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篇(六)外傳之《宦者列傳》(三)梁氏上位

漢順帝劉保登基之後,由於他只有十一歲,所以只能依靠幫助他登上皇位的十九個功臣宦官來治理國家。這是漢順帝給他們大封爵位,號為“十九侯”的一個原因。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開始的時候這十九侯,因為有輔佐漢順帝的功勞在身而受到大家的尊重與重視,也得到了世族士大夫集團的認同。而且這十九侯以孫程為首,也是比較嚴於律己,盡心輔佐漢順帝的。主要表現在孫程為虞詡“訟罪”這件事上。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虞詡

虞詡字升卿,小字定安。陳國武平縣(今鹿邑武平)人,東漢時期的名臣,生平自比楊震,為官清正廉明,剛正不阿,曾經屢次得罪權貴而不知悔改。據史書記載,在永建元年他剛剛擔任司隸校尉的時候,只在數月之間就先後上奏了許多官員的罪狀,包括有“太傅馮石、太尉劉熹、中常侍程璜、陳秉、孟生、李閏等”基本上是把百官得罪了一個遍。時人稱他“苛刻”。由於這種情況其實百官都不太喜歡他,也經常向皇帝告他“拘繫無辜”的罪狀。

有一次,虞詡掌握了漢順帝寵信宦官中常侍張防的罪證。

張防不在十九侯之列,估計他能夠得到漢順帝的寵信是與漢順帝的乳母宋娥有一定的關係。史書記載他時時“立在帝后”,想來是與漢順帝比較親近的人。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虞詡掌握張防的罪證之後就寫了許多奏章彈劾張防。但是這些奏章全都石沉大海,沒有任何回信。虞詡知道是有人扣押了這些奏章,於是就非常生氣,他就將自己綁上,親自上殿面見皇帝申訴這件事。他說道:“昔孝安皇帝任用樊豐,遂交亂嫡統,幾亡社稷。今者張防復弄威柄,國家之禍將重至矣。臣不忍與防同朝,謹自系以聞,無令臣襲楊震之跡。

虞詡這句話說的可謂非常之重,直接指責漢順帝寵信張防會導致大禍臨頭。雖然當時的漢順帝不過十二歲的年紀,但是對這種當面的指責,完全可以用頂撞來形容。再加上張防的哭訴辯解,結果張防非但沒事,虞詡卻被免官判了個去服勞役的罪。

我們可想而知,張防對這件事是不會輕易過去的。後漢書記載,張防對虞詡“必欲害之”只在兩日之內就四次傳訊拷問虞詡。有獄吏勸說虞詡自殺,可是虞詡卻說:“寧伏歐刀以示遠近。”意思是說“我寧可被皇帝處死,可以讓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件事!”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所謂“歐刀”本意是歐冶子所作之劍,就是精良上好的劍,後引申為皇帝所賜自盡之劍,泛指刑人之刀。

由於虞詡得罪過許多的官員,所以也沒什麼人為他求情。不過對於他的這種忠臣之舉,宦官出身的孫程和張順卻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他們聽說這件事之後,就相繼上奏請求皇上赦免虞詡。尤其是孫程,他在皇帝面前當著張防在場,直訴其罪。他說道:“陛下始與臣等造事之時,常疾奸臣,知其傾國。今者即位而復自為,何以非先帝乎?司隸校尉虞詡為陛下盡忠,而更被拘繫;常侍張防臧罪明正,反構忠良。今客星守羽林,其佔宮中有奸臣。宜急收防送獄,以塞天變。下詔出詡,還假印綬。”然後孫程又像皇帝已經同意他的話一樣,直接向張防喝道:“奸臣張防,何不下殿!”。張防見此情景心中害怕,轉身就跑進了東廂房。孫程接著對皇帝說道:“陛下急收防,無令從阿母求請。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在這裡《後漢書》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記載。載《後漢書虞詡傳》認為漢順帝聽了孫程的話,就去徵求“諸尚書”的意見,結果尚書賈朗由於與張防相友善,就替其辯解,認為虞詡有罪。最終漢順帝心中疑惑不定,就對孫程說道:“且出,吾方思之。”從這裡來看漢順帝的態度是比較中肯的。但是在《後漢書宦者列傳》中卻記載漢順帝聽了孫策的話後 “

帝怒”,也就是大怒,然後還削奪了孫程的官職,並勒令十九侯全部歸國,也就是前往自己的封地。

這種看似矛盾的記載其實也並不矛盾。首先可以肯定,漢順帝對孫程在自己面前針對張防的種種過激行為是比較反感的,這是他大怒的原因。但是作為歷史記載者來說,在皇帝的個人本紀中是會有對其不當言行的遮掩情況發生的。況且,虞詡這件事後來漢順帝處理的還算合理。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孫程等人替虞詡求情未有所獲之後,虞詡的兒子虞顗就與門生百餘人當街舉著鳴冤昭雪的旗子攔截中常侍高梵的車子,並向其叩頭流血的訴說冤情,希望他能夠為自己的父親求情。

據《後漢書宦者列傳》記載,漢順帝為帝之後,還特別封過一批宦官。就是在他為太子被廢的時候受到牽連的那一批宦官。其中就有高梵。原文記載是這樣:“初,帝見廢,監太子家小黃門籍建、傅高梵、長秋長趙熹、丞良賀、藥長夏珍皆以無過獲罪,建等坐徙朔方。及帝即位,並擢為中常侍。

