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評"韓國N號房事件":一場"衣冠禽獸"的匿名狂歡

媒體評

▲趙博士。資料圖。

300萬人請願,總統直接下令。韓國“N號房”事件,震驚了世界。

3月23日,文在寅親自下令徹查“N號房”事件,要求警方調查聊天群所有26萬會員。

青瓦臺發言人當天表示,文在寅對包括16名未成年人在內的所有被害女性送去慰問,同時也對所有國民的憤怒感同身受,並且承諾了後續一系列補救措施。

N號房事件如此惡劣,以致讓一國總統親自出面撫平國民情緒,其性質顯然非同一般。

媒體評

▲趙博士。資料圖。

這是數以萬計“衣冠禽獸”的集體狂歡

所謂“N號房”大致可以理解為跨平臺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上的聊天群組。這其中,每一個聊天群組就是一個“房”,每一個“房”都會有“房主”。

N號房則意味著有N個這樣的聊天群組,從群組到成員數量,都無法具體計數。

從2018年創始人趙博士上傳違法色情內容開始,發展到大規模傳播偷拍女性的視頻,冒充警察威脅逼迫未成年人成為“性奴隸”,鼓勵和要求“房客”上傳色情視頻。

主要組織者之一的Watchman所主管的“房間”, 發展到了7000多人,房間中色情內容超過3000條,絕大多數都是兒童、甚至嬰兒被性侵的影像。

N號房事件經歷了6個月的瘋狂高潮,26萬人參與幾乎全員犯罪,年齡最小的受害者僅11歲……其性質之惡劣、內幕之黑暗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

現有的信息主要來自媒體的臥底調查,正式的司法調查正在展開,二號人物Watchman、三號人物博士業已被逮捕,針對趙博士調查範圍也在縮小。但願韓國司法系統這一次真正能夠一查到底,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這一事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針對未成年人的性犯罪。伸向未成年人的黑手,突破了正常社會的所有底線。

去年,我國發生的新城集團原董事長王振華涉嫌猥褻女童案,引發的輿論地震讓人記憶猶新。N號房事件中龐大的參與人群,更讓人憂慮,衣冠禽獸的數量規模和膽大包天超乎想象。

如果說個別的虐童案還是“孤狼作惡”,那麼這種集體作惡則是“獸群聚集”。

“N號房”濫用科技、挑戰司法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無法想象數以萬計的“衣冠禽獸”集體狂歡的場景。這些“衣冠禽獸”從社會邊緣的陰影之下,走到了虛擬世界的“陽光”下,狂熱程度也增加了N倍。

人的行為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雙重約束。道德的力量來自個人修養和人言可畏的社會輿論監督,法律的約束則是源於國家公權力。這些外部約束力都需要以確認真實身份為基礎。

可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虛擬世界的匿名性、私密性大大強化,犯罪者在虛擬世界中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N號房的壯大就是濫用科技手段的結果。Telegram具備“閱後即焚”的自毀功能、加密功能,讓參與者可以安心享受高度隱蔽的“安全感”。

而威脅未成年人時也用到了黑客技術盜取個人信息。這種犯罪手段的升級,是導致犯罪升級的直接原因。技術加持的虛擬生態實現了匿名性與聚集性的完美結合,“志同道合”的黑暗人群大規模聚集、傳染、狂歡,“一起強姦吧”成了他們的問候語,又不必擔心真實身份的隱秘。

個別的犯罪形成了病毒式的傳播,司法制度對此應該聽之任之嗎?這可不能指望“群體免疫”,必須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嚴控、隔離也是治療犯罪病毒的手段。

1994年,一名7歲的美國小女孩梅根·坎卡被住在她家附近的一名性犯罪分子綁架、姦殺,而對該案件的審理,也誕生了一部充滿爭議的法案——“梅根法案”。

媒體評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簽署“梅根法案”。資料圖。

該法案的核心是信息公開:將正式建檔的性犯罪案件資料放到網上以供讀取;且此等罪犯被釋放後必給予備案存檔。

以公開信息對抗犯罪的匿名性,讓大眾的視線聚焦來對抗犯罪者在虛擬世界的聚集,極具針對性。

更重要的是,這一法案確立了嚴格管控性犯罪分子的司法原則,為後續出臺的一系列措施掃平了道路。但是,“梅根法案”的批評者認為,公開犯罪者的信息侵犯了他們的權益。批評者的用意或許良善,卻忽視了信息技術條件升級後的犯罪升級。

司法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底線,而不是面對現實無動於衷的教條。如果司法失去了解決現實問題的作用,其公信力會逐漸流失。N號房事件再次為社會敲響了警鐘——對青少年合法權益的保護,司法不能無所作為。

針對“N號房”事件,輿論聚焦不能失準

N號房事件曝光、發酵至今,輿論場上評論涉及了方方面面。

這其中,從這一事件衍生出的韓國的男尊女卑、厭女文化、物化女性的風氣等等,這些當然都值得關注,也值得討論。某種程度上,社會文化的歸因是必要的,比如,這一大規模的群體惡性事件,或許就很難發生在女權主義水平較高的國家。


但眼下的當務之急,是針對事件暴露出來的社會現實問題準確聚焦、有的放矢。

那些社會觀念因素、文化背景等宏大敘事,也需要在現實中找到落腳點,需要在惡性犯罪心理學與行為分析的瞄準鏡下精準鎖定深層次癥結。本質上,每一點現實的進步都是逼近“根本問題”的一小步。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事件相關司法調查和處理結果出來之前,輿論陳義太高反而會聚焦失準,有徒增紛擾之嫌。

評論者應該意識到,社會問題涉及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是現實中個體生命付出的血淚代價,是每一分每一秒流逝的時間。

正義必須降臨到人間,不能止步於雲端的理念,於司法、於輿論都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