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春日之虎


首先,確切的說諸葛亮北伐出祁山是五次。因為國人喜歡用傳統說法,所以現在仍然用諸葛亮六出祁山代指蜀漢北伐。

在回答題主的問題之前,我們要搞清楚另外一個問題——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

我們知道諸葛亮數次北伐勞民傷財,這對於疲弱的蜀漢政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歷史上一直飽受爭議。

以諸葛亮之智,不可能不知魏蜀兩國的國力差距,很可能在北伐前就已經預料到結局,那麼為什麼他一定要北伐呢?



其實諸葛亮是有苦衷的。

第一:蜀漢政權國號是漢,蜀是我們後人給加上去的。蜀漢以大漢正統自居,如不北伐光復漢室,而是偏安一隅。那麼這個政權的凝聚力和存在的法理性就會受到質疑。因此蜀漢必須北伐,必須在恢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旗下,蜀漢政權才能整合各方力量、穩定政權。

第二:蜀漢政權內部並非鐵板一塊而是充滿派系鬥爭。益州本土派系是最不主張北伐的,因為這些世居益州的大族掌握著蜀漢基層政權的大量資源,有根基可以滋養,沒人願意拼命。況且,北伐成敗與否對益州本土派都沒有好處。但

執掌蜀漢大權的荊州派和五湖四海跟著劉備的元老們,他們的根基不在益州,一旦偏安一隅,他們的力量會日趨弱小直至消亡。他們是最迫切的進取派 ,只有打下的新地盤,才是滋養這些人的土壤。

第三:如果蜀漢選擇修養生息積蓄力量,無異於坐以待斃。因為魏蜀吳三國國力以蜀漢政權最為孱弱,土地狹小,人口稀薄。乾耗下去,越發展差距越大,越積蓄越毫無積蓄,最終活活悶死在四川盆地。

所以,只有北伐才能避免蜀漢政權陷於內鬥無法自拔,才能統一益州內部力量,才能在暗淡的前途中拼出一線生機。

我想大家讀到到這裡,就不能說諸葛亮北伐是徒勞無功毫無作用了吧?

我們再來說說,北伐過程中,蜀漢一方得到了什麼結果?

我們知道諸葛亮北伐前四次都是繞道祁山,這麼做的最大目的在於切割隴西集團和關中的聯繫,東漢末年,隴西少數民族實力逐漸強大,曹操雖然擊敗了馬超韓遂,奪取了庸涼一帶的控制權,但始終沒有徹底的降服羌人和氐人,不得不在隴西地區駐守重兵。蜀軍出祁山北伐讓隴西的羌人和氐人有了起兵作亂的機會。魏國也怕隴西失控,在諸葛亮出祁山後,不斷增強隴西的防守力度,許多兵力被分派到隴西諸郡。這樣關中的兵力密度就降低了。這給蜀軍進軍

關中降低了難度。

但不幸的是魏蜀兩國國力差距大太,即使魏軍奔波在漫長的防守線上,仍然保有強大的野戰兵團,在諸葛亮不斷進攻的態勢下,依然有能力防守反擊。

諸葛亮兵至渭水南岸後,開始在五丈原屯田,只要再等一年,就可以解決困擾蜀軍已久的糧草補給問題。但人算不如天算,渭南屯田才過了幾個月,諸葛亮便積勞成疾,在五丈原去世了。他的屯田駐兵政策,也隨之夭折。蜀軍在看到北伐成功的一線曙光後,不得不扼腕而退。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選擇了走秦嶺的斜谷道,是因為前幾次繞道岐山北伐,勞師遠征,耗費巨大,蜀國國力實在捉襟見肘。才不得已縮短用兵時間,兵行險招,選擇了進兵難度非常大的斜谷道。不得不讓人感嘆,手握這麼點的資源的諸葛亮跟財大氣粗的曹真和司馬懿相抗衡,可憐至極。



