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衣賜履按:這個單元,我們講了太后,講了太監,講了皇帝,這一回講一講士大夫。楊震,是東漢歷史上比較有名的一位,所謂的“四知”太守。這個人讓我很迷惑,他為人正直,又很清廉,又肯為民請命,老百姓當然希望這樣的人當大官。但是——我要說但是,皇帝是個混球,太監和外戚都是“壞蛋”,那麼,你又正直又清廉,我請問,是誰提拔你的?

公元105年,和帝劉肇去世,鄧皇后立劉肇的兒子劉隆為皇帝,是為漢殤(讀如商)帝,鄧皇后升格為鄧太后,臨朝主政。

公元106年,劉隆去世,鄧太后立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劉祜(讀如戶)為帝,是為漢安帝,鄧太后繼續主政。

公元108年,鄧太后封老哥鄧騭(讀如志)為大將軍。鄧騭這個人,不像別的外戚那麼囂張,有點禮賢下士的意思,頗舉薦了一些人才。公元110年,鄧騭舉薦何熙(做到司隸校尉、大司農)、李郃(做到司空、司徒)等人入朝為官,還請弘農(河南省靈寶縣東北)人楊震、巴郡(重慶市)人陳禪等做自己的幕僚,受到天下人的稱讚

衣賜履說:鄧騭任用了幾個幹部,是不是受到天下人的稱讚,不好說,但一定受到了士大夫(儒生)們的稱讚。

《通鑑》上說,楊震自幼孤弱貧困,但非常好學,通曉歐陽氏註解的《尚書》,博覽群書,當時的儒生們給他很高的榮譽,稱其為“關西孔子楊伯起”(楊震字伯起,弘農位於函谷關以西),意思是楊震同學,就是當代的孔夫子誒。楊震開館授徒,當了二十多年民辦教師,州郡官府徵他去做官,他都不接受。

鄧騭聽到楊震的名聲以後,聘他為自己的幕僚,此時,楊震已經五十多歲了,後來,先後擔任荊州(湖北省及湖南省)刺史和東萊郡(山東省龍口市東黃城集)太守。在前往東萊郡的路上,經過昌邑(山陽郡郡政府所在縣·山東省金鄉縣西北昌邑鎮),昌邑縣令王密是楊震在做荊州刺史時舉薦的茂才。夜裡,王密來看望楊震,送上十斤黃金。楊震不受,說,作為老朋友,我瞭解你,你卻不瞭解我啊,你送來這些東西是為了哪一樁呢?

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王密以為楊震怕別人說閒話,就說,大人,您別客氣,深更半夜的,沒人知道這事兒。

楊震正色,說出那句傳誦後世的名言:天知,神知(通鑑上是“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說沒有人知道!

王密大慚而去。

衣賜履說:楊震被稱為“四知”太守,就是打這兒來的。

後來,楊震轉任涿郡(河北省涿州市)太守,公正清廉,家教很嚴,家裡很少吃肉,以蔬菜為主,子弟出門,也不坐車,都是徒步出行。有人勸楊震為子孫置辦些產業,楊震說,今後人們一說起我的子孫,知道他們是清官的後代,把這當作遺產,難道還不夠豐厚嗎?

公元117年,楊震升為太僕(交通部長),後來又改任太常(祭祀部長)。

公元120年,十二月十六日,司徒劉愷退休,二十一日,楊震接任司徒。

公元121年,鄧太后去世,安帝劉祜親政,劉祜的親信們終於熬出頭了,尾巴開始翹起來了。估計劉祜從小缺乏母愛,可能有戀母情結,對他的奶媽王聖,那可不是一般的好,這王奶媽靠著劉祜的依戀,據說干預朝政,無法無天。王奶媽還有個閨女叫伯榮,出入皇宮,就跟逛菜市場似的,極為隨意,上下勾連,貪贓枉法。

楊震看在眼裡,怒起心頭,就上書說:

我聽說政治運行依靠人才,治理國家就得除去那些害人蟲。所以唐堯虞舜的時代,權力掌握在優秀人物手中,兇暴之徒,全都流放到蠻荒地區,百姓安樂,國家太平。但現如今卻不是這樣,有道德的人得不到升遷,朝廷裡到處都是馬屁精。奶媽王聖出身下賤,碰巧養育過皇上,雖然也有一些洗洗涮涮的功勞,但對她的賞賜則遠遠超過她應得的回報。王奶媽貪得無厭,不知抑制,干預行政,損害朝廷,擾亂天下,她是給皇上您抹黑啊!女子和小人,親近之則高興,疏遠之則怨恨,很難對付。女子干政,是很危險的事。皇上應該趕緊讓王奶媽離開皇宮,住到外面去,同時,皇上也應與王奶媽的閨女伯榮斷絕來往。效法往古,與歷代聖哲同德,難道不好嗎?

