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讀後感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讀後感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盧梭社會歷史觀的代表作。1755年4月初版於阿姆斯特丹。此書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詳述了自然狀態以及在自然狀態中發展起來的、導致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因素;第二部分論述了社會狀態中人類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墮落的發展。此外,盧梭在該書出版後有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做了附註。

我們由書名就可以知道,盧梭在這本書裡想要論述人類不平等的起源。他從原始的自然人進入主題,而他所描述的自然人是處在史前一個虛構的時代,他認為,自然人與野獸的區別不在於理性,而在於自由。野獸只受本能驅使,而自然人則是個“自由施動者”,尤其是它能夠自我完善。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給出了一大堆論據和推理來證明某些學者認為的自然人要更野蠻的論斷是錯誤的。相反,原始社會的人類與世無爭,與人無爭,過的是最自由的生活。而隨後,盧梭指出:如果一個人能夠擁有可供兩個人使用的生活必需品,並且掌握了他人的生存手段,就出現了不平等。因此,直到有一天,私有制產生了,人人都開始考慮自己,這也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讀後感

乍一看,我覺得這個觀點不可思議,為什麼人類越進步,人類就越不平等呢?這簡直就是違揹我們的常識啊。盧梭認為是人類在心靈和精神告別的原始狀態後得到了活躍,開始關注別人,也期待受到別人的關注,人開始對現在的生活不滿足,想改變,於是開始變得勤奮,在財富出現以後,自然也就出現了窮人和富人。而財富的先佔者之間、先佔者和一無所有者之間的衝突日益激化。人們進入了“最可怕的戰爭狀態”。此時,富人們相處了“一個人類頭腦中前所未有的絕妙主意”。他們向窮人提出了一份聯合契約,於是就產生了國家。國家不過是由富人對窮人實施的一場騙局所產生的結果,它允許富人利用窮人的力量來反對窮人,保護富人的財產。

對於國家層次,我贊同盧梭關於國家間關係的一些描述。生活在21世紀,我們自詡是生活在一個文明的社會,一個文明的時代,但是,有一個問題卻常常困擾著我們,為什麼文明的國家卻還要引發恐怖的戰爭的呢?當然,高中政治書中就有答案,那是因為國家之間存在著利益衝突。但我一直認為那不是真正的答案,因為,如果國家真的進入了文明狀態,那麼,解決利益衝突的手段應當更智慧一些,戰爭只能是雙方的利益總和變小,共贏才應當是文明所應追求的結果。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有戰爭呢?盧梭告訴我們,一旦政治社會在某地形成,它就迫使鄰近地區也組建政治社會來與它抗衡。這樣,生活在各自社會內部的人,最終都脫離了自然狀態。而各個社會之間的關係還繼續保持著這種自然狀態,僅僅受到構成國際法的某些默契的約束,但這些國際法永遠阻止不了民族戰爭。因此,人類為了消除個別的戰爭而創立了文明國家,但卻由此頻頻引發更加恐怖的戰爭。沒有強有力的約束,使得國家間充滿了為了利益的相互傾軋,公平與秩序需要被建立。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讀後感

盧梭

在盧梭的筆下,人類的進步史看起來更像是人類的墮落史。在文章的最後他提到:“造成所有這些差別的真正原因就在於,野蠻人為自己活著,而社會中的人永遠是身不由己,只會按別人的意見生活,也就是說,只是從別人對他的評價中,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存在……為什麼我們總是問別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而從不敢捫心自問。人類已經創造了這麼豐富的哲學思想、人道精神和文明成果,制訂了這麼高尚的道德準則,可我們卻只有一副徒有其名的騙人外表,再就是那些沒有美德的榮譽,沒有智慧的理性,沒有幸福的快樂?……人的原初狀態並非如此,只是社會的精神以及由社會所產生的不平等,改變了我們身上全部的固有習性。”的確,現在有太多的人為他人的評價而活,其實,我也不例外。努力讀書,找到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建立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每一步的決定,都受到外界的影響,都是因為希望得到爸媽的稱譽、老師的讚揚、朋友的羨慕、社會的肯定等等。現在的我們已經越來越不明白生活的意義所在了,越來越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只是走在他人為我們規劃好的軌跡上,完全就像盧梭說的,我們追求榮譽卻喪失美德,保持理性卻沒有智慧,看似快樂卻從未幸福。這真的是一種進步嗎?當社會的人們都變成只是會完成他人要求的機器而失去自我思考時,社會這個大機器也將變得只會盲目的前進,而不辨方向的前進,也許離墜落懸崖也不遠了吧。這,或許就是伯爾曼曾經說過的社會的“整體性危機”吧。

那我們又能做什麼呢?說老實話,我覺得實現盧梭理想中的社會還有太長太長的路要走,甚至可能比共產主義實現的時間還要長,我覺得起碼我是看不到它的實現了。很多東西其實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法中,縱然這些觀點能夠給我們的精神帶來一絲激盪,一絲撫慰,但那也只是暫時的,我們畢竟還是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最終我們還是要融入這個社會,無論好壞。但是,生活也不總是暗淡無光、無能為力的。有一點是我們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不是按照別人的意願來活,不應該總是問別人自己是什麼,該怎麼做。自由是什麼?它應該包含身體和精神兩重自由。也許身體上我們可能無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卻可以。影片《美麗人生》中的父親雖然被關在集中營裡,但他的精神卻從未被那高聳的圍牆禁錮,還有《肖申克的救贖》中的安迪、奧斯維辛集中營中的倖存者也莫不是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為別人而活,依別人的意志行事,我們一直都帶著沉重的精神枷鎖。問問自己,自己是什麼,自己想做什麼,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即使那個夢想難以實現,但我們至少也知道了自己心之所向,這總比一直渾渾噩噩、不知所謂的活著來的有意義。當然,不排除或許真的有這種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想做什麼,甚至悼詞都是別人給自己的評價,而自己連隻言片語都沒有,這真是可悲。我不想自己的結局也是這樣。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不應該指望別人能記住自己,但起碼應該讓自己記住自己,說的真有道理啊。

既然改變現狀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那我們不妨先來改變一下態度。正如有一句話說的: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試著改變自己!清楚的理解自己,明白自己,自己是什麼,這需要勇氣,但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並且需要這樣的勇氣去毀掉那沉重的精神枷鎖,或許這才是目前最需要我們要進行的革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