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項羽乘著烏江亭長的船過江,憑藉江東可否繼續對抗劉邦?

垓下之戰結束之後,韓信使用四面楚歌的計策讓項羽嚇得連夜逃出了垓下城,跑到了烏江邊。

可是,在漢軍的圍攻下,看到自己手下的士兵一個一個倒下,面對江對岸駕船前來接應的烏江亭長,項羽拒絕了他的好意,揮劍在烏江邊自刎而死。


如果項羽乘著烏江亭長的船過江,憑藉江東可否繼續對抗劉邦?


那麼,作一個假設,如果項羽逃往江東,然後在這裡重新組織一支軍隊捲土重來,還能夠和劉邦爭奪天下嗎?

在我看來,即使項羽願意隨烏江亭長逃到對岸,也已經迴天乏力。

因為,此時的項羽從實力上已經遠不如劉邦,而劉邦更不會給他捲土重來的機會。

其實,在垓下之戰前項羽已經失去了楚國的大部分領土,這是一場天下諸侯共同圍攻項羽的戰役。

當時,為了不給項羽喘息的機會,劉邦從西尾隨而來。而且,在劉邦的號令下,彭越和韓信從北方而來,在兩人向垓下城進軍的時候,楚國的北方領土也隨之被征服了。


如果項羽乘著烏江亭長的船過江,憑藉江東可否繼續對抗劉邦?


另外,九江王英布從西南而來,一路上攻城略地已經佔領了楚國的西南部地區。

所以,在垓下之戰打完後,項羽唯一的根據地就變成了屬於會稽郡的江東地區。

以一個郡對抗整個天下,而且對方還有韓信這位軍神,取勝對項羽來說可是太難了。

除了實力不濟,劉邦也不會給項羽集結軍隊的機會。

楚漢相爭打了4年多,從公元前206年8月一直打到公元前202年12月,在這場戰爭中,可是把劉邦給累壞了,打到最後如果不是張良建議一勞永逸解決項羽,劉邦都不願意繼續和項羽作戰了。


如果項羽乘著烏江亭長的船過江,憑藉江東可否繼續對抗劉邦?


所以,在垓下之戰之後,劉邦聽說項羽逃走,一面派出數千騎兵追擊,一面猛攻垓下城,消滅了城中的10萬楚軍。

當項羽渡過烏江之後,除了早上出發的數千漢軍騎兵,劉邦的大軍肯定也會隨後渡過烏江,繼續追擊項羽。

此時,集結在烏江邊的漢軍僅韓信所部就有40萬人馬,再加上劉邦、彭越等人,估計得有七八十萬。

七八十萬軍隊可以在烏江邊上百公里的防線上同時渡江,就算是項羽想攔他也攔不住,更不要說此時還有早前出發的漢軍在後面。

而且,項羽想要抵抗劉邦,還需要充足的時間把江東地區的軍隊集結起來,估計等他集中萬把人的時候,七八十萬漢軍已經殺到跟前了,還是打不過。


如果項羽乘著烏江亭長的船過江,憑藉江東可否繼續對抗劉邦?


所以,就算是項羽渡過了烏江,照樣會在江東地區被漢軍像攆兔子一樣攆的到處跑!

但是,這樣一來,由於江東地區對項羽忠心耿耿,只要項羽還要抵抗,當地的百姓大概就會支持他,繼續組織人馬和漢軍作戰。那麼,江東地區就會生靈塗炭。

而且,面對劉邦的七八十萬大軍,當地的抵抗就算再堅決也是螳臂當車,而為了能夠擊敗項羽徹底掃平天下,劉邦必然會命令漢軍採取嚴厲的措施鎮壓當地人的反抗。

所以,項羽如果不在烏江邊自刎,而是寄希望於逃到江東地區集結人馬反攻劉邦,最終他不僅無法捲土重來,還會拖累整個江東百姓。

從這方面來說,項羽在烏江邊的自刎既成就了自己人傑的美名也避免了江東地區陷入戰火。

項羽自刎之後,漢軍渡過烏江,當地聞風而降,江東地區反而成了當時漢朝境內極少數的沒有被戰火摧殘的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