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會議釋放多個重磅信息,關乎下階段投資方向


受海外疫情擴散影響,全球股市“跌跌不休”。


在近一個月中,

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跌幅達31.43%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跌幅達25.40%

美國標普500指數跌幅達28.55%

法國CAC40指數跌幅達32.85%

德國DAX指數跌幅達31.50%

日本日經225指數跌幅達26.77%

...


統計區間:2020年2月24日-3月20日


這跌幅,不看名稱可能讓人誤以為是個股。


面對全球股市持續大幅震盪

A股能否“獨善其身”?


別急,就在3月22日,一場重要的國務院新聞發佈會釋放出多個重磅信息,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一起來看看!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陳雨露

疫情對供給、通脹的影響可能還會短期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國民經濟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產會逐漸跟上來,商品供給正在逐步改善。物價整體形勢趨於緩和,在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預計會出現逐季下降態勢。

金融系統將按照既有的政策框架和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準確把握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因時因勢調整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 李超

外資流動對A股市場有擾動,但不是顛覆性、根本性的衝擊。我國資本市場相對比較穩定,抗風險能力比較強,波動比較小的原因得益於風險隱患已經得到了部分緩釋和緩解,同時也得益於以下兩個因素。一是從A股市場內在結構看,現在A股市場的估值還是比較低的,上證綜指的市盈率不超過12倍,上證50的市盈率更低,還不到9倍。二是從A股市場面臨的宏觀大環境來看,目前中國的疫情防控與境外處於不同階段,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已經逐步得到了消化,當前企業的復工復產也正在加快推進。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 周亮

當前保險公司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第二大長期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資金運用額度約18.8萬億元,投資股票和基金的規模達2萬億元,佔保險資金運用餘額的10.8%。

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在審慎監管的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自主權,對償付充足率較高、資產匹配狀況較好的保險公司,將允許其在現有權益投資30%上限的基礎上,還可以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的投資比重。


看到這些重磅信息,你有沒有覺得A股未來的走勢趨向明朗?從整體來看,A股的下跌主要是由於外圍衝擊導致,疊加國內經濟的短期數據、外資賣盤對權重白馬的壓力,以及投資者的擔憂等等。


A股與美股近期走勢對比

一場會議釋放多個重磅信息,關乎下階段投資方向

數據來源:Yahoo Finance

統計區間:2020年2月24日-3月20日


但即使如此,從近期的走勢來看,相較海外市場,A股依然保持了一定的韌性,整體波動幅度相對更小。考慮中國本身疫情防控得力、復工有序展開、下跌調整幅度也比較充分,我們認為只要外圍能夠企穩,A股就能夠率先反彈。


不過,小V也想提醒大家,雖然全球央行政策底已經出現,但資本市場真正企穩的“市場底”還需要在交易換手中逐步“磨出”。建議相對收益調整到中性倉位、均衡結構,絕對收益調整到偏低倉位,保留子彈、耐心等待。


在市場的配置主線上,可以關注“供需兩頭都在國內”的板塊,同時持續規避外資重倉的高估值“核心資產”。主要配置的方向有三:一是超跌的半導體板塊,純博弈超跌反彈;二是新基建方向的5G,完全符合“內需+成長”方向;三是計算機領域的自主可控等主題。


如何佈局?


如果您偏好權益類資產,想要更好地把握投資機會,我們建議您選擇:


建信信息產業(001070)

主要佈局信息產業相關行業,包括電子、計算機、傳媒、通信等,2019年全年淨值增長率達63.83%,位居全市場前1/4。

注:文中及備註基金業績數據來源均為建信基金和基金年報,已經託管行復核;基金業績排名數據來源為銀河證券;

建信信息產業:成立於2015年3月24日,2015、2016、2017、2018、2019年份額淨值增長率分別為28.4%、-13.71%、18.59%、-30.14%、63.83%。


如果您想要收縮配置,優選低波動資產,可以選擇:


建信中短債

(A類006989 C類006990)

專投中短債,投資組合久期短,波動小,同時主打中高等級信用債的久期策略以及槓桿策略,可在利率下行時適時拉長久期力爭增厚收益。


建信純債

(A類:530021 C類:531021)

由資深基金經理黎穎芳掌舵,曾獲得“三年期二級債投資最佳基金經理”獎,注重絕對收益理念,聚焦債市更純粹,是你配置固收資產的理想工具。

評獎機構:證券時報社《中國基金報》

評獎日期:2019.6.20


風險提示: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並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