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的小孩寫硬筆書法,需要強調“頓筆”嗎?

波大書


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孩子寫字問題,紛紛為孩子報了各種書法班,但問題來了,七歲小孩寫硬筆書法,需要強調“頓筆”嗎?我認為這完全是教學上的指導性錯誤,七歲小孩子練硬筆書法根本不需要講什麼頓筆,這完全是誤人子弟。

不僅僅是七歲小孩子,只要是上學的學生,學習硬筆書法,一開始都不需要講究什麼“頓筆”。所謂硬筆書法中的頓筆,對於實際書寫的意義幫助不大,即使是現在的我,硬筆書法練了那麼多年,在實際需要做筆記、快速書寫的時候,根本不用頓筆的。

硬筆書法中的“頓筆”是給那些“有餘力”的學生用來練的,就是在實際書寫的時候,已經能寫的非常工整漂亮了,然後自己又很喜歡硬筆書法,希望在這方面能更進一步的學生。這個時候可以練習硬筆書法中的“頓筆”,這樣能增加硬筆書法線條的藝術感,豐富其表現手段。

中小學生練字,一定是把實用放在前面的,現在學業那麼重,哪有時間讓你這樣慢慢寫字啊。最近不是很火的,家長因為孩子寫作業太晚了,怒懟老師的事情嗎?你試試用這種硬筆書法“頓筆”的方式去寫,我保證你一宿不睡,估計也很難把作業寫完。

而目前,很多硬筆書法培訓班都是先從教學生一筆一畫從基本筆畫入手開始,而寫這些基本筆畫的時候,幾乎都會強調頓筆。等把這些基本筆畫寫好之後,再把這些標準件拼裝好又是一個問題。所以,等真正練好字估計1-2年時間就過去了。這個時間能堅持下來的學生,估計寥寥無幾,最主要就是學了好長時間,寫作業的時候根本用不上。

針對這種情況,本人推出了一套課程《32節課讓你孩子寫一筆好字》,我這裡主要教的是寫好字,而不是硬筆書法,它跟硬筆書法的主要區別就是把所謂的“頓筆”放在了最後,給那些“有餘力”的學生來學的。

我這套專欄課程,就是先從整體上來打造學生的實際書寫能力,然後再慢慢過渡到偏旁部首的局部,最後再到一筆一畫的細節。跟正常的硬筆書法教學完全倒過來了。而且,每一節課都會有一些很乾貨的內容,學了之後,能很快應用到實際書寫當中,並且改善自己的寫字情況。

本人藉助了王陽明的心學“知行合一”的理念,先教學生一些整體的,間架結構方面的結字規律,懂了這些道理,只要實際書寫的時候稍加註意,就能寫出好看的字。例如,一篇文章當中,好幾百字,所有的字拆分開來看,一定是橫畫和豎畫是最多的兩種筆畫。那麼,我第一節課就給學生一個概念,日常寫的時候,橫畫要平行和等距,豎畫垂直,這麼一來,只需要寫的時候注意一下,馬上字就能好看很多。

孩子的日常作業書寫

我女兒剛上三年級,就靠著我二年級時教的這招,就屢次在學校的硬筆書法比賽中拿獎了。她剛開始的時候,我就坐在她旁邊,看到不對的地面馬上要求她重寫,就使勁抓這兩點,這兩點寫好了,字就不會太亂了。另外,就是從整體上要求她儘量要寫成方塊字,所有字靠近作業本上的下劃線,這樣視覺感覺就是很整齊的。所以,有幾個學生,經過我這樣指導之後,很快就能讓一篇作業看起來寫的很整齊的感覺,這樣他們還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誇他們進步明顯,這樣一來他們也更有信心繼續練字了。

上圖是日常的作業的實際書寫

漢字中字數最多的就說左右結構的字,左右結構的字一個大的原則就是抑左揚右,左邊寫的窄點,右邊寫的寬點,這字就難看不到哪裡了。上下結構中,寧上勿下,上面的一些偏旁部首例如:寶蓋頭、雨字頭、草字頭等等,只要讓它們垂直方向的比例小一些,這種結構的字也不會太差了。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實際應用的情況,都在這套專欄中有講,也都是我分析了很多小學生和中學生的實際書寫作業之後,根據實際情況編寫的教程。

在保證大方向不錯之後,再講實際偏旁部首的寫法,把200多個偏旁部首,簡化成100個左右,然後又根據一些相同的特點,分成八大類。通過這種分類學習法,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的能力,而不是隻會寫練過的字。

因此,想要孩子寫好字的家長真心推薦我自己的這套專欄。另外我還馬上準備成立關於小孩子寫字的圈子,為購買專欄的朋友去服務。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書法知識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提問者肯定是個行家!這個問題也困惑過我。

我是這樣看的,小孩子寫硬筆書法,就應該教到位,不論是字的結體,或是筆畫,當然也包括頓筆!


