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同样遭受极大摧残,为何战争结束能变成超级大国?

倪翠坪


苏联历经战火的摧残,战后还能崛起为超级大国,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可能是一个方面或者少数几个方面所起的作用,我说一些自己的看法,未必全面,仅供参考。


首先成为超级大国,它的体量肯定是很重要的,人口、国土面积、资源数量,这些都是成为超级大国发展的硬件刚需,必须要有的,那些小国就是开足了马力想成为超级大国都很困难。而且就是因为体量大,它保存下来的实力也很多,很多小国在这场战争中都是全国被占领且受到破坏,而苏联呢,只是欧洲部分的一部分经历了战火,要清楚那时候是苏联,而不是俄罗斯,它除了欧洲部分以外不仅有荒凉寒冷的远东,还有中亚的广阔土地。所以说,苏联战后发展的能力和空间还是很大的。


第二,战火带来的好处,战争时期,苏联全国动员,其工业能力和生产能力得到了提高和磨练,潜力被大量激发出来,而且也促进了技术的革新。我们都知道二战时期技术发展非常快,对方出现一个新武器很厉害,你就必须马上拿出一种新武器进行反制,不会像和平时期的时候花好几年时间精雕细琢地研制新武器,技术发展速度进入了一个高潮。

而战火给欧洲其他国家带来的就是全国处于瘫痪状态,废墟到处都是,青壮年劳动力短缺,本身底子就跟苏联差很多,这样一来的,短时间内就更没有能力追赶了,所以苏联在战后飞速而起。当然,这也有美国和北约的功劳,因为有旗鼓相当的对手你才能跑出更好地记录。


鍋盖頭司令


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抓住了机遇,用中国古话来解释就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二战结束,百废待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所以饱受战争蹂躏的苏联迅速在浴火中重生。

没有了战争,这就是天时;地大物博,这就是地利;人心思定,这就是人和。重建家园,苏联当时有2.8亿人口,哪一个公民不是奋勇直前。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苏联自成立以后几十年的建设基础,为这个国家的恢复重建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二战摧毁了不少工业设施,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工厂被完好无损的保留留下来了。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计划经济的国家,生产和分配全部都是由政府集中和指导工业的国有化、集体农庄实行集体所有制,国家强制征用农业产品;

计划经济,也就是说“五年计划”也并非完全一无是处,这些都为为快速工业化,为整个20世纪30年代极大地扩大了苏联的重工业的产能。

在一段相对短的时间里,苏联被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转变为一个庞大的现代工业,因此在二战后能够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出低谷,成为超级大国。这也是全体苏联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

二战前夕的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已经相对自给自足,只粮食和一般消费品不需要依赖进口;重工业以及军火工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令世人瞩目。

另外,当时的苏联政府为了解决劳动力人口不足(二战中大量的男人都因为战争而死亡),开展了“英雄母亲”之类的奖励生育政策。有了人,就是一笔财富。

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计划经济对战后重建所发挥过的巨大作用。除此以外,就是上述人民精神面貌的积极向上,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闲看秋风999


苏联在二战中虽遭重创,但这个庞然大物并没有伤筋动骨,盖因其雄厚的综合实力。

所以战后恢复很快,它依然是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德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只是消耗了苏联的物资,并没有撼动苏联这座大厦的基石。

首先, 战争只是消耗了苏联飞机大炮坦克等武备,并没有摧毁制造这些武备的工业体系,这是关键的一点。无论是战前战后,苏联已经把大量的重要工业企业及科研所学校等机构疏散到乌拉尔地区,而乌拉尔距离莫斯科有1700公里,德国的轰炸机的作战半径鞭长莫及,即使要空袭也是有去无回。因此,乌拉尔地区在战争中一直安然无恙,它所有的工业企业,开足了马力为前线生产所需的兵器。一旦战争结束,重型机器厂则生产拖拉机。

其次,战争爆发,由于学校和科研机构有序疏散,可以说,代表苏联的这些“软实力”完整地保存下来,对战后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即使在战时,后方的学子也建立了功勋,譬如,著名的“乌拉尔坦克师”,就是基洛夫技术学院的学生驾驶坦克奔赴前线,他们一直打到柏林。

这些众多的技术人才(包括艺术院校),正是重建苏联的中坚力量。苏联的“软实力”在战前就已经夯实。1928年至1937年,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高等学校由1929年的190所发展到1937年的800多所,在校生达到54万人,超过了英法德日意的总和。在重要工业部门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技术干部高达400万人,这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和战后迅速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人无法也不可能摧毁这些“软实力”。苏联也正是较完美地运用这资本和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在战后迅速崛起。

