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春日之虎


首先,确切的说诸葛亮北伐出祁山是五次。因为国人喜欢用传统说法,所以现在仍然用诸葛亮六出祁山代指蜀汉北伐。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们要搞清楚另外一个问题——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我们知道诸葛亮数次北伐劳民伤财,这对于疲弱的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

以诸葛亮之智,不可能不知魏蜀两国的国力差距,很可能在北伐前就已经预料到结局,那么为什么他一定要北伐呢?



其实诸葛亮是有苦衷的。

第一:蜀汉政权国号是汉,蜀是我们后人给加上去的。蜀汉以大汉正统自居,如不北伐光复汉室,而是偏安一隅。那么这个政权的凝聚力和存在的法理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蜀汉必须北伐,必须在恢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旗下,蜀汉政权才能整合各方力量、稳定政权。

第二:蜀汉政权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满派系斗争。益州本土派系是最不主张北伐的,因为这些世居益州的大族掌握着蜀汉基层政权的大量资源,有根基可以滋养,没人愿意拼命。况且,北伐成败与否对益州本土派都没有好处。但

执掌蜀汉大权的荆州派和五湖四海跟着刘备的元老们,他们的根基不在益州,一旦偏安一隅,他们的力量会日趋弱小直至消亡。他们是最迫切的进取派 ,只有打下的新地盘,才是滋养这些人的土壤。

第三:如果蜀汉选择修养生息积蓄力量,无异于坐以待毙。因为魏蜀吴三国国力以蜀汉政权最为孱弱,土地狭小,人口稀薄。干耗下去,越发展差距越大,越积蓄越毫无积蓄,最终活活闷死在四川盆地。

所以,只有北伐才能避免蜀汉政权陷于内斗无法自拔,才能统一益州内部力量,才能在暗淡的前途中拼出一线生机。

我想大家读到到这里,就不能说诸葛亮北伐是徒劳无功毫无作用了吧?

我们再来说说,北伐过程中,蜀汉一方得到了什么结果?

我们知道诸葛亮北伐前四次都是绕道祁山,这么做的最大目的在于切割陇西集团和关中的联系,东汉末年,陇西少数民族实力逐渐强大,曹操虽然击败了马超韩遂,夺取了庸凉一带的控制权,但始终没有彻底的降服羌人和氐人,不得不在陇西地区驻守重兵。蜀军出祁山北伐让陇西的羌人和氐人有了起兵作乱的机会。魏国也怕陇西失控,在诸葛亮出祁山后,不断增强陇西的防守力度,许多兵力被分派到陇西诸郡。这样关中的兵力密度就降低了。这给蜀军进军

关中降低了难度。

但不幸的是魏蜀两国国力差距大太,即使魏军奔波在漫长的防守线上,仍然保有强大的野战兵团,在诸葛亮不断进攻的态势下,依然有能力防守反击。

诸葛亮兵至渭水南岸后,开始在五丈原屯田,只要再等一年,就可以解决困扰蜀军已久的粮草补给问题。但人算不如天算,渭南屯田才过了几个月,诸葛亮便积劳成疾,在五丈原去世了。他的屯田驻兵政策,也随之夭折。蜀军在看到北伐成功的一线曙光后,不得不扼腕而退。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选择了走秦岭的斜谷道,是因为前几次绕道岐山北伐,劳师远征,耗费巨大,蜀国国力实在捉襟见肘。才不得已缩短用兵时间,兵行险招,选择了进兵难度非常大的斜谷道。不得不让人感叹,手握这么点的资源的诸葛亮跟财大气粗的曹真和司马懿相抗衡,可怜至极。



然而,即便如此。诸葛亮仍然将手头仅有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几次北伐打得整个魏国上下“畏蜀如虎”。诸葛亮几乎击败了所有敌人,却最终败给天意。

如果仅从收效成果来看待诸葛亮北伐意义的话,未免太苛刻了,也太肤浅了。在我看来,诸葛亮就像是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老兵,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践行着当初对先主刘备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也许只有那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襟!能够抒发后人的敬仰之情吧。


羽林伏波


首先要更正问题里一个小错误,历史上诸葛亮只有五次北伐,没有六出祁山。而且这几次北伐也不能算是失败,因为蜀汉和魏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太大,诸葛亮也没指望一次北伐就能成功,因此几次北伐都是控制了作战目标。

在历史上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夺取了阴平、武都,其他四次北伐没有占领魏国的土地,因此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失败了,这个看法并不正确。