然而,即便如此。諸葛亮仍然將手頭僅有的力量發揮到了極致,幾次北伐打得整個魏國上下“畏蜀如虎”。諸葛亮幾乎擊敗了所有敵人,卻最終敗給天意。

如果僅從收效成果來看待諸葛亮北伐意義的話,未免太苛刻了,也太膚淺了。在我看來,諸葛亮就像是一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老兵,在生命的最後歲月裡,依然踐行著當初對先主劉備的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也許只有那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襟!能夠抒發後人的敬仰之情吧。


羽林伏波


首先要更正問題裡一個小錯誤,歷史上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沒有六出祁山。而且這幾次北伐也不能算是失敗,因為蜀漢和魏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太大,諸葛亮也沒指望一次北伐就能成功,因此幾次北伐都是控制了作戰目標。

在歷史上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奪取了陰平、武都,其他四次北伐沒有佔領魏國的土地,因此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的北伐失敗了,這個看法並不正確。

蜀漢和魏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巨大,在蜀漢滅亡時,全國的軍隊總數不過10萬多一點,這還包括了各郡的地方部隊,實際能機動的兵力不過4、5萬人。相比之下,魏軍能輕鬆的調動16萬大軍伐蜀,雙方的實力差距可見一斑。

在諸葛亮北伐時,此時蜀漢的國力要比蜀漢滅亡之時要強一些,能動用的兵力也會稍微多一下,但是多的有限。靠這麼點兵力,是不可能一次北伐就擊敗魏國的。實際上諸葛亮之前的規劃,也是要等魏國有變才能北伐,這是考慮到雙方國力差距的現實方案。

但是此時魏國的政局逐步穩固,因此諸葛亮只能通過北伐,尋找機會逐步削弱魏國國力。而且夷陵之敗以後,蜀軍的精銳損失慘重,蜀軍的戰鬥力受到了極大的影響。諸葛亮也主要通過戰爭磨練蜀軍,提升部隊的戰鬥力。

因此諸葛亮前幾次北伐都是控制了戰爭規模和範圍,避免直接和魏軍主力衝突。直到第四次北伐,蜀軍野戰擊敗了魏軍,他才前出五丈原,進攻關中地區,尋求和魏軍決戰。可惜的是這次因為身體原因,最後功敗垂成。


不沉的經遠


丞相不是沒有機會取勝,無奈天不假年,時也命也!

演義所謂“六出祁山”不是事實,諸葛亮實際五次親征對曹魏作戰:

蜀漢後主建興六年春(西元228年),諸葛亮出祁山北伐,隴右諸郡一度紛紛叛降,但蜀軍馬謖部兵敗街亭,諸葛亮只得放棄天水南安,撤回漢中。

當年冬天,諸葛亮出散關再次北伐,蜀軍圍攻堅城陳倉不下,缺糧被迫撤回。

建興七年,蜀將陳式攻取臨近漢中的陰平、武都二郡,為支援該部諸葛亮親率主力進至建威城,魏軍不戰自退,蜀軍也退回漢中。

建興八年,大將魏延西征進入羌中,與魏軍費瑤、郭淮部大戰。

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大軍再出祁山,數次擊敗魏軍張郃、郭淮、費曜諸部,司馬懿堅壁不戰,蜀軍運糧不濟被迫退兵。

建興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漢大軍出斜谷,與司馬懿對峙於武功五丈原(今陝西省岐山縣),相持百餘日,諸葛亮病故於軍中,蜀軍退回。

首次北伐本來奪取隴右機會甚大,但馬謖失街亭,丞相只好壯士斷腕戰略撤退。

建興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實是一次戰略偵察,是換一個方向測試魏軍防禦強度。

建興七年,蜀軍取陰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戰略誘敵行動,只是魏軍警覺沒有打成。

建興八年,魏延偏師出擊,主要價值是確定了,魏軍機動能力不及蜀漢山地步兵,打運動戰蜀軍勝率很大。

建興九年,丞相率大軍出祁山,這才是真正意義的二次北伐。此戰蜀軍充分顯示了強大戰鬥力,在正面會戰中,先後擊敗魏將郭淮、費曜及主帥司馬懿本部。後來因軍糧不濟無奈撤退,又回馬槍殲滅了魏軍最有戰鬥力的張郃部。

