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幷州鐵騎是一支被神化了的騎兵,而且人們對幷州鐵騎頗多誤解。因為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人們覺得幷州鐵騎一打仗,就是騎兵貼臉懟步兵,這是一種大誤解。實際上幷州鐵騎作戰方式極為靈活與多變,是典型的輕騎兵作戰方式,也正是依靠其靈活性和機動性,幷州鐵騎才可以在歷次大戰中取得傲人的戰績。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一代幷州鐵騎:呂布

如果要說誰是幷州鐵騎中最有名的將領,我想那就是呂布了。呂布是五原郡九原人,憑藉著自身的驍勇善戰在幷州聞名。《三國志》中並沒有說呂布的戟法有多厲害,相反卻多讚頌了呂布的箭法。誠哉,當時駐守邊關的眾將,基本上都是以箭法聞名,往前數有李廣、霍去病;往後數有董卓、丁原、呂布。

呂布被人稱為“飛將”,這是因為呂布“膂力過人,便弓馬”而獲得的榮譽稱號,我們可以參考前一任飛將李廣。李廣統帥的騎兵軍隊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騎兵隊中的士兵大多出身自隴右,而且善於騎射,依靠騎射與匈奴人作戰。

我們再看呂布,呂布的長官丁原善騎射,呂布也善騎射,可見騎射本領是否高超,在幷州鐵騎內部是衡量一個人是否英勇的重要標誌。因此幷州鐵騎內部的騎射訓練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呂布手下的幷州鐵騎,大部分出身自幷州,我推測這一批士兵常年與匈奴人作戰,應該也是善於騎射的好手。這也構成了幷州鐵騎的一個特色,那就是善於騎射。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幷州鐵騎應該是人人善於騎射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呂布是《三國志》之中少有的真正單挑過的人,據記載:

“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

郭汜、呂布均是西部人士,由此可見在盛行騎馬作戰的西部,實際上是有著馬上對決的習俗的。很多人說,在東漢末年,沒有馬鐙,是不可能在馬上近身格鬥的。然而呂布與郭汜一事證明其實在馬上近身搏鬥是可以的。我推測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隱藏條件,那就是這種在戰馬上的近身搏鬥需要搏鬥者具有非常高超的騎術,這樣才能邊操控戰馬邊在馬上戰鬥。這就構成了幷州鐵騎的第二個特色,極少數具有高超騎術的人可以擁有在戰馬上近身作戰的技能。

因為這兩個特色,也構成了幷州鐵騎獨特的作戰方式,那就是善於以小規模部隊出擊,憑藉著騎手的高超的騎術和戰馬的速度對敵人進行斬首戰術,這種戰術在平原交戰之時格外好用。

此後呂布遊走中原一帶,屢屢用這種方式與中原軍閥較量,並且不落下風。最為典型的就是呂布和黑山賊張燕的對決了。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呂布是少有的有過單挑經歷的人,不過用的是矛

當時呂布手下有不滿一千的騎兵,這一批騎兵都是幷州騎兵,而且還都是在長安之亂中倖存下來的精銳;而張燕這邊,則是有著萬餘精兵,數千騎兵。就兵力對比上來看,呂布必敗無疑;就算是張燕的軍隊站著不動,呂布的軍隊估計也要砍到刀捲刃。面對著這種情況。呂布如何反撲並且獲勝呢?那就依賴幷州鐵騎的騎兵戰術了,呂布在此時便利用了斬首戰術,據記載:

“布常御良馬,號曰赤菟,能馳城飛塹,與其健將成廉、魏越等數十騎馳突燕陣,一日或至三四,皆斬首而出。連戰十餘日,遂破燕軍。”

也就是說,呂布依靠著戰馬精良,士兵精銳,率領著數十名騎兵組成的小規模騎兵隊殺向敵陣,我猜測呂布軍隊離遠了就放箭射張燕軍,離近了就拿刀捅張燕軍,張燕軍來合圍就撤退,張燕軍一鬆散就進攻。充分發揮自身善於騎射,精於騎術的優勢。而且專門撿著張燕軍的軍官來殺,基本上每次出戰就有斬獲。呂布這樣縱橫馳騁了十餘天,張燕軍的軍心大破,而且軍官力量損失慘重,就撤軍了。這是一次非常典型的幷州鐵騎的戰術運用。

此後我們看陳宮給呂布出的計謀中,多是想讓呂布率領著騎兵野戰,充分發揮幷州鐵騎的優勢,在野戰中逐漸消滅曹操軍,例如說斷他的糧道,捉他的指揮官之類的。但是呂布因為愛惜美妾,珍惜生命,放棄了這種讓他早期大獲其利的戰術而選擇據城固守,最終在白門樓上呂布慘死。幷州鐵騎的一代也就這樣結束了。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呂布後來因為惜命,放棄了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


二、二代幷州鐵騎:張遼、曹純

呂布之死並非是幷州鐵騎的結束,在呂布死後,幷州鐵騎的戰術被曹操軍隊所學習。我認為呂布死後,留下了兩個遺產,一個是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一個是幷州鐵騎的將官。