再次,战时盟国对苏联的援助不可忽视。冷战时期,苏联及苏联阵营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一历史事实。在战时盟国对苏联的物资援助,无疑起着输血的作用。美国对苏联的援助高达110亿美元,1600多万吨物资,这些援助有力地保障了对苏联取得几大战役的胜利。

苏联从1920年代列宁时期起,就不拒绝国外的技术和资金,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互利互惠的贸易。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就大量引进了美英德日等国家的技术,无论是钢铁联合企业还是大型水电站,他们应用的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因此,苏联的自力更生不是闭门造车。苏联的经济建设不仅仅在规模上取胜,在工艺质量上保证了其工业体系安稳运行。所以,苏联的产品虽貌似傻大粗,其质量还是过硬,经久耐久。而正是许多类似细节构成了苏联的实力。

苏联正是凭借其厚实的综合国力,在战后能与美国抗衡,但战时经济在战后仍然延续,就导致了这个超级大国的短板。战后苏联一直是失衡的头重脚轻的巨人。长期轻民生的产业政策,卫星能上天,食品柜却上不了牛肉,民众的生活必需品十分匮乏。

因此,这个失衡的巨人,一旦失去民心,其实就是泥足巨人,轰然倒下是迟早的。

2019.1.12





掌上三言两语


二战中本土损失惨重的苏联,战后凭什么立马当“超级大国”?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将坦克开进了德国柏林城,希特勒“一统世界”的纳粹帝国梦彻底破碎,自负的他不愿意直面失败,以及忍受战后被人审判的屈辱,在4月30日选择了自杀。

至此苏联人彻底赢得了卫国战争,他们不但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土,还将侵略者的本土拿下了,翻遍全球数千年的人类战争历史,苏联的这次“反杀”可谓罕见的“奇迹”。

然而这个“奇迹”为苏联人带来被全球人崇拜的荣誉同时,苏联人也为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打赢这场战争苏联牺牲掉了战前人口的14%,即约2700多万人,且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同时1700座城镇和超过3.1万个工厂被夷为平地。

但是让许多中国历史爱好者疑惑的是,苏联人在二战中损失如此惨重,却为何能够在战争结束仅2年不到的1947年,就跟几乎本土没有受到伤害的美国打响“冷战”,争夺世界霸权,还被历史书记载为“超级大国”。

其中缘由总结起来小袁认为有2个主因,首先第一个是战争并未伤及苏联的工业核心,苏联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完成了以重工业建设为主,快速赶超英美为核心的三个“五年计划”。

苏联工人

根据“五年计划”的要求,苏联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修建大型重工业工厂,当计划结束之时,苏联境内已经拔地而生约9000个大型工业工厂。

且为了能够将自身广袤国土的优势发挥到极点,苏联在修建工厂的时候,并不是完全以俄罗斯帝国时代的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为主。

而是借助行政命令强制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在矿产资源丰富,但气候艰苦的东部疆域大兴土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中50%的重工业投资,都用于了西伯利亚为代表的东部疆域工业建设。

也正是因为苏联政府的投资,苏联被后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业中心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亚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在1928到1937年间就足足增加了8倍,

1941年德国快速突击莫斯科,斯大林果断开始了东迁重工业计划,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员会,并自6月29日开始将西部重工业区整体向东部搬迁。

1942年5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工业在完全沦陷前,基本都已迁入了东部疆域,不完全统计苏联的这次东迁行为,一共迁移了150万个车皮的物资和1000多万人的苏联工人。

简而言之德国的进攻虽然摧毁工厂,但绝大多工厂的核心设备都已迁移,对于苏联的工业并没有过大的实质性伤害,反而由于工厂离原料产地近了,没有了运输时间的耽搁,苏联工业生产效率得以快速提高。

在欧洲版图几乎完全沦陷的1942年,强大的东部工业依旧让苏联飞机产量,维持在两万架以上。与此同时为了应对战争的需要,苏联在战争期间快速开发了西伯利亚的资源。

当欧洲的工业因为战争而凋零之时,它做到了和本土没有战争的美国一样,工业生产水平急速上升。因而战争结束之时,面对工业设施一片狼藉的欧洲,苏联可以自豪的说出“美国之后,苏联第一”。

再而第二个原因是苏联有了原子弹,成为美国之后第二个可以让地球灰飞烟灭的国家。苏联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领导的苏联“原子弹小组”,在1949年8月成功进行核试验,宣布苏联是唯一一个不畏惧美国“核威胁”的国家。


袁载誉


战后的苏联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单单人口就锐减2000多万,国家综合财富下降30%,1945年的工业产量不到战前的30%,钢产量不到战前3分之2,石油仅为战前60%,水泥仅为战前3分之一,生活消费品减少一半,针对以上情况,苏联的第4个五年计划(1946-1950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遭到破坏的地区。