建興十二年春,蜀軍主力出斜谷,用木牛流馬緩解了運糧問題。丞相與司馬懿對峙於渭南,直至當年八月,前後長達百餘日,可見此時軍糧已經不再嚴重困擾蜀軍了。蜀軍此次北伐還分兵進行屯田,以優惠政策招流民屯田到八月時第一茬新糧業已收穫,雖然還不能自給自足,但無疑大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如果丞相身體不出問題,蜀軍一定能堅持更長時間,甚至在關中修築城垣長期駐紮。到那個時候,雙方主客易位,魏軍進退兩難,主動出擊凶多吉少,繼續消耗下去只能眼睜睜看著蜀軍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殘破的關中無法供養大軍,後勤壓力就落到了曹魏一邊。

甚至說蜀軍只需要分兵在此與司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隴右,因為主動權在手,丞相完全可以指東打西,充分疲憊魏軍。

如果上天再給丞相十年,他起碼可以奪取隴右,屆時天下大勢未可知也。


真正鱷魚不哭


諸葛亮六出祁山皆無功而返,一方面是蜀國相對於曹魏而言處於不利的一面;一方面是諸葛亮的個人原因。

蜀國相對蜀國的劣勢有這幾個。

首先,蜀國僅有益州一州之力,而曹魏卻佔據了中原六州。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蜀國都不能與曹魏相比。


其次,蜀國的後勤供給路線是崎嶇難行的山路。唐詩人李白曾在詩中寫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諸葛亮的北伐,卻是舉全國之力的國戰,其後勤供給的難度可想而知。

在蜀國曹魏雙方各方面的綜合實力對比中,稍有軍事常識的人都能輕易看出,蜀國最不應該的就是和曹魏打消耗戰。因為蜀國和曹魏相比,實在消耗不過曹魏。

本來,諸葛亮是有機會成功的。首次出祁山的戰役中,曹魏對蜀國沒有沒有太多的防範,蜀軍的進攻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大將魏延向諸葛亮建議,趁曹魏不備,出子午谷奔襲長安。無疑,此計有很大可行性。



然而,指揮作戰以謹慎著稱的諸葛亮,以魏延之計過於冒險為理由拒絕了;而是繼續堅持自己穩紮穩打的戰略方針,於是諸葛亮伐曹魏之役,就打成了消耗戰。在以後,諸葛亮一直都在指揮蜀軍和曹魏的大軍打陣地戰,拼消耗。

以蜀國本來就弱於曹魏的實力,去和曹魏打消耗戰,是註定不會成功的。


但是,諸葛亮為恢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至今我們依然為之稱道,讚頌。


德全不畏


單純以人口眾寡軍力強弱評論恐怕沒甚意義。中外戰爭史上強弱轉換和以寡敵眾的戰例多了去了。

關羽僅以本部軍力自荊州北伐,威震華夏,許都惶惶,致有遷都之議。可見自荊州方向發兵攻擊北上,可直擊魏之心臟,動其國本;若同時自蜀地出偏師攻擊關中,則可形成戰略上的有利局面了。所以說,隆中對的構思,大體可行,但把主力和主攻方向,設想成放在巴蜀方面,搞反了。

所以劉備於關羽敗滅後,不惜賭上國運,兵出夷陵,力圖恢復荊州,是很有戰略眼光的。此時的吳蜀兩家,在荊州歸屬上,已經只能用武力來定奪了。這是關羽盲動的後果。至於劉備兵敗白帝,非戰略之錯,而在於戰場指導上的懈怠與失誤,這個可能跟劉備此時畢竟年老體衰,又心急火燎有關吧,再加上他這次遇到的對手,恰是優秀的青年統帥陸遜。

所以說,劉備的臨終安排,是李嚴主管軍事,諸葛署理行政。劉備是有眼光的。這就是一個創始人與一位高級幕僚的距離。

回到題目。結論是,諸葛宜效法先主,拿下荊州,再積蓄國力,待天下有變,可自民眾糧足之巴蜀,調兵潛入荊州匯合北伐,同時偏師出祁山東向攻擊策應之。

至於說是否會因荊州而壞了聯吳抗魏大戰略,這個不必擔心滴。應該相信,吳國統治集團還是理性的、現實主義的。兩弱一強的總體格局下,他們終究會冷靜下來的。需要的只是等待和解釋,以及面子上的一個說法。


嘉禾生


個人覺得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根本就沒有失敗,因為諸葛亮達到了自已的目的,既然目的已達到,怎麼能說失敗呢?