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據說,這位就是王奶媽】

劉祜也有意思,他看過楊震的奏書之後,就把王奶媽等人叫來,把奏書給她們看,搞得王奶媽母女對楊震恨入骨髓。

不久,伯榮小姐姐與故朝陽侯劉護的族兄劉瑰結婚了,按史書的記載,這位伯榮姐姐非常淫蕩,把個劉瑰迷得茶飯不思,竟然娶她為正妻。因了伯榮的關係,劉祜就讓劉瑰繼承了劉護的爵位,並且任命為侍中。

楊震怒不可遏,再次上書說:

當年高祖和群臣約定,非有功不得封侯,爵位繼承的規矩是父死子繼,或者兄終弟及,目的是防止叛亂篡奪。而如今皇上下詔把故朝陽侯劉護的爵位傳給他的族兄劉瑰,而劉護還有親弟弟劉威在誒。劉瑰既無功又無德,僅僅因為娶了王奶媽的女兒,就官至侍中爵至封侯,破壞制度,違背經典,連大街上的老百姓都覺得這是奇事一樁。皇上應該吸取過去的教訓,謹守為帝之道啊。

奏書呈上,劉祜不理。

公元123年,劉祜封王奶媽為野王君(自西漢王朝以來,男封侯,女封君)。九月,五個郡和封國,大雨成災。十月六日,太尉劉愷為災害背鍋,免去職務。十月九日,劉祜任命司徒楊震為太尉,升光祿勳(宮廷禁衛官司令)、東萊人劉熹為司徒。

衣賜履說:劉祜給奶媽封君,從正面看,是劉祜有人情味兒,不忘養育之恩;從反面看,某種程度上開啟了奶媽政治,不倫不類,讓我們後人讀著都覺得彆扭。給奶媽封君,我並不奇怪,我納悶的是,楊震成天給劉祜上眼藥,劉祜也不大搭理楊震的奏書,而且,劉祜身邊兒的人都恨死這個老頑固了,劉祜憑什麼擢升楊震?!

劉祜的舅舅、大鴻臚耿寶親自拜託楊震,向他推薦中常侍李閏的哥哥,表示李常侍深受皇上寵愛,想拜託三公徵召他的哥哥當官,這是皇上的旨意。

楊震說,如果皇上有意讓三府徵召,那就讓尚書直接發通知好了。

耿寶一看楊震不給面子,惱羞成怒而去。不久,閻皇后的老哥、執金吾(首都洛陽警備區司令)閻顯也向楊震推薦自己的馬仔。楊震一點兒沒客氣,也給懟回去了。

你楊震不識實務,有人識實務啊。司空劉授就是個“明白人”,一聽說楊震把耿寶和閻顯都給懟了,心下狂喜,立即把那兩個關係戶收到司空府,正式的公務員編制,手續辦得妥妥的。

這時,劉祜下詔,派專人為王奶媽修建府邸。中常侍樊豐,以及侍中周廣、謝惲等人結黨營私,擾亂朝廷綱紀。楊震上書說:

如今天災不斷,百姓貧困,三邊告急(東、西、北三方都在用兵),戰事尚未結束,軍糧供應都很困難,大司農的家底兒也快用光了。在這樣一個動盪困難的時期,皇上下詔要為奶媽興修宅第,將兩坊合為一體(坊,是房舍密集住宅區,四周都是大街。一坊建成一家,已經很為龐大,兩坊合成一家,大家可以想像),佔據整條街道;雕刻裝飾,極為精巧;為了鑿山採石,官員層層催逼,耗費資財以億萬計。周廣、謝惲兄弟,他們不是皇室親戚,卻依靠皇上身邊得寵的奸佞,與樊豐、王永分威共權,請託州郡,勢傾大臣。朝廷選拔人才,都要順從他們的意思。而他們大肆收取賄賂,只要肯出錢,他們就舉薦,甚至有些因貪贓枉法被終生禁止當官的人,也能出任顯要官職。天下一片譁然,甚至譏刺朝廷。先師曾教導我說,在上面的人對百姓索取無度,財盡後則百姓怨恨,力盡後則百姓反叛,而怨恨和背叛的百姓,又豈能繼續驅使?請皇上思量!