蜀汉和魏国之间的国力差距巨大,在蜀汉灭亡时,全国的军队总数不过10万多一点,这还包括了各郡的地方部队,实际能机动的兵力不过4、5万人。相比之下,魏军能轻松的调动16万大军伐蜀,双方的实力差距可见一斑。

在诸葛亮北伐时,此时蜀汉的国力要比蜀汉灭亡之时要强一些,能动用的兵力也会稍微多一下,但是多的有限。靠这么点兵力,是不可能一次北伐就击败魏国的。实际上诸葛亮之前的规划,也是要等魏国有变才能北伐,这是考虑到双方国力差距的现实方案。

但是此时魏国的政局逐步稳固,因此诸葛亮只能通过北伐,寻找机会逐步削弱魏国国力。而且夷陵之败以后,蜀军的精锐损失惨重,蜀军的战斗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诸葛亮也主要通过战争磨练蜀军,提升部队的战斗力。

因此诸葛亮前几次北伐都是控制了战争规模和范围,避免直接和魏军主力冲突。直到第四次北伐,蜀军野战击败了魏军,他才前出五丈原,进攻关中地区,寻求和魏军决战。可惜的是这次因为身体原因,最后功败垂成。


不沉的经远


丞相不是没有机会取胜,无奈天不假年,时也命也!

演义所谓“六出祁山”不是事实,诸葛亮实际五次亲征对曹魏作战:

蜀汉后主建兴六年春(西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陇右诸郡一度纷纷叛降,但蜀军马谡部兵败街亭,诸葛亮只得放弃天水南安,撤回汉中。

当年冬天,诸葛亮出散关再次北伐,蜀军围攻坚城陈仓不下,缺粮被迫撤回。

建兴七年,蜀将陈式攻取临近汉中的阴平、武都二郡,为支援该部诸葛亮亲率主力进至建威城,魏军不战自退,蜀军也退回汉中。

建兴八年,大将魏延西征进入羌中,与魏军费瑶、郭淮部大战。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大军再出祁山,数次击败魏军张郃、郭淮、费曜诸部,司马懿坚壁不战,蜀军运粮不济被迫退兵。

建兴十二年(西元234年)春,蜀汉大军出斜谷,与司马懿对峙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县),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病故于军中,蜀军退回。

首次北伐本来夺取陇右机会甚大,但马谡失街亭,丞相只好壮士断腕战略撤退。

建兴六年冬的二次北伐,其实是一次战略侦察,是换一个方向测试魏军防御强度。

建兴七年,蜀军取阴平武都二郡,也是一次战略诱敌行动,只是魏军警觉没有打成。

建兴八年,魏延偏师出击,主要价值是确定了,魏军机动能力不及蜀汉山地步兵,打运动战蜀军胜率很大。

建兴九年,丞相率大军出祁山,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二次北伐。此战蜀军充分显示了强大战斗力,在正面会战中,先后击败魏将郭淮、费曜及主帅司马懿本部。后来因军粮不济无奈撤退,又回马枪歼灭了魏军最有战斗力的张郃部。

建兴十二年春,蜀军主力出斜谷,用木牛流马缓解了运粮问题。丞相与司马懿对峙于渭南,直至当年八月,前后长达百余日,可见此时军粮已经不再严重困扰蜀军了。蜀军此次北伐还分兵进行屯田,以优惠政策招流民屯田到八月时第一茬新粮业已收获,虽然还不能自给自足,但无疑大大减轻了后勤负担。

如果丞相身体不出问题,蜀军一定能坚持更长时间,甚至在关中修筑城垣长期驻扎。到那个时候,双方主客易位,魏军进退两难,主动出击凶多吉少,继续消耗下去只能眼睁睁看着蜀军坐大。如果呼叫外部支援,残破的关中无法供养大军,后勤压力就落到了曹魏一边。

甚至说蜀军只需要分兵在此与司马懿相持,主力可以再攻陇右,因为主动权在手,丞相完全可以指东打西,充分疲惫魏军。

如果上天再给丞相十年,他起码可以夺取陇右,届时天下大势未可知也。


真正鳄鱼不哭


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一方面是蜀国相对于曹魏而言处于不利的一面;一方面是诸葛亮的个人原因。

蜀国相对蜀国的劣势有这几个。

首先,蜀国仅有益州一州之力,而曹魏却占据了中原六州。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蜀国都不能与曹魏相比。


其次,蜀国的后勤供给路线是崎岖难行的山路。唐诗人李白曾在诗中写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诸葛亮的北伐,却是举全国之力的国战,其后勤供给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蜀国曹魏双方各方面的综合实力对比中,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能轻易看出,蜀国最不应该的就是和曹魏打消耗战。因为蜀国和曹魏相比,实在消耗不过曹魏。