在討論諸葛亮是否失敗之前,是不是需要明白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麼?



先比較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實力,魏國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有四百多萬人,帶甲武士約40萬左右,吳國佔據荊州、揚州、交州三州之地,人口有230萬人,士卒有20萬左右。

而蜀漢僅僅只有益州一個州的地盤,人口不到一百萬,軍隊約10萬人左右,比較一下發現,蜀漢實力只有魏國的四分之一,東吳的二分之一,憑什麼諸葛亮敢北伐?



這麼弱的實力,按照 一般的人想法來看,能自保就不錯了,諸葛亮還要北伐,這不明擺著送死的,但是你從諸葛亮歷次北伐來看,反而是諸葛亮圍著魏國打,魏國要麼是不出戰當縮頭烏龜,要麼是與蜀漢打消耗戰。

經歷過戰爭的人,就會明白,在戰場上進攻的一方,是需要佔據絕對的實力上風,才有能力作為進攻一方,否則只能防守,這種種反常不覺得奇怪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弱小的蜀漢希望戰爭消耗魏國的實力,而強大的魏國卻希望休養生息,以恢復元氣,就形成了這種異常的現象,當然不排除諸葛亮強大的個人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魏國的人口是蜀漢的四倍,地盤是蜀漢的九倍,魏國的基本盤非常大,如果蜀、魏不開戰,用不了幾年,魏國的實力將是蜀漢的5倍、6倍、8倍、10倍,甚至數十倍,比休養生息,魏國不知道有蜀漢有利的多,這也就是魏國不希望開戰的原因,同時也是諸葛亮執意開戰的原因。



那麼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擾亂魏國的休養生息,打擊魏國的邊境,讓魏國帶來戰爭負擔,希望引起魏國的內亂,萬一抓住機會擊敗了魏國,說不準蜀漢還有更大機會呢!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不會制定不切合實際的戰略,所以魏延激進冒進的子午谷奇謀是不可能會採納的,而且諸葛亮在歷次北伐中,蜀漢都沒有較大的損失,不僅損失少,而且諸葛亮北伐還收穫了不少。



第一次北伐,俘虜了隴西上千戶百姓到漢中,第二次北伐,斬了魏將王雙,第三次北伐,搶奪了武都、陰平二郡,第四次北伐,把司馬懿狠狠的打了一次,砍了魏軍首級三千多人,繳獲戰利品角弩、玄鎧各三千多張,還把一代名將張郃給解決了。

諸葛亮達到目的了嗎?達到了消耗魏國的目的,至少讓三國統一的時間延續了30年,那怎麼能說諸葛亮失敗呢?



事實上,諸葛亮不僅沒有失敗,而且收益頗多,一是穩定了蜀漢的向心力,對外戰爭從來就是分解內部矛盾的一劑良藥,蜀漢內部在多年的戰爭中,獲得了平靜和安寧,不信,你回過頭來看看魏國與吳國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內鬥。

魏國有曹爽、司馬懿爭權,高平陵政變,淮南三叛,等一系列內部爭權奪利的事變,東吳有權臣殺權臣,皇帝殺權臣,權臣殺皇帝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宮廷政變,只有蜀漢是最穩定的政權,無叛亂,無內鬥,至少表面上相安無事,這都是諸葛亮的目的啊!



