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暴跌五成,進軍汽車被賈躍亭坑慘,造車夢還能救恆大嗎?

每一個看似愚蠢透頂的決定背後都有著自己內在的邏輯。

賈躍亭的又一貴人

在孫宏斌和他的融創地產淚灑樂視後,2018年6月,國內另一個房地產大佬同時也是全球房地產首富的許家印不信邪,毅然帶著旗下的恆大健康高調牽手賈躍亭,以20億美元獲得了法拉第未來(FF)的45%股權。不僅如此,在FF瀕臨資金鍊斷裂的背景下,許家印還異常慷慨地同意了賈躍亭的“1票10權”的權利。

淨利潤暴跌五成,進軍汽車被賈躍亭坑慘,造車夢還能救恆大嗎?

遺憾的是,這樣的藝高人膽大之舉並沒有創造奇蹟。

不到四個月,“坑”了一大波金主後的賈躍亭當然不會放過許家印。當年的10月份,雙方便撕破臉皮,賈躍亭方面兩次在香港仲裁中心提出仲裁,要求剝奪恆大作為股東享有的有關融資的同意權,並解除所有協議。

這場鬧劇與許家印的冤大頭行為一度成為外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笑料。不過,現在重新回過頭來審視恆大當初的瘋狂舉動,我們或許也應該對許家印敏銳的洞察力點個贊。

淨利潤暴跌五成,進軍汽車被賈躍亭坑慘,造車夢還能救恆大嗎?

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

近日,中國恆大(03333.HK)發佈了一份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核心淨利潤408億元,淨利潤預計約335億元,同比雙雙大跌五成。在這份成績單的刺激下,3月23日一開盤,恆大股價即跳水,盤中最高跌幅超17%,最終收跌16.89%。

這世上沒有什麼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作為在國內房地產行業深耕了二十餘年的老兵,許家印早在兩年前就看到了這一天,當時正值恆大如日中天之時。

2018年,該公司核心淨利潤783.2億元,同比大增93.3%,淨利潤722.1億元,增幅則高達106.4%。直到當年秋季,國內房地產一哥萬科才發出了“活下去”的預警。許家印洞察到這場危機較鬱亮至少提前了三個季度。

淨利潤暴跌五成,進軍汽車被賈躍亭坑慘,造車夢還能救恆大嗎?

由於感覺到這場危機不同於以往的任何一場危機,許家印決定all in汽車。選擇汽車產業同樣是一個明智之舉。從資金、人才、資源等方面來看,汽車業與房地產具有諸多相似性,在市場規模上,汽車業也是不多的幾個可以房產地相媲美的行業之一。若進展順利,再造一個 恆大不是一個夢。

不幸的是,或許當時過於情急,或許這位商場耆宿對自己的眼光過於自負,總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住小自己15歲的山西人,在孫宏斌坦承所識非人後,恆大放著一大波造車新勢力不要,勇敢地向賈宏斌伸出了橄欖枝,最終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許家印的造車夢還有救嗎?

在與賈躍亭分道揚鑣後,恆大在到處挖牆角的同時一路買買買,試圖推進自己的造車大業。僅在2019年1月,恆大健康就相繼收購了NEVS的51%股權、動力電池企業卡耐新能源58%的股權、荷蘭e-Traction,總投入超過80億元。當年5月,恆大全資收購了英國輪轂電機公司Protean,四個月後則斥資144.9億元收購了廣彙集團41%股權。

淨利潤暴跌五成,進軍汽車被賈躍亭坑慘,造車夢還能救恆大嗎?

按照許家印的設想,恆大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計劃三年砸入450億元,其中,2019年投入200億元,2020年投入150億元,2021年投入100億元,在中國、瑞典等國家佈局十大生產基地,同步研發15款新車型,目標年產100萬輛,用3-5年成為全世界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但是,在誤選合作伙伴,錯失窗口期後,恆大的汽車夢越來越渺茫。最新公告顯示,因受新能源汽車業務拖累,恆大健康產業集團預期集團2019年度預計錄得約49億元淨虧損,大約相當於前一年度的350%。

值得注意的是,許家印的基業正在嚴重承壓。2020年,恆大的銷售目標為6500億元,今年前兩個月的合約銷售額僅為852.8億元,在新冠病毒的重創之下,完不成年度目標已是大概率事件,在內交外困之下,恆大的造車計劃還能走多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