本来,诸葛亮是有机会成功的。首次出祁山的战役中,曹魏对蜀国没有没有太多的防范,蜀军的进攻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大将魏延向诸葛亮建议,趁曹魏不备,出子午谷奔袭长安。无疑,此计有很大可行性。



然而,指挥作战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以魏延之计过于冒险为理由拒绝了;而是继续坚持自己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于是诸葛亮伐曹魏之役,就打成了消耗战。在以后,诸葛亮一直都在指挥蜀军和曹魏的大军打阵地战,拼消耗。

以蜀国本来就弱于曹魏的实力,去和曹魏打消耗战,是注定不会成功的。


但是,诸葛亮为恢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至今我们依然为之称道,赞颂。


德全不畏


单纯以人口众寡军力强弱评论恐怕没甚意义。中外战争史上强弱转换和以寡敌众的战例多了去了。

关羽仅以本部军力自荆州北伐,威震华夏,许都惶惶,致有迁都之议。可见自荆州方向发兵攻击北上,可直击魏之心脏,动其国本;若同时自蜀地出偏师攻击关中,则可形成战略上的有利局面了。所以说,隆中对的构思,大体可行,但把主力和主攻方向,设想成放在巴蜀方面,搞反了。

所以刘备于关羽败灭后,不惜赌上国运,兵出夷陵,力图恢复荆州,是很有战略眼光的。此时的吴蜀两家,在荆州归属上,已经只能用武力来定夺了。这是关羽盲动的后果。至于刘备兵败白帝,非战略之错,而在于战场指导上的懈怠与失误,这个可能跟刘备此时毕竟年老体衰,又心急火燎有关吧,再加上他这次遇到的对手,恰是优秀的青年统帅陆逊。

所以说,刘备的临终安排,是李严主管军事,诸葛署理行政。刘备是有眼光的。这就是一个创始人与一位高级幕僚的距离。

回到题目。结论是,诸葛宜效法先主,拿下荆州,再积蓄国力,待天下有变,可自民众粮足之巴蜀,调兵潜入荆州汇合北伐,同时偏师出祁山东向攻击策应之。

至于说是否会因荆州而坏了联吴抗魏大战略,这个不必担心滴。应该相信,吴国统治集团还是理性的、现实主义的。两弱一强的总体格局下,他们终究会冷静下来的。需要的只是等待和解释,以及面子上的一个说法。


嘉禾生


个人觉得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根本就没有失败,因为诸葛亮达到了自已的目的,既然目的已达到,怎么能说失败呢?

在讨论诸葛亮是否失败之前,是不是需要明白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先比较一下魏、蜀、吴三国的实力,魏国占据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有四百多万人,带甲武士约40万左右,吴国占据荆州、扬州、交州三州之地,人口有230万人,士卒有20万左右。

而蜀汉仅仅只有益州一个州的地盘,人口不到一百万,军队约10万人左右,比较一下发现,蜀汉实力只有魏国的四分之一,东吴的二分之一,凭什么诸葛亮敢北伐?



这么弱的实力,按照 一般的人想法来看,能自保就不错了,诸葛亮还要北伐,这不明摆着送死的,但是你从诸葛亮历次北伐来看,反而是诸葛亮围着魏国打,魏国要么是不出战当缩头乌龟,要么是与蜀汉打消耗战。

经历过战争的人,就会明白,在战场上进攻的一方,是需要占据绝对的实力上风,才有能力作为进攻一方,否则只能防守,这种种反常不觉得奇怪吗?



唯一的解释就是:弱小的蜀汉希望战争消耗魏国的实力,而强大的魏国却希望休养生息,以恢复元气,就形成了这种异常的现象,当然不排除诸葛亮强大的个人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魏国的人口是蜀汉的四倍,地盘是蜀汉的九倍,魏国的基本盘非常大,如果蜀、魏不开战,用不了几年,魏国的实力将是蜀汉的5倍、6倍、8倍、10倍,甚至数十倍,比休养生息,魏国不知道有蜀汉有利的多,这也就是魏国不希望开战的原因,同时也是诸葛亮执意开战的原因。



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扰乱魏国的休养生息,打击魏国的边境,让魏国带来战争负担,希望引起魏国的内乱,万一抓住机会击败了魏国,说不准蜀汉还有更大机会呢!

