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偷袭"美股 石油战如何影响全球经济

上周,正当美国政府应对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手足无措之际,中东产油大国沙特阿拉伯成功"偷袭"美股:沙特国营石油公司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前一星期的周五(3月6日)突然发起"石油价格战"-宣布大幅降价增产,引发国际资本市场恐慌;上周一(3月9日),美股开市仅数分钟,三大指数均暴跌近7%,触发熔断机制。上周三(3月11日),美股再次暴跌,翌日恐慌继续加深,再次触动美股熔断机制。这场石油价格战究竟是短期波动,还是将导致长期衰退,下一步又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走向?一切的答案都隐藏在对美国信心的背后。

从2015年美国解除石油出口禁令以来,美国原油出口量从2016年的每日约59万桶增长到了目前的近300万桶。美国已经从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一跃变为出口国。美国与沙特,乃至整个中东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是沙特占世界石油市场的份额在大幅减少,一方面是不断贬值的美元。更致命的是,美国还在要求沙特将本就贬值的美元换成美国的债券,或者购买更多的美国军火。这种打着"美国优先"旗号"坑队友"的政策,当然引起了沙特的不满。

沙特

伴随油价暴跌,俄罗斯亦放任卢布贬值。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卢布兑美元已经由2月中旬₽64跌至3月15日的₽74。图为3月10日,莫斯科一家换汇店铺展示美元及欧元兑卢布的汇率。

为了平息沙特的怒火、布局中东,特朗普政府给沙特推销了一套看似完美的“分肥”方案。首先,沙特带头减产,抬高石油价格。之后,美国将通过制裁俄罗斯、伊朗等国,以及对叙利亚的打击,减少他们的出口。届时,沙特和美国就可坐享国际能源市场和石油定价权。然而,两年过去了,沙特等到的却是美国接连的失败和“出卖”。在军事上,美国的策划不仅在叙利亚、也门接连失败,更不敢对伊朗直接动武。在经济上,美国的制裁尽管使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但并未逼迫欧盟和中国放弃购买俄罗斯石油。相反,美国的施压促使俄罗斯加速和中国达成了更大规模的"贷款换石油"协定。


最终,沙特发现美国开出的只是空头支票,对于国际原油市场的"硬骨头",特朗普除了"吹牛皮"之外一个也搞不定。美国已经无法像当年海湾战争那样干净利落地摆平对手,也不愿意为了盟友的利益而折了血本。美国现在更像一个商人,总是在交易的最后关头"艺术性"地达成妥协。正是通过一系列的妥协与谈判,美国单方面与中国、欧盟达成了更大规模的能源出口协议,趁机大肆抢占了世界能源市场,并在去年下半年超越沙特,成为全球第一大的石油、天然气出口国。


于是,忍无可忍的沙特,终于趁着新冠疫情在美国蔓延,特朗普自顾不暇之际,借3月6日石油减产谈判的破裂发动了"石油价格战"。尽管以沙特的经济实力,威胁可能只是短期和试探性的,但是,这也足够让全世界看到,不仅俄罗斯、中国、伊朗这样的国家可以"制衡"美国,就连像沙特这样的美国铁杆盟友都可以"反戈一击:,并让美国经济陷入恐慌,从而逼迫特朗普作出妥协。


美国页岩气藏债务炸弹


当今世界是什么在支撑美国资本市场不断高涨?不是商品,更不是泛滥的美元,而是信心。人们相信美国对于全球局势和资本安全有着足够的控制和保障能力。然而,沙特发动的石油价格战却打破了这一切-美国在经济上的虚弱,以及特朗普在政治上的软肋已经暴露。美国股市在经历了短期恐慌之后,将面临美国「信誉破产」的连锁反应。


其中,最容易看清楚的就是美国页岩气产业引发的债务危机。这场突如其来的石油价格战引发了全球能源市场恐慌,全球两大原油基准价格齐声急挫-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收盘跌至每桶31.13美元,跌幅达25.58 %;伦敦布兰特原油(Brent)期货价格收盘跌至每桶34.36美元,跌幅达24.81%。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跌至美国页岩气开采折合每桶30美元至40美元的盈亏线以下。在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石油需求下降,油价本就低迷,如果沙特依然决心实施"降价扩产"的报复计划,那么不出一年,甚至只需要几个月,美国页岩气出口将遭受致命打击。

