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第二十四卷│难岁篇第七十三(3)


《论衡》第二十四卷│难岁篇第七十三(3)

【原文之三】

儒者论天下九州,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之内五千里,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雒则土之中也。邹衍论之,以为九州之内五千里,竟合为一州,在东东位,名曰赤县州。自有九州者九焉,九九八十一,凡八十一州。此言殆虚。地形难审,假令有之,亦一难也。使天下九州如儒者之议,直雒邑以南,对三河以北,豫州、荆州、冀州之部有太岁耳。雍、梁之间,青、兖、徐、扬之地,安得有太岁?使如邹衍之论,则天下九州在东南位,不直子午,安得有太岁?如太岁不在天地极,分散在民间,则一家之宅,辄有太岁,虽不南北徙,犹抵触之。假令从东里徙西里,西里有太岁,从东宅徙西宅,西宅有太岁,或在人之东西,或在人之南北,犹行途上,东西南北皆逢触人。

《论衡》第二十四卷│难岁篇第七十三(3)


《论衡》第二十四卷│难岁篇第七十三(3)

【字词】

1、三河:汉代指黄河流域的河东(今山西西南部)、河内(今河南西北部、河南(今河南洛阳至郑州)三郡。

【拙解】

儒者论说天下分为九州,认为东西南北极尽土地的广度和长度。九州之内纵横五千里,境内以三河为中心。周公占卜兴建洛邑位置吉凶,《尚书》中说:“周成王占卜上帝之意,自居九州中心以治天下。”洛邑便是九州土地的中心。邹衍评论此事,认为九州之内纵横五千里,全境合为一州,在东南方位,名叫赤县神州。天下各有九州的大州共有九个,九九八十一,天下共有八十一个州。此言大概不实。大地形状难以确定,假如天下确有八十一个州,用一种占卜禁忌说法难以确定吉凶。如果如儒者之说天下有九个州,确在洛邑正南,正对三河以北,那么豫州、荆州、冀州等地则有太岁。雍州、梁州之间,青州、兖州、徐州、扬州等地,怎么会有太岁呢?假使如邹衍所论,那么天下九州在东南方位,不是正在子午,怎么会有太岁呢?如果太岁不在天地极位,而是分散在民间,那么一户人家之宅,就会有太岁,即便不是南北方向搬迁,仍会触犯太岁。假使从东里搬迁到西里,西里有太岁,从东宅搬迁到西宅,西宅有太岁,太岁或在人的东西方向,或在人的南北方向,犹如人行于途中,东西南北皆会与人相逢一样。

【小议】

天空浩瀚布星辰,大地广袤似无垠。

斗转星移是天文,风云际会自然成。

古人只见九州域,周公卜占建洛城。

兴业建都需思虑,最利王庭才是真。

太岁原本为纪年,天干地支历法名。

牵强附会奉为神,说人触犯或遭凶。

经书传文妄说论,神鬼莫测把人蒙。

凡事皆惧太岁神,实为人类昧自心。

禁忌本是人所拟,吉凶皆由人所论。

鬼神论者说神鬼,意念行为总似人。

子午东西方位存,神书言忌依木星。

占者举头觅太岁,低头屈指算吉凶。

周室选址凭占卜,无奈终未免分崩。

朝代更迭古常事,一代新君一代臣。

天上繁星依轨行,世人揣度星为神。

自古神论颇惑人,驳儒辨虚是王充。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