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體制與江湖,其實都一樣。


2020年春節前夕,一場災難悄悄靠近沉浸在傳統節日氣氛中的人們,突如其來的疫情,全球金融動盪,世界處在經濟危機的邊緣,很多人面臨失業壓力,很多的企業也瀕臨倒閉。


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體制”與“江湖”,又成了過年期間老生常談的話題:畢業後成為白領的Bob和Lucky有沒有悔青腸子、畢業後開始創業的孫總和張老闆現在是萬貫家財還是隻留底褲、進入體制的小王和小李有沒有感謝父輩的“先見之明”。


辭官歸故里,星夜趕考場。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選擇江湖,都是一座圍城,有人想出來,有人想進去。《肖申克的救贖》中的一句話:“這些牆很有趣。剛入獄的時候,你痛恨周圍的高牆;慢慢地,你習慣了生活在其中;最終你會發現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這就叫體制化。


體制內各種編制關係是很複雜的,主要包括軍隊編制、行政編制、事業編制和國企編制。

軍隊編制有現役、預備役和文職人員;

行政編制有黨政機關、群團機關、人大政協和工商聯機關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和一般事業單位,從名稱上看結尾一般都是中心、會、所、臺、院、站等;

國有企業編制是由企業自主決定招聘和簽訂勞動合同,待遇取決於企業效益。


近幾年有很多的雞湯文,觀點就是鄙視體制。覺得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蕩世界,就算生活品質再差也無所謂,哪怕是住地下室,擠公交都可以忍受,唯獨不能忍受一成不變的生活和被圈禁起來的意識,這樣才不枉在這個世上活過。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首自由的歌、一場成功的夢、一段愛恨情仇的江湖往事。好像穩定了就沒有意義了,這些文章十分迎合大眾口味,再加上很多自媒體為了吸引眼球的惡意包裝,很多人看完之後就躊躇滿志,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就罵娘,懷疑人生,懷疑體制,恨不能馬上辭職,成為第二個馬雲、王健林。

一個落魄的像狗一樣的開頭,一段咬牙奮鬥的經歷,一個大快人心的結局,簡直是開局一條狗,裝備自己撿......

人的天性喜歡關注成功者,但聽的多了,就會給自己一種虛幻的自信,彷彿自己只要努力奮鬥,也能成功,名揚萬里,殊不知,成功是金字塔形式,人中龍鳳也僅僅是鳳毛麟角,多數人的溫飽安定,即是普通人的成功。

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說了這麼多,那麼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進體制?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體制即是穩定,卻犧牲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舞臺,在坐井觀天中慢慢老去。體制外是江湖,行俠仗義、快意恩仇,如果實力不濟,隨時有倒在血雨腥風中的危險。


儘管被鄙視,但是體制內的優勢還是一眼就看得到的,尤其在這次新冠病毒席捲全球的危機之際。


1. 安心穩定,旱澇保收。圍城外是腥風血雨還是哀鴻遍野都和你沒有關係。


2. 能保障你自由支配的時間。


3. 社會認同度較高。


但源於人性而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有政治存在。


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體制內外的“生態環境”不同,人性的表達也不相同。但不管是在中世紀歐洲貴族之間的聯姻,還是國內歷朝歷代的官官相護,擁有強勢資源的人,總是傾向強強聯合。本質都是鞏固自身利益的一種方式。

很多時候大家把結果與過程搞反了,離開體制後混的好的人,不是他有人帶學本事所以混的好,而是他在某個領域有本事,所以才有底氣辭職。

平庸的人大差不差,牛X的人各有精彩。

劉慈欣,《流浪地球》和《三體》的作者,發電廠計算機工程師,然而其個人價值完全沒有受到限制。工作後的第五年開始寫科幻小說,直到寫出了中國科幻的扛鼎之作。首位雨果獎亞洲作家,陝西省作協副主席。


2015年總理在中關村的創業大街喝了一杯咖啡,引爆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風潮,各種孵化器、O2O項目層出不窮,走兩步就會被拖住求掃二維碼,甚至一個想法的雛形就能拉到投資。一年之後,資本的寒冬來了,創業大街的咖啡涼了。


