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國強鄉高坑村溪坪組,始建於清朝道光二十四年,至今已有170多年。


建成一座有一定規模的土樓需要的資金多,時間長,因此樓主非富即貴。然六成樓樓主陳乘雲非富也非貴,建成時間僅五年,不得不讓人歎服。


據族譜記載,陳乘雲有五個親生子,一個養子。他75歲時率六子同心協力建成此樓,故此樓取名“六成樓”。


陳乘雲八十歲生日也是大樓建成慶典時,縣主贈送“福壽兼隆”題匾,該匾保存完好,現懸掛於正廳樑上。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2020年3月22日,我們一行十八成人兩位小孩,開五輛車前往,到國強鄉過橋溯溪而上,不遠便到目的地。

六成樓建於四周環山的盆地中,一條水流量不小的溪流從大樓門前繞過,這剛好符合古建築選址的風水要求,背靠青山,前繞流水。山代表靠山有依靠,水源即財源。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是幸運的,因為它遇到有遠見卓識的能人。它被整體修繕,還被賦予靈魂,注入新鮮血液,重獲新生。


大樓門前整齊地安放十二生肖石雕,十幾個大水缸。一頭雄壯的石公牛守衛著六成樓。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也是採用單元式與通廊式相結合的設計,雙圈三層,一二樓為單元住戶,三層通廊由大門左側的公共樓梯而上。六成樓特殊的地方是二層與三樓之間並沒有隔斷,每個單元都留有二樓上三樓的梯子。


大樓的正廳的前庭屋頂上鑲嵌著閩南特色雙龍戲珠瓷雕。土樓內的井多數在圍屋院中間位置,六成樓內古井卻位於正廳門前右側。古井邊擺著六個大小不一的瓜狀“石蛋”。這些石蛋是在清理古井時,從井中撈出。井中為何有六石,後人解讀此意為“瓜瓞綿綿”,寓意子孫興旺。看著這置於井邊之石,真讓人覺得有點暴殄天物之感,筆者認為應該把六個石蛋放回井中,讓參觀者來個井中窺石,既保護了這些石頭又讓遊客有些神秘感,增添遊興豈不更妙。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修復工作大部分已完成,偶爾還有個別單元內的樓梯還未安放,屋中垃圾未清理乾淨。奇怪的是整座樓中有不少文物卻無人值守,僅靠幾個攝像頭也未必能震懾得住不法分子呀。


樓中有不少從外面收集到的古農具古傢俱,這些古物現存於世不多,特別青少年未見過,這能讓參觀者瞭解當地的一些民風民俗,實屬難得。所以說六成樓有了靈魂有豐富的內涵,既是古建築又是一座民俗文化館。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像一位勤儉持家又極具內斂的素顏村姑。整座大樓樸素大方,她沒有更多的塗脂抹粉,卻絲毫不影響它的美麗。她敞開胸懷熱情接待遊客,她向我們詮釋了勤勞致富、同心協力的民族傳統精神。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本文轉自常春藤《美篇》。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六成樓的前世今生

陳財順,筆名常春藤。教師,福建雲霄作協會員,曾有作文教學論文獲國家級三等獎,喜歡遊走于山水文字之間,多篇作品發表於網絡文學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