沙特

对开采成本远高于沙特及俄罗斯的美国页岩油产业而言,油价暴跌势将造成冲击。 (Getty)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Fitch Ratings)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美国破产倒闭的100余家页岩气相关企业,就已经形成了近400亿美元坏账风险。 2020年至2022年还将有接近2,000亿美元的债务即将到期。随着油价下跌,这些美国页岩气企业的盈利都将转负,还债无望,只能通过"借新还旧"不断积累债务的方式艰难度日。而且,随着油价预期的走低,以及页岩气后期开采成本的显著增加,其债务评级已经接近"垃圾级债券",融资成本也将大幅上升。新一轮恶性循环已经启动。

页岩气公司债利率的大幅上行,将带动整个美国市场公司债利率的上涨。将近三万亿美元、接近美国公司债市场50%的BBB级债券有可能继续降为"垃圾级"。由此引发的各类金融衍生品和连带信用风险的爆发,将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打击。

中俄是否再次加码?

现在的问题是,面对美国展现出的虚弱,沙特是否有能力将低油价"死扛到底",俄罗斯和中国又是否会暗中"加码",直至刺破美国股市的泡沫,让全球陷入再一次经济危机。

显然,沙特并不具备这种能力。沙特虽是石油出口大国,但其石油财富不仅没有形成国内的有效产业积累,而且与西方资本市场密切捆绑。据美国政府早前透露的资料,沙特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券已达1,168亿美元,约为占GDP的15%。此外,仅沙特王室目前在美国的直接投资预计就在3,000亿美元以上。沙特其实早已把出口石油换来的大量财富"归还"美国。

沙特

3月6日,OPEC与俄罗斯的石油减产谈判破裂。相比于沙特的忍无可忍和俄罗斯的"不死不休",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不会愿意冒险与美国"玉石俱焚",反而担心特朗普政府在走投无路下再次启动的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金融冒险" 。 (路透社)

此外,沙特的财政收入80%以上来自石油出口,同时,沙特王室还不得不用高额的福利和补贴来维持国内的稳定和各派势力的支持。按照沙特财政部数据,去年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60美元左右,沙特的财政赤字就高达349亿美元。若原油价格保持在35美元,那么2020年的沙特财政赤字将突破GDP的15%。如果油价进一步跌至30美元以下,那么最先崩溃的不是美国页岩气企业,而是沙特财政。因此在此次石油价格战中,沙特只是宣布了降价,扩产计画则被延迟到4月份,这无疑更多是在对美国发出警告,并留出了妥协的时间。

现在最难以确定的是,俄罗斯是否会在沙特"降价扩产"的基础上继续加码,假戏真唱,以彻底打垮美国的页岩气产业。美国多年来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已经使得俄罗斯经济全面"去杠杆"化,很少会受到美国金融市场崩溃的影响。并且,通过缩减财政开支、大量储备黄金,俄罗斯国内已经形成应对低油价和卢布贬值的机制。按照一些分析人士的预测,俄罗斯可以长期接受每桶42美元左右的油价水准。但是长期保持在每桶30美元以下的水准,以击破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债务泡沫,单凭俄罗斯将难以实现。

因此,下一步的关键是看中国的判断和选择。相比于沙特的忍无可忍,刚刚富裕起来的中国不会愿意冒险与美国"玉石俱焚",反而担心特朗普政府在走投无路下,再次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金融冒险" 。毕竟,按照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之后的改革部署,在资本市场上,中国其实也在积极谋求人民币向全球的扩张,从而客观上与美元"抢占"空间。因此,与其逼迫美国"困兽犹斗",不如"适可而止",既保持美国的购买力,同时保持俄罗斯石油对美国资本市场的威胁,把美国的精力继续牵扯在中东,逐步消耗美国的实力。

因此,在缺少外部合力的情况下,此次石油价格战将难以进一步演化成由页岩气引发的债务危机,更多地只是捅破了一个"美国复苏"假像-美国在经济上的虚弱,以及特朗普在政治上的软弱已经暴露。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Robert Shiller)预计的那样,特朗普的权力叙事逻辑已经被打乱,两到三年之后才会爆发的衰退将提前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