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東漢的一位探險家,目的地是羅馬,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有時候感覺國人真的非常受眷顧,可以生活在現在這片土地上,因為它東部靠海,西邊還有高原和沙漠做緩衝。但除了安於生活之外,對於未知區域的探索也同樣重要,在歷史上進行這種探索的第一個名人是張騫。在他之後的東漢時期又出現了一位探險家名叫甘英,他最初的目的地是羅馬,也就是當時的大秦,但他在最後一刻卻選擇了返回,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是東漢的一位探險家,目的地是羅馬,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甘英出使大秦

甘英的生卒年份不詳,據說是班超手下的三十六位壯士之一,非常的有膽識。雖然我們把他叫做探險家,但這次的探險其實是一次出使,原本班超準備自己親自走一趟的,但因為那時候的他已經年過六十,並且西域的事務繁多,所以他只能把這個任務交給比較年輕力壯的甘英。甘英出使的目的地是大秦和條支,這裡的條支指的是現在的敘利亞一帶。

在看到大秦這個名字的時候,感覺有一些恍惚,但它肯定不是戰國時期的大秦。這裡的大秦指的是羅馬,不過這個名字取得也挺形象的,因為羅馬和大秦給人的感覺差不多,都非常的大氣和霸氣。史書上沒有記載甘英的具體出行線路,史學家根據史料推測,甘英大概是從現在的新疆出發,然後經過克什米爾、伊朗高原,最後進入西亞,抵達了波斯灣。

他是東漢的一位探險家,目的地是羅馬,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甘英返程

甘英從西域到條支,一共走了兩百天左右,因為是未知的領域,所以一路上的艱辛可想而知。甘英除了行進之外,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很詳細的記錄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收集在中原看不到的東西,等他到達條支的時候,收穫已經非常豐富了。不過他在後來卻犯了一個大錯,導致他沒有按照計劃到達羅馬,這件事也讓甘英受到了不少非議,尤其是後世的非議。

甘英到了波斯灣之後,找到了安息的船家。船家在知道甘英的目的後告訴甘英:大海非常的廣闊,如果是順風,三個月就能到羅馬,如果是逆風,可能要花上兩年的時間。所以只要是想出海的人,一般要準備三年的糧食,並且在海上很容易思鄉,也非常危險,經常有人在海上喪命。甘英聽後,想了一下利弊,打起了退堂鼓,放棄了去羅馬的打算。

他是東漢的一位探險家,目的地是羅馬,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甘英為什麼放棄去羅馬

對於甘英的放棄,有人總結出了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甘英膽怯了,因為海上航行並不是國人的強項,並且大海上的天氣陰晴不定,一旦逆風,死亡和損失不可估量。這樣的甘英無疑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責,說他根本就不像一個探險家。第二個原因是甘英的出使受到了戰亂的影響,第三個原因是甘英聽到了有關海妖的傳說,出於安全的考慮他放棄了出海。

第四個原因是安息人騙了甘英,他們知道甘英對於當地的情況不瞭解,所以他們說了很多嚇唬甘英的話。為什麼安息人要阻止甘英呢?這和絲綢之路有關,因為東漢和羅馬是絲綢之路的兩個端點,而安息商人則壟斷了兩者之間的商貿。東漢和羅馬想直接貿易,這樣安息人賺的錢就少了,安息人肯定不願意,所以他們就搞了破壞,大家感覺哪個原因靠譜呢?

他是東漢的一位探險家,目的地是羅馬,為何最終功虧一簣

其實認真分析起來,還是第四個原因比較靠譜,但其他的原因也不是沒有道理,好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所有的問題都早已不是問題了。對於甘英來講,雖然他沒有到達目的地,但他能到達波斯灣也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因為在他之前還沒有國人到過那麼遠的地方。並且甘英此行的收穫也很豐厚,他帶來了很多新事物,為古代國人開闊眼界做出了重要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