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上禮拜和朋友在電話裡跟我說,她很焦慮。

她家孩子和果果差不多大,也是幼小銜接階段了。她看了一個小學一年級孩子媽媽的分享,說孩子不喜歡英語,就帶孩子天天背單詞,孩子不愛運動,就帶孩子天天跳繩。

最後孩子成績有進步了,所以這個媽媽說:“別盼著孩子自律,都是家長管出來的!”千萬別放養孩子了,上學就知道苦了。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朋友于是很焦慮,因為她覺自己一直屬於“放養”孩子的。

她說,聽到這個話感覺很迷茫,其實不認同“非要做虎媽”,現在又擔心這五年都做錯了;另一方面又很害怕,怕上小學的節奏孩子適應不了,怕是自己害了孩子。

她問我:“花花,孩子真的沒有自覺性可言嗎?真的都是‘管’出來的嗎?


誤區一:不管孩子的話,生活和學習態度不統一

真相:快樂童年≠放養,雙重標準是因為家長誤讀


聽著朋友的話,我明白,其實比起對別人的觀點不認同,她是對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自信了,所以才焦慮。

我一說,她也承認:“我對孩子一直比較‘放養’,所以現在很擔心,他生活上一直比較自由,學習上我要求他很嚴,孩子會討厭學習,因為標準不一樣。”

這樣的擔心的確是有道理的。如果真的存在雙重標準,那往往是因為,平時在生活上對孩子的態度就有問題——“快樂童年”從來不等於“放養”。不管是任何年齡階段,對孩子毫無約束、聽之任之,肯定是不對的。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例如,孩子想打人就可以隨便動手,家長不管,覺得大了就懂了;都三四歲了,孩子吃飯的時候,還是邊玩邊吃,或者要大人喂,家長也放任……

我問朋友:“你是這樣嗎?”她立刻說:“當然不是!我覺得那些就太過了,屬於沒原則,或者懶散吧?”

是的,上面這些,根本就不是童年快樂不快樂的問題了。“快樂童年”不等於“不管孩子”;反過來,認為孩子需要一些“約束”,不等於就要讓孩子“不快樂”。把這兩者弄得二元對立,才是很多家長矛盾和糾結的原因。

我有個理念和大家說過好多次,童年是可以學習的,我們提倡的是“快樂地學”。

怎麼快樂?順應孩子的興趣,用孩子感興趣的方法,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可以讓自己愉悅的——而這些,恰恰是“自律”萌生的土壤。

學習上的自覺,肯定和生活上是關聯的。下圖是做完手工,自己掃地的果果。教孩子自理、自律,學習做家務,可以點擊圖片看文章。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所以,不用過於擔心,因為我們在孩子學齡前階段,順應了孩子的天性去教育,以後就會吃虧。只要我們不是走極端、跑偏了,灌輸給孩子“愛幹嘛幹嘛,你怎麼做都沒錯”的觀念了,那就沒問題。


誤區二:孩子自律全靠管,管了的確出成績

真相:出成績的原因是積累,邏輯概念勿偷換


其實那個媽媽分享中說,帶孩子背單詞、練跳繩,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面對一個我們不熟悉的事物,想要掌握好它,一定會經歷一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

朋友的焦慮在於,她被邏輯概念的偷換洗腦了。因為那個媽媽把”大量練習“等同於”家長管束“。

其實,出成績的原因是孩子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進行了反覆練習,具備了技巧。既然付出了努力,當然會有回報,所以孩子的成績自然就進步了。

但,“練習、積累”和“家長管束”之間,並不存在絕對關係。這根本就是兩回事。

有人可能會疑惑——可“練習”就是家長管了,才逼出來的啊!不管他就是不做啊!怎麼辦呢?大家別急,且看下面這條。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誤區三:“管”的目的是為了出成績、進步

真相:“管”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良好的習慣,最終養成自律


我那天在豆瓣上看到一個討論,主題是:

你覺得自己的習慣,例如家裡亂不亂,有沒有拖延症,受父母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大不大?