但也有必要告訴孩子,寫作品練字時的楷書,和日常寫作業時的楷書是不一樣的!

比如,寫作品或練字時。最典型的如:長橫。

起筆肯定是先頓一下,像一個點,扛肩長橫如拱橋,最後再一頓筆!寫好長橫,是符合傳統書法審美的!

但問題也就來了,若孩子們這樣寫字來寫作業,那就完了,太慢太慢!

所以,我以為,孩子日常作業中的楷書,筆畫不須要太精到,只要結體上沒有大的問題即可,告訴孩子,寫字多時,筆畫上不要頓太多!

比如:左右結構要左收右放,孩子做到了即可;知道主筆要突出就更好了,值得表揚!

也就是,練過硬筆書法的孩子,日常書寫,能注意結構上的問題就行了。

至於楷書頓筆、出鋒,我以為這種細節,在硬筆書法日常書寫上意義不大,可有可無,尤其是小學生!

好吧,僅一家之言!


行書一點通


小學生寫硬筆字,千萬不需要頓筆,頓筆是錯誤的!無論是老師或家長,必須想清楚讓孩子練字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只是想讓孩子字體好看點兒,書寫速度儘可能的快一些,在指導七歲孩子(包括小學生)練習硬筆字的時候,千萬不要頓筆!

據我所知,頓筆這個動作在絕大多數毛筆字帖當中都是沒有的,尤其是毛筆小楷書法壓根就沒有頓筆,唯獨毛筆顏體(刀刻的碑文字)有類似頓筆,實際上是順勢重按一下,並不是頓筆。

之所以毛筆字會出現筆畫稜角分明的形態,主要是由於毛筆的筆鋒材質、構造和性能特殊,柔軟而富有彈性所致,在書寫過程中由於提按、駛轉、中鋒、側鋒、逆勢、順勢……筆鋒變化姿態時自動產生的。這種方筆或圓筆現象主要是毛筆的自身因素造成的,用普通硬筆書寫,正常情況下是寫出不來的,也是不必要的。

如果為了所謂追求毛筆味道,而故意附加頓筆、回描之類,是對傳統書寫技法誤讀曲解,讓小學生手拿著硬筆去模擬毛筆字的稜角,純粹是強人所難! 試想,即使是成人這麼寫都特別費勁,何況是小孩子? 即使能寫出來,而且寫得很好看,那也是白搭工夫,不僅訓練週期長、技法難度大、書寫速度慢,一快寫就變形,最關鍵的是,這種字體寫法是近似美術字的寫法,沒有實用性,只有歡賞性,平時寫作業根本用不上。相反,這樣的頓筆動作一但形成肌肉記憶,久而久之會養成習慣性的怪癖難以去掉,就像路上行車一會兒一踩剎車以的,行筆不流暢,速度受限制,對日後提升書寫技法不利。

我覺得,硬筆字突出實用性功能,是寫字教育的美好宗旨與初衷,也是普通民眾日常工作和學習的實際所需,所以,書寫技能訓練的訴求點是為了應用,不單單是為了好看。尤其是小學生這個群體,應該練習實用型硬筆字,書寫技法非常簡單,筆畫起止處和轉折的地方,只需適度提按、停駐,不用刻意頓筆、回描……以停代頓,節奏明快,過筆流暢,快慢可調……這才是硬筆字的真實本色,也是每一位老師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守的重要的基本準則。如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456000277c39ea189b1\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頓筆是硬筆書法的最基本的筆法,有了頓筆,寫出來的字才能夠更加精神和規範。

既然是學習硬筆書法,當然從一開始就要去學習頓筆了,七歲應該上二年級了,更應該去學習頓筆。實際上現在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開始教給學生頓筆了。

有朋友說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頓筆太早,他們對於頓筆的理解還不夠深刻,有時候寫不好反而會把字寫壞,這個情況我是遇到過很多次,很多一年級的小朋友剛開始練習頓筆總是把頓筆動作做的太過於誇張,有時候寫一個豎畫加上頓筆就寫成了“7”,的確,這個時候他們還不理解頓筆的目的。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老師的作用來了,這個時候老師要及時的糾正,小朋友還是很聰明的,連續糾正上三五次,他們就能夠自己改正。

如果有老師給他們做示範,他們其實是知道什麼是好看的筆畫的,他們懂,而且想去表達,只是暫時沒有表達出來,但是這個過程是要有的,有了這個過程,可能三五天或者一星期他們就能夠學會頓筆。


如果一開始就不去教他,那他永遠也學不會。你覺得呢?


