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大量臨床經驗表明:癌症患者術後1年複發率為60%,至少80%患者在5年內死於復發和轉移。有一些患者在後臺留言說,得了癌症後,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癌症會不會復發,甚至“整個年都沒過好”、“很痛苦”,向我們求助,如果癌症發生了復發或轉移,身體會不會有一些預兆?

有的!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有可能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

雖然有一些表徵,但是也不要完全相信表徵,不意味著出現下列情況就一定發生了復發和轉移,要進一步確診還是要去醫院檢查的,以免徒增煩惱。

1.出血

出血是腫瘤病人常見的症狀之一。腫瘤體壞死往往會引起局部小量出血,但若腫瘤體侵蝕周圍的血管,則會造成嚴重的大出血。常見的有嘔血、黑便、陰道流血、尿血、流鼻血、痰中帶血等。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2.阻塞

體內任何管腔內的腫瘤體增大,都會引起管腔變化,最常見的是管腔狹窄,更有甚者會造成管腔阻塞。

如:胸腔的縱隔腫瘤增大,就會使上腔靜脈和心臟受到擠壓而離位,造成靜脈怒張,出現供血不足,導致心慌缺氧;

氣管和咽喉腫瘤增大,會壓迫氣管和咽喉部神經,從而出現氣短和聲音嘶啞、語不出聲的徵象;

腹膜後腫瘤和前列腺腫瘤增大,會壓迫輸尿管,出現小便不暢或無尿等臨床表現的徵象。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3.體重下降

病人體重下降是癌症常見的體徵之一。病人通過治療後,體重應保持平穩,如果在較長時間內又出現原因不明的體重下降,就應檢查有無腫瘤復發的可能。

4.淋巴結腫大

患者通過治療後,應關注自身各部位的淋巴結是否腫大。可經常檢查淋巴系統,防患於未然。如頸部、下頜、鎖骨窩、腋窩、腹股溝等部位這些淋巴區域是腫瘤轉移的重要途徑,一旦發現腫大,應立即就醫。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5.疼痛

腫瘤患者往往有轉移病灶,病痛非常明顯。一般多見於骨轉移。瘤體直接浸潤神經組織,或較大的瘤體壓迫了體內管腔,都可引起組織壞死和產生炎症,出現疼痛。

6.發熱

腫瘤病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發熱現象,這在臨床上稱為“癌瘤熱”。腫瘤組織壞死,瘤體侵入腹腔神經叢,腫瘤代謝物進入血流,腫瘤腦轉移等,均可引起發熱。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如何降低癌症復發轉移的風險

癌症的復發和轉移,主要與患者機體內環境的改變、機體的抗病能力下降等有關。在恰當的時間、給予恰當的預防和治療,是可以有效降低腫瘤的復發轉移風險的。

為了減少復發轉移,建議合理飲食、適度鍛鍊、忌菸酒、改善不良情緒、注意睡眠、提高免疫力等。這些都能對減少腫瘤的復發轉移起到積極作用。

適度鍛鍊:不能得了病就天天在床上躺著。“久臥耗氣”,適度的散步、打太極等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免疫力,儘快的恢復。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改善飲食:有一句老話:病從口入。“癌”,三個“口”,一個“山”,一口一口吃成山,恰恰說明了癌症跟飲食的關係。所以一定要注重飲食的營養搭配、葷素搭配。

定期複診: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經手術、放化療治療後半年內的復發轉移率高達69%。而腫瘤治療後6個月內是復發、轉移的“高危期”,尤其是前三個月更是腫瘤轉移復發的“高危關鍵期”,一定注意要定期複診。

預示著癌症復發轉移的表徵:不一定是,但要引起注意

改善不良情緒:據報告,49%的癌症倖存者有明顯的癌症復發恐懼,主要表現為患者對身體的過度檢查、過度警覺及過分關注身體症狀變化。不僅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嚴重影響其身心狀態及生活質量,同時這些負面情緒還會影響化療藥物的療效,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科吳福榮,如果您想了解腫瘤相關的問題,點擊左下方“瞭解更多”立即諮詢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