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如果說農業是一場艱苦但偉大的戰役

那麼滕飛就像是沙漠中的俠客

從黃沙中闢出了一片綠洲

將農業奇蹟照進了現實”

136萬公里,800個地塊,歷時304天

嚴格按照

“環境、品種、種植、品質、物有所值”

五大維度考核

2019年11月1日

熊貓指南帶來了199款優質農產品

也帶來了兩位農業大師

其中一位就是沙米的創始人——滕飛。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熊貓指南CEO毛峰為滕飛(右)頒獎

1

機緣巧合,找到一生的事業

2013年,西裝革履的滕飛駕駛著寶馬,開進內蒙古奈曼沙漠。

在成為農民之前,滕飛進過機關,做過北漂,當過老闆,人生的起伏遠甚於奈曼沙漠翻騰的沙丘。

而當他踩在這片沙地上,他的餘生註定跟這片沙漠綁在一起。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2017山東衛視報道

白音他拉蘇木作為全國重點的貧困縣,除了一望無垠的沙地,烈日當空的暴曬,還有不羈的狂風。

留守的老人說,奈曼的風一年刮兩次,一次刮半年。流沙肆虐,阻斷道路,本來就偏僻的山村更加貧窮。

正當滕飛陷入沉思的時候,沙漠裡的零星植被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抹綠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那是生命與死亡的較量,以一種震撼的姿態衝擊並征服著滕飛。

如果能在沙漠種上水稻呢?

產出糧食不說,環境還能得到改善,當地百姓的生活質量也會提高。這將是澤被後世的大慈善,是自己苦苦追尋的事業啊!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2

痛心汙染,棄千萬收入紮根沙漠

滕飛了解到,全國受重金屬汙染的耕地面積近3億畝,每年因重金屬汙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

令人心情沉重的是,汙染區多數仍在種植稻米。不僅農民吃自家稻米,而且被重金屬汙染的稻米,還經由市場流到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然而,隨著現代化的加速進程,沒有被汙染過的土地少之又少。在這樣的環境下,純淨無汙染的沙漠無疑是風水寶地。

內蒙古奈曼沙漠是可種植沙漠。這種沙漠前身是草原,經風化後變成沙漠,富含有機質,地下水也極其豐富。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約有10億畝可種植沙漠,相當於20個臺灣島的面積。如果這些可種植沙漠全部種上水稻,這對國家、對土壤改革和糧食安全的意義不言而喻!

紮根純淨沙漠,種最好的有機大米!滕飛決心將餘生都投入到這件“不可能”的事情之中。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3

艱苦奮鬥,用行動粉碎質疑

脫下西裝的滕飛和創業夥伴47人,在沙土半掩的50平米的工棚進進出出。

推平沙丘,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很多人對滕飛在沙漠種大米嗤之以鼻,最大的質疑聲便是:“沙漠裡沒有水,怎麼能種水稻?”

然而,奈曼有種奇特的自然現象,“沙有多高,水有多深”。

滕飛堅信: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沙漠種大米並不是異想天開,而是現代農業科技的成果。

滕飛和他的團隊改進了地下覆膜技術,在地下80釐米到1米的地方,鋪上特製的塑料膜,做成了“蓄水池”。

這層薄膜能夠保持30到50年不爛,極大地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沙地襯膜、激光精平儀、全沙無土育秧、除草節水等,4項發明,20項專利,更能保障沙米用水量低於普通水稻。

由於沙漠裡常年風暴,育秧也是困難重重。滕飛說,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2015年5月12號那場大風暴。

12級勁風裹著狂沙朝育秧棚奔襲而去。47人,用身子死死壓住育秧棚,奮力抵擋住一波又一波的狂沙侵襲,守住好不容易破土而出的綠色生命。

那一刻,他們是真的擁抱在了一起,用無言的行動表達了他們的信念與決心。

既然當初選擇來到這裡,便要拼勁全力,讓沙子長出大米,在沙漠開拓綠洲!

滕飛的腳步越走越堅定。沙地裡的秧苗冒出的新綠,給了他無比的信心。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4

不忘初心,只為種最好的大米

為確保沙米的品質和口感,滕飛花費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那沙漠種出的大米,與普通大米相比,到底好在哪裡?

① 純淨沙漠,為有機而生

有機食品首先要過的就是"土地關"。國內絕大部分已開墾的土地都被化肥、農藥汙染了,完全降解需要3年時間。

而億萬年來未開墾的奈曼沙漠,空氣及水土都純淨得像新生嬰兒,彷彿為有機而生。

水汙染問題,在沙漠也不存在。稻田灌溉用的水,是地下70米的深層地下水,富含人體所需的18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方圓百公里內更是無任何工業汙染,這些為沙米的生長提供了最純淨的自然環境。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② 古法種植,粒粒無公害

沙米的稻種是原種稻花香2號,100顆極品稻花香原種才選出1顆。並在種植過程中不斷優化自己的稻種。

滕飛的稻田裡,吸收了近300位農民的勞動力。農民們一開始不能理解的,除了科技帶來的改變,還有滕飛各種“吃力不討好“的決定。

沙地裡不施化肥,光買牲畜糞便就花了近千萬;不用農藥,利用沙漠天然高溫晾曬殺蟲;不打除草劑,數百人帶著草帽,彎著腰——人工拔草。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③ 3200℃積溫,營養更均衡

普通水稻生長期不到100天,畝產已突破千公斤。而沙米從5月到10月,卻要經歷整整180天才算成熟,畝產不到200公斤(有機大米畝產量200~300公斤)。精貴的沙米吸收了天地更好的照料。

奈曼地處“第一積溫帶”,沙米積溫可以達到3200℃,超出目前所有東北大米產區積溫一大塊。

更高的積溫代表更高的熱量,有利於形成支鏈澱粉,造就了沙米回甜、粘性足的獨特口感。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④ 古法存儲,弱鹼益健康

自然晾曬後的沙米,採用古法糧囤存儲,零拋光加工,在保證口感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稻米的天賦營養。

而且市場上所售沙米均為當季鮮米,現磨現售。用鮮米檢測劑檢測後,對比比色卡,沙米試劑的顏色是鮮綠色的。

沙米含硒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長鏈澱粉含量更優於同產地和品種的其他大米。

常食沙米,可補充人體營養,增進身體健康。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⑤ 米香撲鼻,甘甜有嚼勁

拿到沙米,一撕開真空袋子,清新的稻米香就順著鼻子往裡鑽。倒一把在碗裡,米身修長飽滿,晶瑩剔透。

煮飯時,香氣瀰漫整間屋子。揭鍋一瞬間,米香氣便撲面而來。煮熟的米粒更加晶瑩剔透,狹長的身軀散發著淡白色的水汽,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卻又互相不黏連,蓬鬆得很恰當。

普通米飯少了大米的香味,吃起來粗糙生硬。而當你舀上一勺沙米放到嘴裡,唇齒間盡是香糯Q彈,越嚼越甜,後舌根上還環繞著米的香味。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2019年10月20日沙米做客《天天向上》。國廚林述巍對沙米讚不絕口,用沙米做的炒飯也令全場折服!

“煮飯仙人”村嶋孟授予沙米“銀飯”的稱號!認為沙米是他吃過最好吃的大米之一。

CCTV-7《食尚大轉盤》各嘉賓對沙米讚許有加!

國寶級烹飪大師夏天大廚:“你看到這個米,它的那種粘性十足,無須過多調味。”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有機純素農耕:中國現代農民“騰飛”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