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提到常山,不禁會想到趙雲,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便將思緒帶入英雄輩出的三國年代。

在趙雲尚未發跡時,他的一位老鄉通過佔山為王的方式,拉扯出一支讓漢靈帝都頗為頭疼的武裝力量,這位河北山大王名為張燕

張燕原本名叫褚燕,在民生凋敝的東漢末年,和很多流民一般,他為了生計而落草為寇。由於驍勇善戰,褚燕成了一個強盜頭目,手下有萬把人。

在機緣巧合下,褚燕認識了另一夥強盜,他們的頭兒是張牛角。這兩個人很投緣,於是兩夥人合併成了一股,實力變得更加強大,褚燕將張牛角視為帶頭大哥。

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在一次攻城行動中,張牛角中箭身亡,在臨終前,他讓自己的手下以後都跟著褚燕混。褚燕於是成了新的頭領,由於感念張牛角的信任與恩情,褚燕將自己改姓為張。

張燕成為頭領後,太行山成為了他的根據地。在不斷的兼併和結盟下,張燕將當年的萬餘人部眾發展成了號稱百萬人的巨型組織,他們自稱為黑山軍

黑山軍的勢力範圍橫跨冀州、幷州、司隸校尉,一時間聲勢浩大,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經歷了長期內耗的東漢,此時國力已經極為羸弱,雖然黑山軍已經成為地方禍患,但是漢靈帝卻無力征討

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黑山軍活動範圍

正在漢靈帝頭疼之時,張燕主動提出歸順朝廷。這讓靈帝倍感驚喜,於是張燕被任命為平難中郎將,並且讓他管理河北各山頭裡的事,並且可以向朝廷舉孝廉。

從張燕的將軍名號上來看,張燕確實幫漢靈帝平除了危難。從官職上來看,張燕儼然成為郡守,成了合法的山大王。

至此,張燕的經歷讓我想起了另一個人,《水滸傳》中的宋江。同樣是繼任成為山大王,不斷壯大自身實力,最終歸順於朝廷。和宋江不同的是,張燕沒有替天行道的大旗,也不似宋江的腹黑,更沒有宋江的那份愚忠。

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宋江

張燕在得到編制後,並沒有為漢室效命,而是如同其他地方諸侯一樣,打著割據一方的小算盤。

在袁紹同公孫瓚爭奪冀州時,張燕和趙雲的選擇一樣,站在公孫瓚那一邊。張燕和袁紹的樑子,從這個時候就結下了

公孫瓚是個狠人,憑藉白馬義從拿烏桓刷聲望,威震塞外。

袁紹更是一個狠人,將公孫瓚和他的白馬義從趕回幽州,後來更是將公孫瓚逼到易京做宅男。作為公孫瓚盟友的張燕也被擊敗,實力由此受到削弱。

由於張燕的根據地在袁紹地盤境內,加上張燕選擇了公孫瓚,於是袁紹在趕走公孫瓚後,開始征討曾經的黑山軍。在太行山,袁紹從南到北,消滅了一串黑山軍頭目。

當時呂布由於李傕之亂,兵敗後前來投奔袁紹。袁紹拉著呂布在常山國與張燕打了十來天,同時和兩位猛人打,張燕的損失可想而知。

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袁紹的太行山之行

後來宅在高樓上的公孫瓚被袁紹找上了門,在公孫瓚生死存亡之際,張燕再次率眾援救公孫瓚。結果張燕還沒抵達,公孫瓚就兵敗身亡。

對於兄弟張牛角和盟友公孫瓚,張燕稱得上是個講義氣的人

對於袁紹來說,張燕也稱得上是個死對頭。袁紹死後,曹操開始北上討伐袁氏兄弟,張燕向曹操提出要幫他一起攻打袁氏集團。張燕同袁紹的宿仇,並沒有隨著袁紹的病逝而終結,反而將怨恨蔓延到袁紹後代身上。

常山張燕,一位讓皇帝都頭疼的山大王,袁紹的仇敵,後來歸順曹操

▲袁紹

​戰後,張燕做出了同青州黃巾軍相同的選擇,率著10來萬的殘部歸順了曹操,

張燕的選擇, 退出了群雄爭霸的歷史舞臺,獲得了封將拜侯的回報。至於張燕身上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史料中並沒有記載。或許同一方諸侯、張魯一樣,被予以優厚待遇、束之高臺。

(本文參考文獻,《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