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後為什麼天下皆知?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複句式成語。“溫故而知新”,重讀的時候突然有些疑惑。

原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後漢書楊震傳》)

翻譯: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故事:這句話最早出自東漢楊震口中。楊震,子伯起,弘農華陰人。他學識博通,曾被稱之為“關西孔子”。但他不喜歡做官,數十年間都拒絕州郡的舉薦。直到五十歲他才接受大將軍鄧鷙的推薦進入言場,曾經擔任過荊州刺史、東萊太守、司徒太尉等職。楊震一生為官公正廉潔,不謀利,不避權貴。他任荊州刺史時曾舉薦王密。後來他調任東萊太守途徑王密任縣令的昌邑時,夜深人靜,王密懷藏十金報答楊震舉薦之恩,楊震拒收。王密說:“夜間無人知曉,你就收下吧。”楊震的這句精闢回答令王密無地自容。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後為什麼天下皆知?

那麼問題來了,這句千古佳句誰傳的?

天:地上的事我不管!

神:人類的事情我懶得管!

王密:虧心的事情不能說!

楊震:損人名譽的事情不能做!

那麼這個典故到底是怎麼來的,誰傳出來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家最後是怎麼都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