奏書呈上,劉祜不理。

樊豐、周廣、謝惲等人見楊震接連進諫卻未被採納,更加無所顧忌,他們假傳聖旨,徵調大司農(國庫)的錢糧、大匠(工程部)的工人、建材,各自興建巨宅、林園池塘和亭臺樓閣,勞役及費用無法統計。

公元124年,楊震再次上書說:

我位居三公,不能調和陰陽。去年十二月四日,京城發生地震,那一天是“戊辰”日,地與戊、辰三者都屬“土”,而地震的位置在中宮,這是宦官倖臣掌權用事的徵象(我們不懂,這是怎麼推斷出來的)。我每每想到,皇上由於邊境尚未安寧,對自己十分儉省,皇宮的牆垣殿堂傾斜,只用支柱撐住而已。但那些寵臣,卻不能與陛下同心,他們驕傲奢侈,違反法律,徵調役夫,大修宅第,作威作福,道路行人都起喧譁。之所以發生地震,恐怕就是為此而發。還有,去年冬天沒有積雪,今年春天沒有下雨,百官都內心焦慮,但修繕沒有停止,這是發生旱災的徵兆。我盼望陛下振奮陽剛之德,捨棄驕奢之臣,以回報上天的警告!

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楊太尉最喜歡給皇上上眼藥】

衣賜履說:天災與臣僚的對應關係,本來是件很無稽的事情,來個地震,把宰相給撤了,來個水災,把司空給撤了,三公基本上就是為天災背鍋的。但楊震的這份兒奏書有意思,正直如楊震者,一口咬定,去年冬天沒下雪,今年春天沒下雨,是王奶媽和中常侍這夥兒人招來的。我不想說楊震的奏書是胡說八道,我只想說,我們在讀史的時候,要秉持一個基本事實,不管士大夫楊震者,還是奶媽王聖者,還是太監樊豐者,還是近臣周廣者,他們都是政治人,在傾軋對手上,手段沒有本質的不同,誰勝誰負,只看皇帝站在哪一邊。

另,我對那幾個哥們兒偽造詔書給自己建房,持懷疑態度。我有個想法,劉祜這個人,挺喜歡出去玩兒的,公元121年,鄧太后剛死,這傢伙就叫了一票人,跑到衛尉馮石家去玩兒,在馮家住了十幾天。公元123年,十一月,劉祜跑上林苑去打獵。公元124年,春季,劉祜東巡,一去就是將近兩個月。公元125年,劉祜南巡,死在路上。因此,如果劉祜真的動用國庫給王奶媽、樊豐、周廣等人修宅,我個人覺得,有可能是在給他自己修“離宮”。畢竟,這幾瓣兒爛蒜,即使給自己修豪宅,沒有必要用偽造詔書這種愚蠢的方法。

楊震上書,言辭越來越激烈,劉祜越來越不愛看,而樊豐等人對楊震也越來越憤恨。但由於楊震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對他不好下手。恰在此時,河間國(首府樂成,河北省獻縣)男子趙騰上書,批評朝政得失,劉祜大怒,將趙騰逮捕,送到詔獄審問,認定他犯了“欺騙主上”“大逆不道”之罪。

楊震上書營救趙騰,說:

我聽說殷代、周代的聖明君王,受到小人物的抱怨和詬罵後,反而自我反省,檢討過失,修養品德。如今趙騰只不過言辭比較激烈罷了,畢竟沒有犯下持刀殺人的大罪。我請求為趙騰減刑,留他一條性命,以勸誘草野民眾為國進言。

劉祜不聽。趙騰被當街處死示眾。

衣賜履說:有一種感覺,趙騰和楊震是一夥兒的,趙騰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二月,劉祜離開洛東巡。樊豐等人因皇上在外而競相大修宅第。太尉部掾高舒叫來大匠令史(工程部主管官員)詢問核查,查出樊豐等人偽造的皇帝詔書。楊震寫好奏書,準備等劉祜回京後呈上。

樊豐等人大為惶恐。這時,恰好太史(天文官)報告說星象發生變化,出現了逆行現象。於是樊豐等人便一同詆譭楊震說,自從趙騰死後,楊震深為不滿,而且他是鄧氏家族的舊人(大將軍鄧騭推薦的楊震,劉祜恨鄧家的人),對皇上處理鄧家的做法,有怨恨之心。三月二十九日,劉祜回到洛陽,臨時在太學休息。當夜,派使者頒策,收回楊震的太尉印信。於是楊震緊閉門戶,不再會見賓客。