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会制定不切合实际的战略,所以魏延激进冒进的子午谷奇谋是不可能会采纳的,而且诸葛亮在历次北伐中,蜀汉都没有较大的损失,不仅损失少,而且诸葛亮北伐还收获了不少。



第一次北伐,俘虏了陇西上千户百姓到汉中,第二次北伐,斩了魏将王双,第三次北伐,抢夺了武都、阴平二郡,第四次北伐,把司马懿狠狠的打了一次,砍了魏军首级三千多人,缴获战利品角弩、玄铠各三千多张,还把一代名将张郃给解决了。

诸葛亮达到目的了吗?达到了消耗魏国的目的,至少让三国统一的时间延续了30年,那怎么能说诸葛亮失败呢?



事实上,诸葛亮不仅没有失败,而且收益颇多,一是稳定了蜀汉的向心力,对外战争从来就是分解内部矛盾的一剂良药,蜀汉内部在多年的战争中,获得了平静和安宁,不信,你回过头来看看魏国与吴国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内斗。

魏国有曹爽、司马懿争权,高平陵政变,淮南三叛,等一系列内部争权夺利的事变,东吴有权臣杀权臣,皇帝杀权臣,权臣杀皇帝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宫廷政变,只有蜀汉是最稳定的政权,无叛乱,无内斗,至少表面上相安无事,这都是诸葛亮的目的啊!



二是诸葛亮借战争之际独揽大权,诸葛亮虽揽权,但并没有逾越,仍然守着臣子的本份,所以还有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相,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故事。

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没有失败,何来原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诸葛亮北伐曹魏,次次失败,概括来说就是实力问题,蜀国和魏国实力相差太大了,更近一步的说法就是蜀吴联合起来的实力都没有魏国强大。

魏国相比蜀吴有地利优势。我们先看一下魏蜀吴三国的地图,魏国占领了传统的华夏民族的富庶区域,黄河、淮河流域。虽然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人口大量下降,但是只要有土地和比较大的人口基数,那么发展速度就会比较快,而魏国就先占据了地利的优势。

魏国的人口和兵力比蜀吴的人口及兵力之和都多。魏国有人口440余万人,兵力在50余万;吴国有人口230余万,兵力20余万;蜀国人口只有90多万,100万不到,兵力10余万。对比一下,实力差距很明显,蜀吴加一起都没有魏的人口和兵力多,这个让诸葛亮很无奈。

魏国人才济济,相比蜀吴并不差。按照《三国志》的记载,诸葛亮北伐时,魏国防守边防的有曹真、司马懿、张郃、郝昭、夏侯霸、郭淮、王双、曹休、满宠等等诸多将领,可谓是名将云集。即使是蜀吴联盟同时征伐魏国,魏国也可以分兵抵御,轻松应对。

魏国上下团结,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人口众多,人才云集,兵强马壮,但是如果皇帝不想打仗,或者不团结,那再强的实力也会灭亡,前有项羽,后有大宋,都是亡于强盛之时。但是曹魏政权却不是,从魏武帝到魏明帝,都尚武,善于征伐,一直以灭亡蜀吴为最大目标,所以,蜀吴的机会更加渺茫。

魏国所占的以上优势,已经足以让蜀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而蜀吴自身的限制也太多。

蜀吴联盟并不可靠。诸葛亮每次北伐,吴国要不然是意思一下,象征性的打一下,要不就是忙于平灭内乱。诸葛亮西部战线没有收获,吴国的东部战线也基本上毫无建树,让魏国毫无压力可言。

诸葛亮的能力的确被夸大了。

诸葛亮对于魏国的团结一致,防守的固若金汤完全无解,只是一次再一次的去送人头。其实,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汉,已经有很多战例可以参考,对方团结,或者将领强大的时候就用反间计,让对方自毁长城就行了,诸葛亮从来都没用过。诸葛亮的计谋和策略还不如战国时的纵横家。

诸葛亮的用人也有问题。错用马谡,导致第一次北伐失败。又不听魏延的建议,真的可能错失了一次机会。魏延兵出子午谷,要的军队数量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不能偷袭和正面进攻结合呢,还可以让魏延充分发挥能动性。这说明诸葛亮真的不信任魏延,也反应了诸葛亮的用人问题。

诸葛亮自己最终把自己变成了“死而后已”,虽然关羽、刘备的失误,让蜀国丧失了优势,但诸葛亮自己的战术能力不足,也是北伐失败的重要因素。

题主问的是“六出祁山”,这个是小说的说法,《三国志》中只有五次北伐,其中两次兵出祁山。大家可以关注我,阅读我以前发表的文章《诸葛亮曾“六出祁山”伐魏,历史上诸葛亮进行了多少次北伐》,了解更多关于诸葛亮北伐的详情。


