就跟著袁世凱,被任命為河南總督。張鎮芳曾是袁世凱稱帝的忠實擁護者。

袁世凱倒臺後,張鎮芳參與張勳復辟,張勳復辟失敗後張鎮芳被抓,判無期徒刑。後來破財免災後遠離官場,搞起了銀行經商去了,在1933年離世,享年70歲。

張鎮芳有一個繼子,張伯駒。張伯駒是當時中國的收藏界老大,民國四大公子之一。曾在清末代皇帝溥儀手中收購大量名畫,並將其全部捐贈給博物館。

三、兩江總督張勳

張勳,清朝兩江最後一任總督,著名的“張勳復辟”的主角。在清朝滅亡後還高舉復辟旗幟,不剪髮留長辯。

張勳復辟失敗後逃往天津遠離官場轉而經商。後來便定居天津,張勳很有經商頭腦,天津許多產業皆由他創辦,逐漸成為天津的一個大富翁。此人不僅有錢而且在天津還娶了多房老婆,生了一大堆子女。最後張勳在1923年逝世。

四、閩浙總督松壽

大清最後一任閩浙總督,松壽,滿洲正白旗,大清唯一一個為國犧牲的總督。

當時武昌起義後,多人勸他投降,松壽不聽,負隅抵抗,連婦女都被他發槍拉上戰場。最後戰事慘敗吞金自殺。

五、湖廣總督瑞澄



大清最後一任湖廣總督瑞澄。當時湖廣一帶為了配合保路運動,派出了大量兵力前往四川,造成湖廣一帶兵力空虛,給革命黨可乘之機。但在武昌起義之前,起義名單遭到洩露。瑞澄卻並沒有公示名單,而是按照名單抓了幾個革命黨人就不再過問。這一舉動使得手下人都人心惶惶,革命黨的起義行動更加順利,最終武昌起義爆發。武昌起義爆發後,瑞澄棄城而逃,不久死於上海。


六、兩廣總督張鳴岐

清朝最後一任兩廣總督張鳴岐,山東人,他這個總督是花錢買來的,上任後更是大肆搜刮錢財。武昌起義後,攜款逃走。

後跟隨袁世凱,任顧問,慫恿袁世凱稱帝。九一八事變後,抱上日本人大腿,成了漢奸。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鳴岐畏罪而死。

七、陝甘總督升允

最後一任陝甘總督升允,蒙古鑲黃旗。

清朝滅亡後他重新打下西安,想留給清朝一塊復興之地。後積極準備復辟,但九一八事變之後就逝世了。

八、四川總督趙爾豐

最後一任四川總督趙爾豐,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弟弟,為國做出重大貢獻的一個總督。

趙爾豐在四川擊敗英國控制的西藏叛軍,保住了西藏。可惜此舉並未得到革命黨人的認可,在武昌起義之後,趙爾豐被處決。

九、雲貴總督李經羲

清最後一任雲貴總督,李經羲,晚清名臣李鴻章的侄子。

李經羲在當地創辦雲南講武堂,任講武堂總辦。期間培養了大量人才,朱德元帥就是這個講武堂出來的,是李經羲特批的學生。

武昌起義後,李經羲跟隨袁世凱,與原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等人組成崇山四友,1917年任國務總理兼財政總長三個月。1925年於上海逝世。

總結

清末最後一任的九大總督,不少是頑固的守舊派,但也有著趙爾豐這樣為國保住西藏做出重大貢獻的人,也有李經羲這樣比較開明的人。但歷史的車輪滾滾,不論褒貶,大清最後一任的九大封疆大吏,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


語文課代表D


清朝的總督一般是管理一至三省的軍事和行政。也有不負責地方只管理漕運的漕運總督和管理河道的河道總督。負責管理地方的九大封疆總督分別為東三省總督、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

東三省總督

東三省總督是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時由當時的盛京將軍改之。管理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最後一任是趙爾巽,清朝滅亡後被解除職務,隱居青島。袁世凱擔任總統後,趙爾巽受邀擔任清史館館長編寫清史,1927年病逝於北京。

直隸總督

直隸總督在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設立,管理河北和內蒙部分地區。最後一任張鎮芳,因與袁世凱的親戚關係,在袁世凱任總統時擔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長。1914年被撤職,先後支持袁世凱、張勳復辟,失敗後被捕。1928年棄政從商,在天津任鹽業銀行董事長。1933年病逝。

兩江總督

兩江總督是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設立,管理江蘇、安徽、江西三省。最後一任“辮子軍”張勳。1916年張勳策劃溥儀復辟失敗後,逃入外國租界。1923年在天津去世。



兩廣總督

兩廣總督是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設立,負責管理廣東、廣西。最後一任張鳴岐。張鳴岐屬頑固派,堅決擁護帝制,反對共和,支持袁世凱復闢。抗日戰爭爆發後又投靠日本,淪為漢奸走狗。1945年9月,在人民群眾的唾罵聲中死去。



閩浙總督

閩浙總督是在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設立,管理福建、浙江。最後一任松壽。武昌起義爆發後,松壽拒絕交出政權,被擊敗後吞金自殺。

湖廣總督

湖廣總督是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設立,管理湖南、湖北。本來最後任命的是段祺瑞,但是段祺瑞沒有到任,因此實際在任的是博爾濟吉特·瑞澄。瑞澄在武昌起義爆發時棄城而逃,從上海逃往日本。清朝滅亡時回到上海,1915年病死。

陝甘總督

陝甘總督在順治十四年(公元1675年)正式設立,負責管理陝西和甘肅。光緒十年開始兼管新疆。最後一任長庚。清帝退位後,長庚交出總督大印。1914年去世。

四川總督

四川總督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設立,管理四川。最後一任趙爾豐。武昌起義爆發後,因失職被免職,後來被新成立的四川軍政府擒獲斬首示眾。



雲貴總督

雲貴總督康熙三年(公元1663年)正式設立,管理雲南、貴州。最後一任李經羲。李經羲是李鴻章的侄子。辛亥革命之後,李經羲先後在民國政府擔任政治會議議長、參政院參政、審計院院長,1925年9月,病逝於上海。


慕容讀史


兩江總督、閔淅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四川總督、陝甘總督、直隸總督、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原十個總督,光緒年間增加了東北總督。共十一個總督。非九個總督。


毛筍56561098


大部分搖身一變成為民國新貴。


68814078


替古人擔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