衣賜履說:樊豐等人要害楊震,楊震也要害樊豐等人。楊震是太尉,太尉部掾是楊震的直接下屬,明擺著楊震要趁劉祜不在的時候收羅樊豐等人的證據材料。假如按我的推測,這幾個傢伙是“奉旨”修建住宅,那麼,楊震非把這個事兒捅出來,非要掰飭清楚,那就別怪劉祜手黑了。

樊豐等人讓大鴻臚耿寶上奏說,楊震本是大臣,竟不服罪而心懷怨恨。劉祜下詔,將楊震遣回原郡。楊震來到洛陽城西的夕陽亭,心中感慨,對兒子、門徒們說:

死亡,乃是士大夫的平常遭遇。我蒙受皇恩而身居高位,痛恨奸臣狡詐,卻不能進行懲罰;痛恨淫婦作亂,卻不能予以禁止,還有什麼面目再見日月!我死以後,要以雜木作棺材,用單被包裹,能蓋住身體即可,不要歸葬祖墳,不要祭祀!

於是服毒而死。

衣賜履說:好,回到我們最初的問題,安帝劉祜是個混球,最信任奶媽、太監和外戚,以及所謂的一些奸佞近臣,那麼,清廉、正直如楊震這樣的人,是怎麼走上三公崗位的?《通鑑》上說他清貧孤弱,他憑什麼在五十多歲之後,如火箭一般升到司徒、太尉?咱還真得扒一扒。

不扒不知道,一扒嚇一跳,楊震家世可不一般啊!

楊震的八世祖叫楊喜。當年,漢軍把項羽團團圍住,高祖許諾,誰能幹掉項羽,封侯!最後,項羽力戰而死,屍體被五個人撕做了五截,這五個人都被封侯,其中一個,就是這位楊喜,封為赤泉侯。

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這五位爺,一人搶了一截霸王的屍體】

高祖父楊敞,是漢昭帝劉弗陵時期的宰相,封為安平侯。

父親楊寶,學習歐陽《尚書》,哀帝、平帝時,不問世事,隱居教學。楊寶雖然沒有做官,但做了一件事,讓光武帝劉秀非常酸爽。公元7年,王莽徵召楊寶做官,楊寶堅決拒絕,跑路了。這個事兒,光武聽說後,就徵召他,但因年老多病,沒有當官。

看,楊震的出身可不低啊,算得上是官宦世家(嚴格地推敲楊震的出生時間,感覺楊寶生他的時候,至少七八十歲了,有點怪,呵呵)。

對士大夫階層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錢,而是名聲、家世和師承。楊震有名聲,有家世,我們看一下楊震的師承。

史書說,楊震少年時愛學習,從太常桓鬱學歐陽《尚書》。桓鬱是誰?大儒桓榮的兒子,桓榮是明帝劉莊的老師,桓鬱則官至太常,史稱,桓鬱經授二帝,恩寵甚篤,賞賜前後數百千萬。

桓鬱於公元93年去世,而桓鬱的兒子桓焉,則很小就借父親關係當上了郎官。公元107年,桓焉開始給安帝劉祜講授經學,之後,做到侍中、步兵校尉,在順帝劉保朝做到司空則是後話了。

回頭再看楊震,他雖然早期並未做官,在家當民辦教師,但在朝中始終是有人的。我們讀史的時候,千萬不要被古人的這筆法那筆法給騙了,他告訴你楊震有學問、正直、清廉,所以才能當上太尉,你要信了,就太扯淡了。

正確的方法是,先看他爹是誰,他老師是誰,他哥們兒是誰,然後再看他學問如何,性格如何,這才是看待問題的正確方法。

順帝劉保即位後,樊豐、周廣等都被誅殺,楊震也被平反。後來,楊家成為東漢後期最牛的大族之一,兒子楊秉,孫子楊賜,曾孫楊彪,都位列三公,有個玄孫地球人都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楊修。最有趣的是,隋文帝楊堅,號稱自己是楊震的後人。

楊震:既正直又清廉,還喜歡給皇帝上眼藥,憑什麼升到三公高位?

【楊修,據說是三國時代最聰明的人】

東漢中後期,圍在皇帝身邊有三大集團,一是外戚集團,一是太監集團,一是士大夫集團。這三個集團既有鬥爭,又有合作,與誰鬥爭與誰合作,要看利益如何。從史書上看,士大夫集團的名聲遠遠好於外戚集團和太監集團,是不是說士大夫集團的人品總體上遠勝過外戚和太監呢?我覺得未必。不過是由於史筆掌握在士大夫集團手裡罷了。

關於這幾個集團之間的鬥爭與合作,我們只開了一個頭兒,後面,慢慢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