就將官而言,呂布手下擅長騎兵作戰的將領基本上都歸順了曹操,有早就被曹操俘虜的成廉、有主動投誠的侯成、宋憲、魏續,還有一員神將張遼。我們看曹操所吸納的呂布軍隊的人才,基本上都是熟悉幷州騎兵作戰方式的騎將,我想這也是曹操所需要的。這也可以從側面解釋為什麼曹操沒有招降擅長步兵作戰的高順了。我推測除了張遼之外,剩下的幾人都被曹操用來訓練騎兵以及統帥騎兵了,有些類似於荊州的蔡瑁、張允的情況。

而在作戰方式方面,曹操模仿幷州鐵騎組建了一支虎豹騎,以曹純為統領,並且還學習幷州鐵騎的斬首戰術。我們看虎豹騎的戰績,便可以發現曹操將這種斬首戰術模仿得非常好,而且效果極佳。據記載:

“純麾下騎斬譚首。及北征三郡,純部騎獲單于蹋頓。”

不論是斬袁譚還是捉蹋頓單于,都是虎豹騎模仿此前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採用斬首戰術,直奔敵人主將之後一舉擊破。例如說曹操在迎戰蹋頓的一戰中,曹操只有萬人,而蹋頓卻有數萬騎兵。此時曹操便利用蹋頓軍陣不整的缺點,派遣虎豹騎直奔敵方主將,陣斬蹋頓,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神將張遼

而張遼也是我們值得一說的。張遼一生中最值得一吹的戰役那就是逍遙津之戰了,在那場戰役中,張遼以七千人大破孫權十萬大軍,若是我們用一種連續的眼光來看問題,將張遼在這次戰鬥中的作戰方式與此前呂布的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結合起來看,其實張遼便是繼承了這種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並且結結實實地給孫權上了一課。

首先,依然是依靠小規模的精銳騎兵進行作戰。張遼從七千人裡面精挑細選了八百名壯士,準備與孫權大戰。這一次大戰,張遼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進行斬首戰術,斬殺孫權。據記載:

“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

正如同此前我們所說的數場大戰一樣,在地方人多,己方人少的情況下,不論你斬殺多少敵人士兵都無濟於事,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斬殺敵人的指揮官,這也是幷州鐵騎作戰的精髓所在。我們看張遼之舉,他沒有糾結於斬殺多少敵人,而是將注意力直接放在了孫權身上。

張遼明白,這一站能夠斬殺孫權,那就賺了;如果可以逼迫孫權退兵,那也不虧本。最終戰事果然是類似於張遼所估計的那樣,孫權軍被張遼嚇破了膽,最終倉皇而逃。

因此幷州鐵騎未亡,這支精銳的騎兵隊在曹操手下獲得了新生,在張遼、曹純等將領的率領下,以小規模的靈活機動的騎兵隊進軍,採用斬首戰術斬殺敵人指揮官的作戰方式繼續進行,並且為曹魏立下了赫赫戰功。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逍遙津之戰張遼大勝

三、幷州鐵騎與匈奴

最後,我個人認為幷州鐵騎的作戰方式是來源自匈奴,然後在匈奴的作戰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最終形成。幷州一帶多受匈奴荼毒,我推測幷州鐵騎在與匈奴作戰之時,也多加觀察過匈奴人的作戰方式並且將其活學活用到自己的軍中。在西漢之時,李廣和匈奴作戰,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貴人從廣勒習兵擊匈奴。中貴人將騎數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中貴人走廣。”

當時漢武帝派中貴人去進攻匈奴,中貴人率領著數十名騎兵外出,結果遇到了三個匈奴人,結果三個匈奴人就殺掉了數十名漢人騎兵。李廣解釋說,這個是匈奴騎兵中的精銳,即射鵰者。因此我們可見,在匈奴軍中其實已經有著派遣小股精銳部隊去騷擾敵人的情況了。這三個精銳匈奴騎兵便可以殺掉數十名漢人騎兵,那麼如果是數十名精銳匈奴騎兵的話,怕是可以殺掉上百名漢人騎兵了。

因此我們可見這種小股精銳騎兵的作戰方式其實是十分厲害的,尤其是在鬆散的軍陣之中劫殺敵人指揮官,那怕更是一殺一個準。

李廣便多學習匈奴人的戰法,多喜歡率領著小股精銳騎兵出戰去騷擾匈奴人。而百年後,另一位飛將呂布也學習到了匈奴人的戰法,也開始率領著小股精銳的幷州鐵騎與中原軍閥的步兵交鋒,並且以斬首戰術為主,取得了非常豐厚的戰果。

因此我們可見,呂布的這種幷州鐵騎的戰術應該是學習自匈奴人的。依靠著匈奴人獨特的戰法、高超的騎術加上漢人的兵法、精銳的裝備,幷州鐵騎在東漢末年上演了一出自己的神話。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李廣和呂布,可能都受到了匈奴戰術的影響


四、總結

因此,綜上來說,幷州鐵騎從一代呂布到二代張遼、曹純,從北方的幷州一直打到了南方的合肥,並且屢立戰功,離不開幷州鐵騎獨特的戰術。

戰爭就是在不斷學習、不斷創新中而發展的,幷州鐵騎的戰術學習自匈奴人,此後被髮揚光大,也成為了東漢末年戰爭中重要的一份子。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破曹操,戰劉備,鬥孫權:全解縱橫大江南北的幷州鐵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