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家長的心得交流

前段時間回答了一個關於幼兒園超前教育對於孩子後期發展影響的問題,想不到得到一些家長的認可,甚是欣慰。其中一個家長追問了幾個問題。

這麼多評論中我覺得你寫的最切合實際,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天賦,也有不一樣的點,但我想請問一下,如何發現孩子的不一樣的點,如何能找出他的優勢所在?找出來了之後又該如何在這方面繼續發展?希望你能回覆我,或是推薦一兩本相關書籍,謝謝啦[玫瑰][玫瑰][玫瑰]

說實話看了這個問題還是很膽怯的。俗話說,教有法而無定法。自認為自己肯定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作為一個孩子剛剛走出幼兒園的家長,我深知做到這個的難度有多大,甚至說是絕不可能的,只能盡力而為。

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家長的心得交流


下面我想結合自己孩子成長和教育的經歷簡單談一談,僅作交流。

一、如何發現孩子優點。

首先你要多陪孩子。只有你長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你才有可能發現他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忙於工作沒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他閃光的時候你不在,你在的時候他沒閃光,這是導致很多孩子優點沒被發現的重要原因。

其次,你要時刻注意觀察。從理論上說,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但是如果你不上心,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都是煩躁的很,不願意觀察孩子,只顧自己玩手機,那即使你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也是白搭。

再次,你要注重對比分析,這個很重要。也就是要對比分析孩子現在行為和之前行為,特別是和同齡孩子行為有什麼差異。一是要關注孩子在哪方面非常感興趣,興趣是成功的關鍵,高度感興趣現在也許不是太突出,但是時間久了必然會有好收穫。二是關注孩子是不是在某方面的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孩子。這需要你積累一些幼兒心理發展知識,這樣更容易對比。當你發現他某方面明顯強於本階段孩子的正常表現時,說明他的長處顯現了。但是注意這個明顯強於其他孩子的方面不能是你長期訓練的結果,因為長期訓練的結果可能是他真正特長,也可能是你強化的結果,自然而然的顯現出來的一定是真正的。

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家長的心得交流

第四,給孩子儘可能多地創造展現機會。也就是不要限制孩子,要讓他更多機會去接觸外界新鮮事物,處理沒處理過的事情,這樣你才有機會發現他優點,如果天天呆在家,天天做同樣的事情或者什麼事情都家長代勞,那他的優點可能被埋沒掉,錯過機會後就表現不出來了。

這個我想結合我孩子的成長經歷說一說我的思考。我們是雙職工,沒有長輩幫忙,孩子就是兩人自己帶。既要忙事業也要忙孩子,經常把孩子帶到辦公室加班,當時是很心疼,甚至是愧疚的,認為讓孩子受苦了。可是後來發現,無心插柳柳成蔭。我們夫妻倆的單位都是大單位,人多。我們把孩子帶去辦公室後,沒時間管,就讓他去到處跑,他經常是和不同的人玩,玩不同的遊戲。逐漸就有同事們跟我們說你家這傢伙,活潑、愛說話、小話癆、鬼機靈、聰明等等之類的話,我們當然只能當高興的話聽聽,但是我們也在大家反饋的信息中篩選重複的,然後觀察是不是真的。後來我們發現確實他的語言表達和交流能力明顯強於其他孩子,不知道是長期和人打交道鍛鍊了他的語言交流能力,還是使他的語言能力長處表現出來了。本來是沒時間陪她,散養,反而使他增加了表現和鍛鍊機會,顯出優勢來。

二、發現孩子優點後如何繼續培養好。

1.要以平常心對待。不能一發現優點就認為是特長,然後就拼命去強化。要以"江郎才盡"的故事為警戒,過度的開發可能耗幹了本來的興趣。有時候過度的強化也有可能導致另一個極端。接上面說,因為我孩子交流能力強於同齡孩子,所以在幼兒園他很快成為"孩子王",我們先前感覺很好,每天下午放學在幼兒園玩的時候,看見他指揮他所謂的"他的隊伍"時,說實話還有點虛榮。但後期我們發現有點不對勁,他逐漸由原來的指揮很多小朋友向想指揮更多小朋友甚至整個班的小朋友的想法去發展。不聽他指揮的他就不高興,控制慾越來越強,結果同學關係反而緊張了,經常因為沒能說服某個小朋友而情緒低落,甚至發脾氣。我們立即著手去跟他說理,化解甚至有點壓制他的控制慾,伴隨年齡成長現在逐漸恢復過來了,同學關係很融洽。

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家長的心得交流

2.要細緻分析核心優勢。一時的閃光點不一定就是你表面上發現的優勢。有很多孩子表現出來的優勢行為背後的原因很複雜,大人有時候可能會判斷錯誤。我孩子小的時候玩積木較厲害,我們覺得這孩子空間能力好,學美術肯定有前途,就報了美術班,但是後期發現很平常。後來有一次我們故意極其崇拜他地讓他教我們玩積木,我們才發現他的積木好更重要是邏輯分析能力。他不是向我們解釋如何搭建什麼樣的形狀,而是向我們分析每一個積木應該排在什麼地方。我們立即回想他一直來的表現,才突然發現他一直對數量,對推理應用很感興趣。所以要細緻分析,否則如果"南轅北轍"就毫無意義了。

3.既要堅持潤物細無聲,又要順水推舟。順水就是按照孩子的興趣和長處來教育,但是不能急,要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去滋養他的興趣和特長。要讓他主動要,而不是你主動給。個人不主張超前教育,所以孩子幼兒園階段幾乎沒上過輔導班。就一個他自己選的美術班。但是順水不表示不作為,還要適當地推下舟。我孩子對數學感興趣,我就買了很多數字卡片,在小黑板上故意寫一些數學小題目擺在那裡,但是我從來不要求也不提示他去做,就等著他自己去發現。有時候就是裝著這是自己的作業,做不好,急得不得了。他經常是自告奮勇當起了"小老師",結果自己不知不覺把題目解了。生活中也是,我們從來不要求他回答什麼問題,就是裝著這個問題是我們的,但是我們不會,他是幫我們。比如買菜找錢,我們從來不說,"你認為要找多少錢,算一下"之類要求的話。我們經常在嘴裡嘟噥半天,看引起他注意了,然後說出一個錯答案,假裝把錢給別人。他一下就急了,馬上制止我們,然後開始"教育"我們犯了什麼錯誤。現在他養成了當"老師"的習慣,整天在家給我們出題目,我們也很配合,裝著太難,激將他去"講課"。他幼兒園畢業基本上能夠列式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口算百以內加減法,經常自己出應用題自己做,更是每天出很多應用題帶到學校給同學做。在她們班組織的互幫互助活動中,表現最積極。一直以來,我們沒有系統教過他數學知識,只是在他碰到瓶頸,來"求救"的時候,幫他一把。他現在仍然保持著對數學的高興趣,信心越來越強,對自己要求也越來越高。

如何發現和培養孩子的特長,一個家長的心得交流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心得,既是回覆一個家長的提問,也是和其他家長一起交流,連經驗都算不上,因為自己孩子很一般。總之一句話,無論孩子優不優秀都要平常心對待,和孩子一起成長就是人生,過於功利化無益於孩子,無益於自己,無益於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