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祕古代養蜂的歷史

前不久,一位養蜂人在雲南絕望的上吊自殺的消息傳遍網絡,原因令人唏噓:由於疫情期間由於交通不暢,導致蜜蜂不能轉場,當地油菜花噴藥過度,導致蜂群大量死亡,損失慘重。養蜂人沒有了經濟來源,遂絕望自殺。

在同情養蜂人的悲慘遭遇的同時,我也想和大家聊聊關於養蜂的歷史。

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秘古代養蜂的歷史

養蜂的由來

在原始社會,人們獵取野生蜂巢的蜂蜜和蜂蠟,供食用和作祭祀品;進入漁獵社會,人類採集野生葛、麻、蠶絲,學會搓繩,利用繩索爬到山崖或高大樹上的野蜂巢處,採集蜂蜜和蜂蠟。以後人們記住森林中野生蜂的蜂巢處所,定期去採集蜂蜜和蜂蠟,這些可以說是最早的養蜂人。

蜂蜜可以食用,蜂蠟可作燃料供照明和藥用。人類進入農牧社會後,隨著智慧的進步,開始把有野生蜂群的空心樹段搬到住所附近,或者使用各種容器收容自然蜂群,於是養蜂開始了。

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秘古代養蜂的歷史

古代養蜂的證據

在西班牙巴倫西亞比柯普附近群山的一個洞窟裡,有許多公元前7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時代壁畫,其中有一幅用紅石繪製的壁畫,反映了當時採集蜂蜜的情景:從一座陡峭的斷崖上垂下一些粗莖或繩索,一個人正在抓住粗莖爬到峭壁凹處的蜂巢前面,一群被激怒的蜜蜂在周圍飛舞。

20世紀70年代,人們在南非的德拉肯斯山脈和津巴布韋發現4000多幅屬於7000年以前中、新石器時代的石刻壁畫,其中有70多幅是關於蜜蜂、蜂巢以及採集蜂蜜活動的石刻,屬於非洲南部遊牧民族的作品。在津巴布韋馬託波山區的一幅圖畫,圖中顯示獵蜜人用火舉向蜂巢,燻逐蜜蜂,並有蜜蜂從蜂巢飛出。此外在土耳其北部也發現了類似的蜜蜂壁畫。

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秘古代養蜂的歷史

古代養蜂的馴養

原始社會,只是把蜜蜂隨便放在一個容器中飼養,任其自生自滅,需要時割取一些蜂蜜和蜂蠟,方法極為簡單。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以後的大部分新石器時代,人們製造並使用陶瓦器皿;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使用陶罐作為蜂窩;中東地區和古埃及人使用粘土作的粗管平放重疊在一起作蜂窩。以後,人們編織笆簍用作蜂窩。

古羅馬法律規定,沒有飼養在蜂窩裡的蜜蜂,在法律上認為是無主的。古希臘和古羅馬的一些著名學者和詩人的著作中有許多關於蜜蜂生活習性、蜂產品利用和養蜂管理的資料。從古羅馬學者M.T. 瓦羅的名著《論農業》可以看出,當時地中海沿岸國家,養蜂業比較發達,蜂蜜和蜂蠟已經作為交換物品。

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秘古代養蜂的歷史

古代中國把蜂蜜和蜂子視為珍貴的食品,在2000年以前已將蜂蜜、蜂蠟、蜂毒和蜂花粉作為藥物使用。公元3世紀以後的著作,晉皇甫謐《高士傳》,晉張華《博物志》以及《永嘉地記》中有了家養蜜蜂的確切記載。宋王禹偁所著《小畜集·蜂記》記載,蜂群中有蜂王,比一般蜜蜂大;幼蜂王產於“王臺”之中;刺殺王臺可以控制蜂群分蜂;蜂群喪失了蜂王就騷亂不安;取蜜過多,則蜂群受餓;取蜜過火則蜜蜂採蜜不勤;蜂群有蜂王和一般蜜蜂之分,產生新蜂王是蜂群分蜂的必要條件等等。宋代以後的許多農書中都有關於養蜂技術的介紹。

養蜂人為何絕望自殺?揭秘古代養蜂的歷史

結語:養蜂是古代農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在當代養蜂已經不受人們的重視,所以才會有文章開頭事件出現,在喝甜美蜂蜜的同時,希望我們能把更多關注給予養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