奕天读历史


粮草

自古军队作战都是第一问题,在三国时期蜀国地处西南边陲,经济条件是当时最弱的一方。比不上有着荆楚之地的吴国,更比不了具有北方大地的魏国。粮草问题一直是制约蜀国发展的问题。所说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每次出祁山北伐都会存在粮草问题使得诸葛亮无法长期作战,必须速战速决,一旦魏军拖延时间避战不出,诸葛亮的出祁山之战必定失败,因为他拖不起。

人才凋零

蜀国后期可谓是人才凋零,无人可用的地步。蜀汉本来就是凭着刘备个人的人格魅力拉拢的一些人建立的,刘璋在蜀地积存的人才都被刘备在去世前耗费的差不多了,加之诸葛亮在北伐出祁山时老一辈的战将都已老去,新一代的人才还未崛起。处于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对诸葛亮的北伐本身就是一种拖累。而曹魏后期人才仍然众多,而且还有几个长寿名将的存在。北伐就显得极难成功。

功高盖主

在刘备去世后,整个蜀汉可以说诸葛亮一人说的算。在这样的境地下,蜀后主刘禅对诸葛亮是怀有极大的戒备心的。在诸葛亮北伐的一事上,刘禅却显出了极其的不信任。刘禅本身的性格是只有他可以过的安稳,管它天崩地裂都无所谓。可他就对诸葛亮的北伐事情上心,抽丝剥茧的看刘禅一定程度上对功高盖主的诸葛亮不信任,这种不信任使得刘禅对北伐的事情的有些不配合,其中一次出祁山,刘禅就紧急把诸葛亮叫回来,说什么想念他。实际就是怕诸葛亮长期在外,兵权在手,自己感觉心不安。

有着这么多的因素在内,诸葛亮军事才能再高,北伐出祁山也会徒劳无功,失败告终!可怜一代明相!

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如有不足,欢迎评论,点赞!


夜袭糖多多


首先搞清楚诸葛亮并没有六出祁山,而是只有五次。那么就来看看这五次出祁山都是怎样的结果。


第一次由于诸葛亮启用了马谡,由于马谡的自大,不听诸葛亮的部署,把营寨按在了孤山之上,遭到了张颌的围攻致使丢了街亭功亏一篑,不得已返回汉中。第二次诸葛亮趁陆逊打败曹休出兵,后来魏国调来了重兵诸葛亮不能敌只能退出。后面那三次大都因为粮草,天气等原因使得最后司马懿拖死了诸葛亮,自此诸葛亮再也没能起来,含恨而终。

从这几次出的战役来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蜀国的国力不够,北伐无异于以卵击石。

第一,当时魏国的面积是蜀国的三倍人口是蜀国五倍,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是决定战争的关键之一,没有多的兵源输出,就没有多的士兵。

第二,在耕地方面魏国占有着当是的中原地区,此地大都属于平原地带,可耕种土地面积大的多,而蜀国只有成都平原其余都是山岭,没有可供士兵所用的军粮自然打不赢战争。

第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想要出兵北伐必须出两千里蜀道,在当时没有现代公路的前提下出一趟蜀可谓跟上青天差不多,而且多有士兵坠崖摔死者,粮草运输困难,诸葛亮的北伐军有很多次都是因为粮草运不到而退兵的。



五ge


三国时代,天下纷争。魏蜀吴前段将星云集,各国谋臣奇谋跌出不穷,三国故事向人展示了最为精彩的谋略攻伐大片的画面!

后三国时段,诸葛武侯为实现先帝克覆中原,扫平天下的夙愿,上表刘禅,写下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然后,兵出岐山。先后六出祁山,然天不灭曹,都是无功而返。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最为杰出天才屡屡受挫呢?

一是出川路行走艰难,一路上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物资。

二是蜀国与曹魏本来就是实力相差悬殊。魏国人员多230万,而蜀国只有90万,基数差太多,所以,经济在农耕时代肯定会差很多。

三是, 魏国政治相对稳定,贫瘠的蜀国背后还有宦官掣肘。

四, 刘备死后,武侯失去了上层的坚定支持。

五,人才凋零,五虎后,没有像样武将,才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

六,帮派林立,分荆楚派,益州派,东川派,派系相互掣肘,丞相分身乏术。

综述种种,武侯纵有管乐之才,陈平子房之能,也免不了无功而返的结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