二是諸葛亮借戰爭之際獨攬大權,諸葛亮雖攬權,但並沒有逾越,仍然守著臣子的本份,所以還有中國歷史上的千古一相,還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傳奇故事。

所以,諸葛亮六出祁山沒有失敗,何來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北伐曹魏,次次失敗,概括來說就是實力問題,蜀國和魏國實力相差太大了,更近一步的說法就是蜀吳聯合起來的實力都沒有魏國強大。

魏國相比蜀吳有地利優勢。我們先看一下魏蜀吳三國的地圖,魏國佔領了傳統的華夏民族的富庶區域,黃河、淮河流域。雖然經歷了東漢末年的戰亂,人口大量下降,但是隻要有土地和比較大的人口基數,那麼發展速度就會比較快,而魏國就先佔據了地利的優勢。

魏國的人口和兵力比蜀吳的人口及兵力之和都多。魏國有人口440餘萬人,兵力在50餘萬;吳國有人口230餘萬,兵力20餘萬;蜀國人口只有90多萬,100萬不到,兵力10餘萬。對比一下,實力差距很明顯,蜀吳加一起都沒有魏的人口和兵力多,這個讓諸葛亮很無奈。

魏國人才濟濟,相比蜀吳並不差。按照《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北伐時,魏國防守邊防的有曹真、司馬懿、張郃、郝昭、夏侯霸、郭淮、王雙、曹休、滿寵等等諸多將領,可謂是名將雲集。即使是蜀吳聯盟同時征伐魏國,魏國也可以分兵抵禦,輕鬆應對。

魏國上下團結,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人口眾多,人才雲集,兵強馬壯,但是如果皇帝不想打仗,或者不團結,那再強的實力也會滅亡,前有項羽,後有大宋,都是亡於強盛之時。但是曹魏政權卻不是,從魏武帝到魏明帝,都尚武,善於征伐,一直以滅亡蜀吳為最大目標,所以,蜀吳的機會更加渺茫。

魏國所佔的以上優勢,已經足以讓蜀吳沒有什麼大的作為了,而蜀吳自身的限制也太多。

蜀吳聯盟並不可靠。諸葛亮每次北伐,吳國要不然是意思一下,象徵性的打一下,要不就是忙於平滅內亂。諸葛亮西部戰線沒有收穫,吳國的東部戰線也基本上毫無建樹,讓魏國毫無壓力可言。

諸葛亮的能力的確被誇大了。

諸葛亮對於魏國的團結一致,防守的固若金湯完全無解,只是一次再一次的去送人頭。其實,從春秋到戰國,再到秦漢,已經有很多戰例可以參考,對方團結,或者將領強大的時候就用反間計,讓對方自毀長城就行了,諸葛亮從來都沒用過。諸葛亮的計謀和策略還不如戰國時的縱橫家。

諸葛亮的用人也有問題。錯用馬謖,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又不聽魏延的建議,真的可能錯失了一次機會。魏延兵出子午谷,要的軍隊數量是可以接受的,為什麼不能偷襲和正面進攻結合呢,還可以讓魏延充分發揮能動性。這說明諸葛亮真的不信任魏延,也反應了諸葛亮的用人問題。

諸葛亮自己最終把自己變成了“死而後已”,雖然關羽、劉備的失誤,讓蜀國喪失了優勢,但諸葛亮自己的戰術能力不足,也是北伐失敗的重要因素。

題主問的是“六出祁山”,這個是小說的說法,《三國志》中只有五次北伐,其中兩次兵出祁山。大家可以關注我,閱讀我以前發表的文章《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歷史上諸葛亮進行了多少次北伐》,瞭解更多關於諸葛亮北伐的詳情。


奕天讀歷史


糧草

自古軍隊作戰都是第一問題,在三國時期蜀國地處西南邊陲,經濟條件是當時最弱的一方。比不上有著荊楚之地的吳國,更比不了具有北方大地的魏國。糧草問題一直是制約蜀國發展的問題。所說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但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每次出祁山北伐都會存在糧草問題使得諸葛亮無法長期作戰,必須速戰速決,一旦魏軍拖延時間避戰不出,諸葛亮的出祁山之戰必定失敗,因為他拖不起。

