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那麼短,遺忘卻那麼長——玄機詩評》【拾柒】盛衰空見本來心

原創 若巖 巖外之意 2019-12-27

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沉。

疏散未閒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這是小魚給溫老師的第二首詩,詩中坦白了與李億婚姻破滅及自己的去留。

言語中,處處見孤寂,時時有無奈。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沉。

冥思苦想燈下吟詩,長夜不眠,床被冰涼。“燈下吟”與“怕寒衾”透出了形單影隻的孤獨氣息。衾,被子。

頷聯。庭院裡落葉紛紛,晚來風吹,蕭瑟作響,透過紗簾窗戶,月亮漸漸西沉。

“愁風起”與“惜月沉”傳遞出了憂傷惆悵的情愫。

《愛那麼短,遺忘卻那麼長——玄機詩評》【拾柒】盛衰空見本來心

說起來,人到中年的溫老師是小魚平生第一個藍顏知己。

只是,當年的第一次相見,小的太小,老的太老。正所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三十多歲的年齡差距與容貌的巨大懸殊,讓這對師生之間的情誼不溫不火地維持在禮儀之規內。

小魚也許不知,男人徹底懂得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

疏散未閒終遂願,盛衰空見本來心。

幽棲莫定梧桐處,暮雀啾啾空繞林。

頸聯向老師一吐心中塊壘。

婚姻離散之事未曾堅守到底,終於讓對方遂了心願;感情的親疏遠近,完全表現出他只愛美色的本性。

還是兩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有先見之明,他老人家早就說了,“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真真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愛那麼短,遺忘卻那麼長——玄機詩評》【拾柒】盛衰空見本來心

尾聯表白自己的去處。

隱居之地目前還沒有選定,那些鳥雀枉然繞著梧桐樹林上下飛鳴。“暮雀啾啾空繞林”,意思是有許多向她求婚的男子,但她並不以為然。

尾聯究竟傳遞了什麼信息呢?

明代鍾惺在《名媛詩歸》中說,“如此反非怨恨之情矣,幽意自閒,深情既冷,可使歡怨兩忘。”如此議論,鍾老實在不懂一個女子絕望至極的淒涼心境。這也難怪,世間真正懂得小魚的又有幾人呢?!

有知遇之恩的溫老師,始終沒給學生一個正面的迴音,倒是在《全唐詩》裡卻找到了他寫給李億的一首詩——

送李億東歸

黃山遠隔秦樹,紫禁斜通渭城。

別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和風澹盪歸客,落月殷勤早鶯。

灞上金樽未飲,宴歌已有餘聲。

其實,溫老師和李億是山西老鄉,都在大中十二年(858年)同舉進士。

這一年,與溫庭筠有“溫李”之稱的晚唐大詩人、46歲的李商隱李義山在朋黨傾軋中抑鬱窮困地死去。他的才學和遭遇,使其詩表現出獨特的風格。

《愛那麼短,遺忘卻那麼長——玄機詩評》【拾柒】盛衰空見本來心

與纖麗藻飾的溫詩不同,李商隱的詩感情深厚,卻諱莫如深,晦澀難懂。比如,最著名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意向朦朧,情感深沉是李商隱一貫的詩風。與阮籍的《詠懷》“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同樣是心情危苦,言語委曲,可謂

“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達到微而顯的最高境界。

因此,人說“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可空百代,無其匹也”。

(*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