图为1946年正在东北拆运机器回国的苏联士兵。

当然,作为战争胜利国,苏联也获得了大量战利品,从德国、中国东北拆走大量机械设备,抢走大批工业原料,抓走了大量俘虏充当劳动力,在战时苏联作为美国第二大援助国,获得了超过120亿美元的战略物质,同样接受美国援助的英国在战后欠了一屁股债,而随着冷战到来,苏联这笔援助还款事宜不了了之了;再者战后苏联获得大片东欧土地,华沙组织也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产地和市场,以为均为苏联能恢复国民经济重要因素。

图为1950年莫斯科凯旋门。

于是苏联人民还保留着卫国战争时期的激情,跟随着计划经济的脚步投入恢复生产中,苏联各地政府也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恢复战争破坏的地区,方法是加强东部燃料动力开发,支援西部工业恢复工作,所以主要投资也在西部地区,仅乌克兰地区投资就占到了60%,所以1949年苏联西部工业区就恢复了战前水平,战争最严重的乌克兰地区在1950年恢复了战前水平。

图为1947年基辅街头的女交通员。

苏联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在1948年超过了战前水平,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在1949年超过战前水平,白俄罗斯在1950年超过战前水平,所以苏联第4个五年计划提前了9个月完成,但是弊端也越来越显现,东西的经济不平衡,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富了集体,穷了百姓,尽管看起来庞然大物的苏联暴露问题十分严峻,所以从赫鲁晓夫开始,苏联经历3三次重大改革,但都效果平平。


图文绘历史


目前,没人答到点子上。

苏联战后的超级大国,单指政治、军事。

在经济上还很落后。

二战末期,苏联追击德军、日军,把东欧、朝鲜等原德国、日本占领区置于自己掌控之下,加上中国“一边倒”,苏联阵营终于占据了大半个欧亚大陆。

由于二战的胜利,让苏联在全球拥有极高的声誉,并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一个农奴制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后,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并取得对法西斯的胜利,这对其他国家的触动太大了,也吸引了其他有志于国家强盛的国家,前来学习、效仿。

接着,苏联研发原子弹成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唯二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由此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

可见,当时苏联的大国地位,是靠政治、军事、国际声望来支撑的。

而经济上,一直是苏联的软肋。

相对于欧美国家,苏联的经济规模一直比较弱小,国民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一些发展中国家。

为了维护超级大国地位,苏联的军费开支常年保持在10%以上,最高时甚至高达20%。同期,美国只占3%左右。

美苏两国经济最接近的时候,是在70年代。此时,美国经历越南战争,经济衰退,而苏联却由于油价上涨,赚的铂满盆满。

但即便此时,苏联的经济实力也只有美国的60~70%,更遑论其他时期。

也正因为此,欧美国家才会挑起军备竞赛,以此拖垮苏联——毕竟军备竞赛耗资巨大,时间长了,苏联耗不起。

而苏联,最终也因经济崩溃,而导致国家解体。


雁去无痕ty






煮酒论英雄89


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毕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俄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统治了三百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苏俄取代沙俄走上历史舞台随后苏俄国力暴涨,短短二十多年间,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这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且不可思议。要知道,受限于自身条件、自然环境和技术局限,19世纪后半叶的国际列强竞赛中,沙俄已经被甩在身后,不仅实力逊于英国和法国这样的老牌列强,美国和德国这样的新秀也将其远远超越,就连日本这个列强中的末班生也在“日俄战争”中将其击败。一战以前,俄国已经是“病入膏肓”,成为“帝国主义中的薄弱环节”,勉强维系着一丝列强颜面。等到一战爆发后,又勉强参战,算是耗光了为数不多的一点“存粮”,油尽灯枯,终于爆发了革命。可以说,苏俄建立前后,接手的是“一把稀烂的牌”,外有列强封锁围堵之害,内有白俄内战之苦,一个未来的巨人,起步时竟是举步维艰、摇摇欲坠。

正如前文所述,就是因为接手的是这样一把“烂牌”,苏俄乃至苏联能在二十多年间,将这个国家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拉出泥潭,坐上第二工业“大”国(注意此时,是大不是强)的宝座,不得不说这个逆袭,我给满分。所以说,二战后,苏联成为超级大国的“惊艳”程度,并不比二战前的发展多太多,但是无论是一战前后,还是二战后,这个国家的崛起之路,总是要有原因的:

首先,这个原因还是要归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普及和成熟”,虽然在19世纪中前期,沙俄也曾威震欧亚,但是并能说那时候沙俄有多强。正相反,当时沙俄在欧洲列强中的文明程度是偏低的,因为地处欧洲边缘、自然环境恶劣、缺乏出海口等一系列条件限制,俄国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能力,但是还可以依靠巨大体量,凭借规模优势抵消质量差距(谁让当时欧洲国家都体量偏小呢),称霸一时,与欧洲强国平起平坐,甚至能压上一头。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普及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造成了英法德美等国出现质变,进步神速,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被迅速拉大,而俄国借以维持国际地位的规模效应,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抵消殆尽。另外伴随着社会体制的落后、地理环境缺陷被放大,造成了苏俄接手时的窘境。