大家都是普遍認同,生活習慣是和家庭培養分不開的。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亮了:

“我父母是紀律特別強那種人,從小對我各種管,我的吃喝拉撒時間恨不得都掌控。我小時候的確很聽話,學習成績也很好,幾點吃飯、幾點運動都有時間表,到家一定先寫作業那種……

但自從進了大學,一下沒人管了,早晨就沒有起來準點上課的時候。什麼逃課、晝夜顛倒打遊戲、考試臨時抱佛腳,都幹過來了。到現在上班了,拖延症都很嚴重。所以,爹媽有影響,但影響不了一輩子。“

最搞笑的是,有人回覆了這條評論:“你快把安裝在我家的監控攝像頭拆下來!這根本就是我的人生好嗎?!”這個回覆同樣獲得了高贊,可見好多人有類似的經歷。

這就是盲從“自律全靠管”會出現的問題——家長管,說到底是“他律”;而真正讓孩子受益終生的,是“自律”。

那“自律”怎麼培養呢?在孩子小的時候,的確需要我們大人幫忙建立。可在我眼裡,“幫忙建立”和死命“管他、管他、管他”根本不是一回事。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拿果果來說吧。疫情在家期間,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沒有在學校的時間觀念了。學校裡的時間是分塊的,也有老師提醒,在家可沒有。

所以我和果果商量,

要不要我們像在學校時候那樣,把白天的時間分成一塊、一塊的,這樣來提醒自己?

果果對這個提議特別感興趣,樂顛顛自己拿彩筆走了。過了半小時後回來找我,竟然自己動手花了一張“作息管理表格”。

給大家看看,這張紙是折起來的,像一張賀卡。據她說,外面是外皮。這是正面: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下圖是背面。你可能會問:果果才5歲,怎麼會寫這麼多字?

其實是不會的,這是她從自己平時看的繪本上抄的,與其說是寫字,不如說是“畫”的,所以筆順才這麼多錯誤。

但我覺得孩子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這點比對錯重要,也是以後更有意義的競爭力。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這是裡面打開的樣子。可以看到,因為很多字都不會寫,所以她都是用圖畫表示的:

早上7點鐘起床;

8點鐘吃飯(竟然給我們留出了做早餐的時間);

9點鐘看書(週一到週五,她學校九點開始網課,課間至少半小時,所以可以看書,繪本還是學科書自己定,每天可不同);

12點吃午飯;下午2點出去運動(畫的跳繩);

3點畫畫、手工(此外就是玩遊戲了);6點吃晚飯;

晚上7點半刷牙(我以為7點,她說是7點半,畫不開了);

8點寫了“我+媽媽”,因為要找我講故事;

9點鐘睡覺。

後面表達了她對身體的熱愛,我覺得多半是寫字過癮吧。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這個過程她完全沒有讓我參與,連點兒意見也沒問過我,還把我的活兒都給安排進去了,甚至我覺得時間還挺合理的,我也能接受——真的挺驚喜的!

因為這個時間表是果果自己規劃的,所以她記得特別清楚,做起來也特別主動。

我家有個小鬧鐘,本來我放在客廳的,她專門放進臥室,就為了早上起床看時間提醒自己。因為客廳沒有放鍾,她有時也會跑來問我:“媽媽現在幾點了?七點半要刷牙,你提醒我哈!”

對我來說也非常好用,她做事拖拉的時候,我就提醒她:“你看看自己的時間表,是不是該做XX了?時間快到了哦?”她就嘴裡喊著“哦哦哦”,自己去看看那張紙,趕緊把手裡的事情做完。


有人可能會說:“你家孩子真好呀,我家孩子就沒有這樣自己做時間表的能力。”

其實果果就是個普通孩子,也是這麼一點一點過來的呀。還記得我以前和大家分享過的《美國從小教孩子區分Needs&Wants》嗎?

那時和果果討論過,按照星期還是月份去規劃,她漸漸有了這種概念;平時比起對孩子說“你現在該做什麼”,我更喜歡和孩子說,為什麼讀書對我們有好處,為什麼數學很重要,然後當孩子無聊的時候,問她,“你想做什麼呢?”

沒想到,有一天她就能自己拿著時間管理的規劃來找我了!這讓我也挺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因為是自發提出的,孩子的自覺性特別強,執行力非常好。這就是我說的“他律”和“自律”的區別。

如果我們眼前只看到成績這樣的目標,那麼就很容易陷入“我給孩子立規矩,非要把你扳過來”的執著——“他律”的問題在於,即使看上去效果再好,極有可能造成孩子對外力約束的依賴,等有朝一日沒人管,立刻打回原形。就像前面豆瓣那個分享一樣。

而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建立好習慣”,從開始就鼓勵孩子自己去做規劃,不僅符合孩子的心理發育,滿足了“小大人”心理,而且還能真正培養出自律意識。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誤區四:跟孩子講道理沒用,孩子聽不懂

真相:你越不講越聽不懂,一些成年人不明事理就這麼來的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天天跟孩子說讀書有意義、你應該自覺,孩子就聽嗎? 提倡和孩子說理,

可孩子怎麼可能聽得懂大人的道理呢?”