不二齋


首先寫字,寫好一點的字就應該有筆鋒,而有筆鋒就必須有頓筆一說。儘管硬筆書法不像毛筆書法寫頓筆那樣大的幅度,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硬筆書法的創作有頓筆就該天經地義了。

七歲娃娃已經讀二年級了,他的認知度和腕力掌控,完全可以正確使用寫字中的提、按、頓、收等。但要迅速掌握好頓筆的寫法,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頓太重,把橫畫都壓走下坡路了,而橫畫要麼是平直要麼左低右高;

2、頓太長,就像筆畫長犄角,以橫為例,橫已經變形成平寫的S;

3、頓太多,有人寫字無畫不頓,一個字或者整幅作品都是頓出來的短斜筆。比如短橫或者左尖橫右尖橫,再一橫兩頓就是“畫蛇添足”。

寫字為什麼要頓筆呢?

一是頓筆能避免字的單調增加厚重感。二是頓筆為下一筆的正常運行提供技術支持。

頓筆的正確寫法是:筆尖輕輕向右下切入,再邊行邊提,提的快慢與本筆畫的長度成正比。

你的理解是這樣嗎?歡迎交流。





堰塘漁夫


學習書法首先要入門正,入門正的第一要務就是臨摹,通過臨摹掌握書法的技法和美觀的字形。頓挫技法是書法中非常重要的技法,雖然是入門學習,學習書法的技法仍然是必須的。頓挫技法的在硬筆書法中運用,可以有效的提升點畫造型具有書法意味的表現力。

如果我們學習硬筆書法,顯然學習這些技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入門即打下紮實的基礎,學習才不枉費精力和時間。

據說,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在枕頭地下的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父親發現了王羲之書法的變化懷疑王羲之看了那本書,王羲之得知事情後擔心他年幼,不能理解其中的精深奧義,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並說,現在不學,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這雖然或許只是一個故事,但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學習知識要趁早。從啟蒙開始就進入正規的學習和訓練,才有學有成效,少走彎路。或許未必能夠正確理解,但畢竟第一印象或認識是正確的。



翰墨書道


強不強調頓筆,我覺得要根據情境來!

1.如果是要參加學校的一些比賽,特別是大型的比賽,一般都要求臨古帖,有古韻,這樣才能獲得高的獎項。

這個時候就要求頓筆比較好。

因為不頓筆,無法模仿古人那種韻味啊!

2.如果是寫學校的語文作業,那麼就最好少頓筆,因為頓筆是要花時間的。

頓得越多,時間越慢,作業就很難以完成了!


佳順書法網絡學院


小孩學書法,應以培養興趣為主,技法可逐步傳授。

7歲的孩子,尚處於初識漢字的階段,識字不多,理解力相對較低,老師和家長可採取下面一些方法增強他們學習書法的興趣。



一、講一些與書法相關的小故事,引導他們瞭解一些簡單的書法史,清楚歷代代表書家及其代表作。

二、帶孩子參觀遊覽書法名勝和文房四寶產地,現場感受書法歷史。


三、帶孩子觀看書法展覽,參加書法活動,現場感受書法氛圍,激發學習興趣。

至於技法的訓練,必須循序漸進,過多過快的技術訓練,會讓孩子在枯燥的訓練中,失去學習興趣。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這是必須的。別說頓筆,其他的比如起筆、橫畫,豎筆、折法,勾法、撇法、捺法,全部都要認真學。這是筆畫,是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以後想學結構章法就更難了。

題主的意思可能是說小孩年紀小,學這些是否有必要。小孩子的字就是要從小培養,別說7歲,就是3歲4歲,也是要從基礎學起。特別需要找一個明師(注意是明師,而不是名師),是指明白書法,懂得傳授技能的老師,教會小孩正確的筆法和理念,讓他走在學習書法的正確道路上,這樣才會慢慢進步。千萬不要迷戀名師,外面的培訓班的老師很多都是名號很大,但是字寫得跟鬼一樣,這樣教小孩,只會讓小孩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當形成習慣之後,想改都改不了。而且學習書法,不能一蹴而就,要10年如一,久久為功,綿綿用力,每天都要堅持練習,時間長了自然看得出字的變化。

下面是我小孩寫的字,讀一年級,正開始學習硬筆書法,完全自己教。這是老師交代要寫的作業,練了兩遍後寫的。



網名是絕望生魚片


我是一個各類學習視頻資源的收集者,我的的公眾號旨在分享各類有用的學習視頻,想學硬筆書法的可以關注我,收集的課程免費領取,方法在文末:

首先我想說的是,寫字是一件基本功。父母對於孩子從小就開始抓寫字這是很正確很受益的一件事,但是作為基本功,那做就要做到位。寫字是一個長期練習的過程,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養成自己寫字的習慣,擁有自己的風格。所以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宜精不宜粗。可能你會覺得孩子還小,寫字寫的圓潤規整就已經很完美了,但是如果你能對他做進一步的要求,這不僅在字上讓他能更進一步,生活上也能更加精細。

如果有需要硬筆書法學習課件請找我獲取,知識需大家一起分享:

1,點擊右上角關注,日常更新有用的視頻學習資料

2,評論區任意評論或者轉發

3,點我頭像私信回覆:硬筆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