等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1922年苏联正式成立,这个巨大的国家正式稳定下来,开始前进发展的时候,距离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半个世纪。当时难度大、尖端、不成熟的技术,已经在五十多年间被打磨的成熟、易推广且普及成本降低。而这个时候,苏联也正好需要借力发展。恰逢其时,被视为俄罗斯国家动脉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也在苏俄成立前夕(1916年)全线通车,这也为后来苏联在广袤的国土上推广“机器化大工业技术”、吸收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大范围国内生产建设奠定了基础(首次实质上,有能力将巨大的国土转变为发展潜力)。由此看来,技术革命的春风、自身巨大的潜力、庞大的体量,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想要成为“超级大国”,自身的规模效应还是要有的,这样才能在遇到“春风时”崛起,而反观现在的“英法德”,无论以后技术再怎么先进,都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可能了,除非欧洲统一,否则很难。

至于还有两点原因,一是苏联直接颠覆了原来沙俄所有的旧体制,二是后来苏联的统治方式,这里就不便展开细说了。当然,所谓的什么二战美国援助、战后德国科学家问题,你可以当成是苏联的机遇或者是幸运什么的,但是正所谓,机会是留给又准备的人的,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得有底蕴不是?否则,就我们开头说的苦难时期,俄国可能都顶不过去。最终,一句话说明苏联的崛起就是科技进步、体制建立、资源丰富、体量庞大,再加上一些机遇而已。


装备空间


二战对苏联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战争中,苏联死亡270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物质损失24690亿卢布,是1940年财政支出的20倍。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苏联制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1950),四五计划的目标是将工农业恢复和超过战前水平。这个计划任务是很艰巨的,苏联是如何做到的呢?

战后苏联想恢复国民经济需要依靠三个来源(1)计划经济的优越性(2)战争的赔偿(3)美英的援助。在四五计划实行的过程中,苏联拒绝了美国的援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一下马歇尔计划),仅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战争赔偿就把经济增长率提高到11.9%。

  •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计划经济这个词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才具有巨大的活力,这也是苏联能尽快恢复的原因之一。如果以市场经济为主体,就会产生私人的谈判、交易、竞争等过程。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社会资源后才能向社会推广扩展先进的生产方式。计划经济则不然,通过构建国家所有制经济可以高效率的向社会推广先进的生产方式。国家的政策可以整合资源,建立规模经济来恢复和发展苏联的工农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前,计划经济是非常高效且先进的经济制度,使苏联立于不败之地。

  • 战争的赔偿

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获得的德国赔偿有三个方面。(1)德国本土和海外的国民财富一次性没收,包括工业、交通、航空业等等。(2)规定期间内,德国交付生产的产品。(3)使用德国战俘。

重点讲下战俘。

在雅尔塔会议之后,苏联开始最大限度的使用战俘,苏联内部人民委员会还特此下达了147号命令,让战俘劳动的规模和强度空前之大。1945年年底,日本的60万战俘运抵苏联后,战俘人数打到了历史顶点,能参加劳动的人数高达183万。占苏联劳动力的7%-8%。战俘中高水平专家1600多人,为苏联提供合理化建议300多条,20多项发明在广泛运用。在四五计划期间,有效的缓解了苏联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据统计,195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比战前增长了73%,国民收入超过战前64%,战俘在四五计划中所占的贡献达4%。

战俘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苏联是如何调教这些战俘的呢?

1、对战俘的劳动能力进行分类

根据战俘的身体条件来分配相应强度的劳动,不同强度的劳动有不同的口粮标准。

2、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和劳动竞赛

超额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奖励,奖励的多少根据工作强度和超额完成任务的多少来决定。通过劳动竞赛可以获得更多的奖金,和更好的住宿条件。表现优秀的甚至可以提前遣返,战俘积极性空前提高,大概85%的人参加竞赛。

3、进行反法西斯教育

为了消除战俘的敌对情绪,苏联政府通过报刊、杂质、甚至培训班的方式让战俘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让他们认为,自己在这里劳动是赎罪。

可以说战俘为苏联的经济恢复和重建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半饥饿的状态下从事繁重、危险的工作导致战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这也是战争侵略的代价。


好啦,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阅读,再见。


弘毅说历史


一是,二战前本来就不是太弱。

二是,二战中得到大量美英等国家的援助,可供研究。

三是,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包括一些技术资料和人才。东北击退日本后,苏联就把日本留下的工业资料全部带走。

四是,也是最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