我覺得,“道理”這個東西,本身都是一樣的。道德準則有可能在不同的時代、地域背景下有區別(例如中國提倡的孝道,歐美就沒那麼強烈),但它的確是不分男女老少的。

就像無緣無故打人,大人不行,孩子也不行。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如果我們總覺得時候未到,從來都不給孩子講,那孩子怎麼長成明事理的大人呢,對吧?

但孩子的理解能力的確有限,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動心思、用對方法——從來不是該不該給孩子講道理的問題,而是我們怎麼講。

“他律”還是“自律”,孩子究竟要怎麼管?

例如,果果現在幼小銜接,開始識字啟蒙的時候有過牴觸,她習慣了繪本只看畫,覺得這就夠了。

我不會威脅她說:“你不認字以後語文考試就會不及格,老師同學就不喜歡你。

我說的是:“畫面之外,這些故事還有很多情節呢。如果你多認識一些字,就能自己看懂這些書了,家裡很多新書,新故事,媽媽忙的時候沒空給你講,你也能看懂了。”

果果起初覺得認識數字很枯燥,我就帶著她用數字畫畫,讓數字都活起來,然後我們一起做很多思維類的練習書,孩子發現解謎的快樂,自然而然就願意去做了。等到給自己規劃時間的時候,主動就放進去了。

瞧,我們平時做的功課,那些重視“快樂童年”的部分,恰恰不會拖“自律”的後腿,反而能讓孩子從同齡人遭遇“他律”的壓力和指責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有意識、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


寫到這裡,我想再說一遍,我上週三在《給孩子選課的主心骨》裡,說的那句——尊重孩子是教育的核心。

國內早期的育兒書,最常見的理念就是對孩子的“愛“和”信任”。這個話是沒錯的,但這種說法其實很空洞。愛和信任,這兩個詞本來就是抽象詞彙,而且每個人的定義可能天差地別。

別說現在年輕家長中,對新派育兒方法的觀點差異了,就拿中國傳統觀念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來說,難道信奉它的老一輩的家長就不愛孩子了嗎?不,對他們來說,恰恰是因為愛,所以才打。

所以,我極少和大家提什麼“愛和信任”,我最常說的是“尊重”。

“愛和信任”這個概念之所以讓很多人混淆、困惑,覺得沒有指導性,就是因為這話沒說透。“愛和信任”其實還是停留在表層,核心應該是“對孩子的尊重”。

“他律”說到底,其實是不尊重——我覺得對的,你就要接受。而“自律”的核心是尊重——你應該有能力掌握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們始終記著“尊重”二字,就不難掉入“他律”和“自律”的陷阱了吧。共勉。


花時間·說

我做「慢成長」的初心,就是認為,我們和孩子是共同成長的。學心理學後,我更加明白,一直對孩子施以“他律”,其實體現的是我們對孩子的控制慾

這不僅對孩子不好,而且對我們自己的心理發展也不好。

為什麼新聞上有那種老人,認為自己上了公車,別人理所當然就得讓座,不讓還打人?大家說”覺得年輕人應該給老人讓座“,這個想法對嗎?當然沒什麼不對。但強迫別人一定要找自己的意志去做,否則就要批判、辱罵,甚至動武,那就有問題了——其實社會里常見的道德綁架,都來源於這種控制慾。

所以,有時候,我們“放過”孩子,也是“放過”自己呢。當然,讀懂我這篇的媽媽肯定明白,我不是反對“管”,覺得“不能管”。而是反對概念混淆和偷換,更強調初心,以及“怎麼管”。

就像文中豆瓣中那個例子。其實那個分享者的爸媽自己紀律觀念很強,其實是好事。家庭環境一定會對孩子有影響。但結果,這個孩子卻在高壓之下反彈了。

如果,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的基礎上去培養,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就立刻相信千篇一律的教條“方案”,或許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吧。文末來留言說說你對“自律”的想法和困惑吧,希望今天的文章能解開大家一些心結。


—End—

作者:花時間。國際新聞碩士,四語媽媽,童書譯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美國PET父母效能訓練講師,美國加州PAU心理學研究生。創立公眾號慢成長,分享具有國際視野的早教發育、兒童心理、親子教育知識。

微信公眾號:manchengzhang123

個人微信號:花時間: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