相比於有能力離開體制的人而言,那些後來被體制同化的人,只能說明他們的骨子裡就是認同體制的。


在當下的文學語境中,《西遊記》被渲染成是一部職場小說。藉著體制的話題,來看看紅孩兒進體制和其家屬的反應。

· 紅孩兒的職業規劃之前紅孩兒也是個自主創業者。他佔了號山,住在枯松澗火雲洞。作為妖怪來說,能擁有一家規模不算太大的公司,擁有一支隊伍,每日三餐有人肉吃,就已經不錯了。所以紅孩兒的事業即使止步於此,也算逍遙自在。

· 紅孩兒為何能進入體制?

紅孩兒是妖怪,但他生得“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塗朱一表才。鬢挽青雲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這顏值妖怪裡少有。
而且紅孩兒少年有為。三百年修煉成三昧真火,把孫悟空都能燒得一時半會兒爬不起來。他獨佔一號山,自稱“聖嬰大王”,方圓百里以內的山神土地都聽命於他,能力不一般。他的IQ絕對在線,能識破孫悟空假扮家父,還會扮菩薩來騙豬八戒,不像那些有勇無謀的妖怪。基於此,紅孩兒能被觀音菩薩相中也就不難理解了。


· 紅孩兒新前程帶來的爭議

老爸牛魔王對這個修煉了三百年的老兒子以往所取得的成績亦是認可的!可對於紅孩兒職業前程至此還要不要再進步一點點呢,他還真沒太多要求。以至於紅孩兒進入體制卻在他的親眷之間激起的反應是孫悟空害了紅孩兒!老牛還寫信給結拜兄弟如意真仙表達憤慨:“孫悟空憊懶,將他(紅孩兒)害了。”導致真仙“一聽得說個悟空名字,就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要給侄兒報仇。孫悟空大惑不解:“如今令侄得了好處,現隨著觀音菩薩,做了善財童子,我等尚且不如,怎麼反怪我也?”

從這裡也能看出牛魔王結交的這幫朋友果然“志同道合”,對問題的看法高度一致性:自己當老闆總比給別人打工強。這也說明為什麼牛魔王會和他當年的結拜兄弟孫悟空漸行漸遠,五百多年來從不走動,二人已從思想上徹底分道揚鑣。

因為老牛本身就是個知足的人。因為牛魔王妖到中年,沒有普遍中年妖的“危機”。家裡有正妻為他永遠開著盞回家的明燈;外面有倒賠嫁妝、國色天香的小三兒;兒子年輕有為能力頗強,創業、買房(火雲洞),從不用他操心;老牛還有自己的朋友圈,隔三差五有宴請,喝酒吹牛互相點贊,不亦快哉!


不光老牛,鐵扇公主因為與兒子難見面思子心切對孫猴生怨恨。後來唐僧師徒途徑火焰山,孫悟空不得不與紅孩兒的生母鐵扇公主面對面了。鐵扇公主出洞與孫悟空打鬥,口中罵道:“我兒是號山枯松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被你傾了。我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今上門納命,我肯饒你!”

行者滿臉陪笑道:“嫂嫂原來不察理,錯怪了老孫。你令郎因是捉了師父,要蒸要煮,幸虧了觀音菩薩收他去,救出我師。他如今現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你倒不謝老孫保命之恩,返怪老孫,是何道理!”羅剎道:“你這個巧嘴的潑猴!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面?”

刀光劍影,再探體制與江湖


現在有個詞是貧窮能限制人的想象力,常年處於草根層級的妖怪也會在潛意識中被限制了想象力。牛魔王雖然修煉久矣,法力不小,但終究不列仙班,也永遠不理解修成正果的兒子。紅孩兒到底也是有慧根,不像他那冥頑不化的牛爸爸。跟對了領導,嚐到了“甜頭”的紅孩兒懂得對孫悟空的感恩,他為自己選擇的道路無悔。


不斷的自我迭代和銳變,具備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隨時擁有說走就走的本事和底氣,才有資格和權利決定自己未來的人生,這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鐵飯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