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贏了”孩子

我們的教育中,經常會使用很多控制(制定規則和界限)、懲罰(責怪與謾罵)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你們想過沒有也許你這樣的行為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為了“贏了”孩子,而作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來講,如果你們想要贏,那麼孩子一定會輸,而輸了的結果就是:孩子變得叛逆或者孩子變成一個盲目的順從者。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在我們如今的教育當中,我們的家長們經常採用的方法就是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則:如放學回到家多少點到多少點寫作業,寫完作業後吃飯,吃完飯後可以看一個小時的電視或者玩手機,之後就必須上床睡覺。而一旦,老師打電話來告訴你,請你明天來一下學校,你是否馬上就會責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裡做了什麼事(當然是指的壞事),要老師打電話來請家長了?這應該是目前大多數家長的做法與想法吧,是不是覺得這樣的情況和你們很像?我們來舉一個例子還看看孩子在這樣的情況下成長會成為什麼樣的孩子。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果果有一個和很多孩子一樣的“愛”她的媽媽,她的媽媽一直想要把果果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她認為就應該嚴格要求果果的學習與行為。她也和很多媽媽一樣為正在讀三年級的果果“量身定製”了一套學習、生活計劃(具體內容就不說了,和很多家庭一樣)。

每當放學回來的果果想要先休息一下喘口氣,媽媽就開始說:“果果,趕快把作業做了哦,等一會兒吃晚飯的時候可不要作業還沒有做完哦,如果沒有做完作業,我可是要減少你玩手機的時間的哦”。

當吃過晚飯之後,果果按照“規定”玩了一個小時的遊戲,馬上游戲要通關時,媽媽來到了身邊說:“果果快點去睡覺了啊,明天還要上學呢”,果果沮喪的把將要通關的遊戲放下,依依不捨的去睡覺了。

就這樣日積月累之下,隨著果果的長大,有一天果果突然間十分生氣地問她的媽媽:“憑什麼,我回家就一定要做作業,憑什麼到了點我就一定不能玩手機,憑什麼你們就可以一直玩手機,憑什麼我就一定要按照你說的來做呢,一切都是你說了算?”,媽媽十分驚訝的回答:“媽媽這是愛你啊,是為了你好啊,我們能玩手機因為我們是大人啊,你這孩子怎麼這樣啊,是不是不想要那一個小時玩遊戲的時間呢?(好一句愛你,好一句我們是大人)?”果果憤怒的回答說:“這不公平,那我憑什麼要聽你的呢?我就是要玩手機,我還要不停的玩”,媽媽生氣的打了果果一巴掌。也從這個巴掌開始果果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叛逆的孩子。

這就是一個孩子在媽媽制定的規則和懲罰下輸了的結果——叛逆的形成。而叛逆的形成則是長期在規則和懲罰下教育的結果,也可以換而言之,對孩子的“愛”。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結果,就是果果在那一個巴掌之後成為了一個“盲目”的順從者,一切聽媽媽的,一切聽老師的,一旦離開了媽媽,她就變得無所適從。或者變成一個“偽裝者”,在媽媽面前聽話乖巧,在其他人的面前是另外一個她,這不正是很多犯法的孩子,母親見到其他人的第一句話嗎?“不可能,我的孩子這麼的聽話,怎麼可能做這種事情了,絕對不可能?”

其實,當我們大人在使用規則和懲罰來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孩子依靠的是“外在的控制”,是大人始終在為孩子的行為負責。在這種情況下,大人必須隨時的捕捉孩子的違規行為來加以懲罰。整個過程完完全全是靠大人來承擔責任,孩子只是在服從。有趣的是,這樣的“控制型”家長還經常責怪自己的孩子沒有責任感,難道你們不知道整個過程你們有想過讓孩子負責嗎?


“贏得”孩子

而在我們的教育中更應該做的是“贏得”孩子,而不是之前所說的“贏了”孩子。贏得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對待孩子(正如我們上篇文章所說的那樣: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貢獻出他們的一份力量(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找到歸屬感與價值感)。而我們要怎樣“贏得”孩子呢?我們來看看下面一個例子。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豆豆有一天突然怒氣衝衝的回來,抱怨好朋友麗麗說“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和麗麗一起玩耍了”。

這時媽媽瞪著眼睛問道:“你到底做了些什麼?”

豆豆怒氣衝衝的回答道:“我能做什麼呢?”

媽媽繼續說道:“得了吧,我還不瞭解你,麗麗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惹你,肯定是你的不對吧?你現在怎麼做才能和麗麗和好如初呢?”

豆豆怒吼道:“那不可能的。”

這個時候媽媽想到了我們要“贏得”孩子,而她也知道“贏得”孩子的四個秘訣。所以她試著用另一種方式來進行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媽媽深吸了一口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用一種友善的語氣問道:“我敢肯定你在和麗麗玩的時候一定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你覺得非常生氣。”(秘籍一:表達理解)

豆豆抬起頭來疑惑的看著媽媽,心裡想媽媽怎麼一下子就變了呢?接著,媽媽繼續說道:“我也有過不想和好朋友再玩的想法,因為感覺到她有了新的朋友,也許就不再理我了,當時真的氣死我了。”(秘籍二:表達同情)

豆豆這個時候感興趣的說:“真的嗎?我只不過想玩玩麗麗的新玩具而已,她不給我,還說是好朋友呢”

媽媽說:“如果我的好朋友這樣,那我也會感到難受的,但是那可是別人的新玩具啊,麗麗一定是覺得你還沒有學會,她想在教會你後再給你玩的”(秘籍三:表達你的感受和想法)(在經過學過前兩個步驟之後孩子會想聽你說話了的)。

豆豆若有所思的說:“是的啊,有可能是這樣的”

媽媽繼續說道:“那你覺得你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呢?”(秘籍四:讓孩子關注與解決問題)

豆豆回答道:“那我以後可以先和麗麗說一說我想玩她的玩具,看她會不會讓我玩,或者先教我怎麼玩,或者我也可以把我的新玩具帶出去我教會她玩,她教會我玩,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玩了啊!”

媽媽讚揚到:“嗯,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我們可以看到,媽媽在使用第一種責問的語氣詢問時,換來的是孩子的牴觸的回答(敵意),根本不和媽媽進行合作。但是如果我們採用“贏得”孩子的方法(四個秘籍),孩子就會感覺到了親切與信任,並且願意和媽媽分享問題發生的原因,並思考如何去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是孩子學習的過程,也是和大人合作貢獻出他們一份力量的過程,更是孩子獲得歸屬感和責任感的過程。而整個過程也是豆豆媽媽“贏得”孩子的過程。


總結

所以,在我們如今的教育當中怎樣去教育我們孩子,是“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如果你選擇“贏了”孩子,那麼長久以往,孩子將會變得叛逆或者“盲目”的順從。而如果你選擇“贏得”孩子,請你記住“贏得”孩子的四個秘訣:

  • 表達理解(理解他們的感受)
  • 表達同情(不是寬恕,不是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舉你自己的例子)
  • 表達你的感受和想法(如果你很好的完成了上兩個步驟,那麼孩子將願意聽你說了)
  • 讓孩子關注與解決問題(讓孩子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想法中來,或者你可以提出點建議,讓孩子選擇)

這“四個秘訣”會幫你真正的“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 !窩窩牛將帶你們瞭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和你們聊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