對於漢順帝來說,這一批宦官顯然是要比孫程等以武力為功進爵要更為親近一點。所以中常侍高梵應該是能夠和漢順帝說上話的人,是當時比較有身份名望的宦官。也正是高梵在向漢順帝說明情況後,才終於赦免了虞詡。而張防則被髮配邊疆,與他一起受刑的還有賈朗等六人“或死或黜”。黜讀作( chù),就是降職、罷免、廢除的意思。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孫程等十九侯之所以冒著頂撞皇帝的罪名為虞詡出頭,主要可能還是與宦官爭寵有關。雖然這種做法並不明智,也直接導致了十九侯被遣返歸國的結果,孫程自己還因此被徙封為宜城侯,想來是被削減了食邑。但是他們為忠臣直諫,不畏懼權貴的表現還是必須給予肯定的。

孫程被徙封之後,心中不平“怨恨恚懟

”,於是就封還了印綬、符策,“亡歸”京師。亡歸就是逃回的意思。

孫程回到洛陽之後,史書記載他是“往來山中”的閒散狀態。後來漢順帝又將他召回,恢復他的爵位封地,又賜給了許多車馬衣物,這才平復了孫程的不平心理再次遣返回國。

永建三年(公元128年),漢順帝又記念起孫程等十九侯的功勞,將他們召回京師授予官職,孫程與王道、李元被拜為騎都尉,其餘皆為奉朝請。奉朝請就是擁有朝見天子的資格。是古時候授予閒散大官的一種優惠待遇。古時候稱春季的朝見為“朝”,秋季的朝見為“請”,故稱為奉朝請。

五年後的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孫程病危,詔拜為奉車都尉。在其去世之後,又命五官中郎將前去追贈孫程車騎將軍印綬,賜諡剛侯。同時還命令侍御史持節負責辦理孫程的喪事。在喪禮上漢順帝又親自前往北部尉傳舍,瞻望車騎將軍孫程。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孫程遺言上書向漢順帝請求,將封地傳給自己的弟弟孫美,漢順帝同意了孫程的請求,但是又分出一半的封地給了孫程的養子孫壽。

同年,又表錄微功封興渠為高望亭侯。興渠就是孫程等十九侯舉事的時候,擔任濟陰王謁者長的那個宦官。

第二年,又詔令宦官的養子可以承襲爵位,並設立專門的法令。這個可以理解為宦官保護法。

在這裡我們看,漢順帝時期的宦官整體還算中規中矩,沒犯過什麼案子。尤其是孫程等幾個威望極其重的宦官在世的時候,並且還出現過許多為後人“足道”的事蹟。除了之前所講到的,還有一件“良賀拒薦”的故事。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良賀是漢順帝為太子時期太子府中的府丞,漢順帝即位後,良賀擔任大長秋。他為人“清儉退厚”擁有很好的口碑。有一年皇帝詔命九卿“舉武猛”以擔任武官。所謂“舉武猛”字面理解就是舉薦武猛有力的人。個人感覺這裡的“舉武猛”應該是漢代察舉制度中武科的一種。

當時,大家都爭相薦舉自己的屬從,唯獨良賀一個人都沒有推薦。漢順帝問他原因,他說:“臣生自草茅,長於宮掖,既無知人之明,又未嘗交知士類。昔衛鞅因景監以見,有識知其不終。今得臣舉者,匪榮伊辱。”於是就堅決不舉薦任何人。後來良賀去世,漢順帝記念他的忠誠,就封他的養子為都鄉侯,食邑三百戶。

這些擁有很好口碑的宦官,在世族士大夫階層也擁有了一定的地位。這種狀態是這兩股勢力的成功聯合的結果。

但是在孫程、王康、王國等人“

皆早卒”之後,一部分的宦官出現了“更相貨賂,求高官增邑”以及誣陷臣僚的現象。這主要也是人的貪慾所致。這一段原文記載是這樣:“黃龍、楊佗、孟叔、李建、張賢、史泛、王道、李元、李剛九人與阿母山陽君宋娥更相貨賂,求高官增邑,又誣罔中常侍曹騰、孟賁等”。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這裡的曹騰就是後來三國時魏武帝曹操的祖父。

曹騰字季興,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在漢安帝時期為黃門從官,鄧太后臨朝的時候認為他“年少謹厚”,就讓他陪伴皇太子劉保讀書,並“特見親愛”。後來劉保登基,任命曹騰為小黃門,後遷中常侍。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漢順帝劉保在位十九年期間,東漢整體已經呈現下頹之勢,但是由於有著前朝的根基,再加上宦官與世族勢力的這種中規中矩的治理,還不至於出現太大的混亂。不過,在這裡我們其實是可以預見到的,以“家天下”為主要政治基礎的東漢時代裡,如果皇帝壽數較高,或者能夠留下一個年齡相對較大又足夠成熟的繼承人的話,國家社會是可以較為太平的。否則的話就勢必會走上外戚專權的死循環上。

而漢順帝其實也同樣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建康元年(即公元144年)八月庚午,漢順帝駕崩於玉堂前殿,時年三十歲。同一天,漢順帝年僅兩歲的兒子劉炳(bǐng)即皇帝位,是為漢衝帝。漢順帝的皇后梁妠為皇太后,臨朝秉政。梁妠的哥哥就是在東漢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又一位外戚重臣—大將軍梁冀。從此正式開啟了長達二十年的梁氏家族外戚主政的時代。


漢順帝時對宦官的優待是其勢力發展的根基所在,才有桓帝時的大盛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2月14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