人才凋零

蜀國後期可謂是人才凋零,無人可用的地步。蜀漢本來就是憑著劉備個人的人格魅力拉攏的一些人建立的,劉璋在蜀地積存的人才都被劉備在去世前耗費的差不多了,加之諸葛亮在北伐出祁山時老一輩的戰將都已老去,新一代的人才還未崛起。處於這樣一個尷尬的境地,對諸葛亮的北伐本身就是一種拖累。而曹魏後期人才仍然眾多,而且還有幾個長壽名將的存在。北伐就顯得極難成功。

功高蓋主

在劉備去世後,整個蜀漢可以說諸葛亮一人說的算。在這樣的境地下,蜀後主劉禪對諸葛亮是懷有極大的戒備心的。在諸葛亮北伐的一事上,劉禪卻顯出了極其的不信任。劉禪本身的性格是隻有他可以過的安穩,管它天崩地裂都無所謂。可他就對諸葛亮的北伐事情上心,抽絲剝繭的看劉禪一定程度上對功高蓋主的諸葛亮不信任,這種不信任使得劉禪對北伐的事情的有些不配合,其中一次出祁山,劉禪就緊急把諸葛亮叫回來,說什麼想念他。實際就是怕諸葛亮長期在外,兵權在手,自己感覺心不安。

有著這麼多的因素在內,諸葛亮軍事才能再高,北伐出祁山也會徒勞無功,失敗告終!可憐一代明相!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有不足,歡迎評論,點贊!


夜襲糖多多


首先搞清楚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而是隻有五次。那麼就來看看這五次出祁山都是怎樣的結果。


第一次由於諸葛亮啟用了馬謖,由於馬謖的自大,不聽諸葛亮的部署,把營寨按在了孤山之上,遭到了張頜的圍攻致使丟了街亭功虧一簣,不得已返回漢中。第二次諸葛亮趁陸遜打敗曹休出兵,後來魏國調來了重兵諸葛亮不能敵只能退出。後面那三次大都因為糧草,天氣等原因使得最後司馬懿拖死了諸葛亮,自此諸葛亮再也沒能起來,含恨而終。

從這幾次出的戰役來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蜀國的國力不夠,北伐無異於以卵擊石。

第一,當時魏國的面積是蜀國的三倍人口是蜀國五倍,在冷兵器時代人口是決定戰爭的關鍵之一,沒有多的兵源輸出,就沒有多的士兵。

第二,在耕地方面魏國佔有著當是的中原地區,此地大都屬於平原地帶,可耕種土地面積大的多,而蜀國只有成都平原其餘都是山嶺,沒有可供士兵所用的軍糧自然打不贏戰爭。

第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諸葛亮想要出兵北伐必須出兩千裡蜀道,在當時沒有現代公路的前提下出一趟蜀可謂跟上青天差不多,而且多有士兵墜崖摔死者,糧草運輸困難,諸葛亮的北伐軍有很多次都是因為糧草運不到而退兵的。



五ge


三國時代,天下紛爭。魏蜀吳前段將星雲集,各國謀臣奇謀跌出不窮,三國故事向人展示了最為精彩的謀略攻伐大片的畫面!

後三國時段,諸葛武侯為實現先帝克覆中原,掃平天下的夙願,上表劉禪,寫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師表”,然後,兵出岐山。先後六出祁山,然天不滅曹,都是無功而返。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位最為傑出天才屢屢受挫呢?

一是出川路行走艱難,一路上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物資。

二是蜀國與曹魏本來就是實力相差懸殊。魏國人員多230萬,而蜀國只有90萬,基數差太多,所以,經濟在農耕時代肯定會差很多。

三是, 魏國政治相對穩定,貧瘠的蜀國背後還有宦官掣肘。

四, 劉備死後,武侯失去了上層的堅定支持。

五,人才凋零,五虎後,沒有像樣武將,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尷尬。

六,幫派林立,分荊楚派,益州派,東川派,派系相互掣肘,丞相分身乏術。

綜述種種,武侯縱有管樂之才,陳平子房之能,也免不了無功而返的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