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如今,無論去野外還是到鄉村,都很少能見到騾馬了。偶爾遇見一兩匹馬,總會好奇而欣喜的拿起相機或者手機,拍上幾張照片,好好的留存起來,真是物以稀為貴了。騾馬不再是畜力,不再是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的助手了,這確是生產力發展、生產方式轉變的明顯標誌。只有走進遼闊的內蒙古大草原等牧區,才能看見藍天白雲下駿馬奔馳的美景,才能體驗一下跨上駿馬縱情飛奔的豪邁情懷。

鄉村騾馬成群、馬掛銅鈴、車水馬龍的景象,要追溯到二三十年以前了。那首“大鞭子一甩嘎嘎響哎,一掛大車下了崗哎……”由郭頌演唱的歌曲,在鄉村和田野傳唱了幾十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車老闆甩起大鞭子,帥氣十足驅趕著大馬車上山下田的情景,還留在許多人的美好記憶中。大約在 九十年代初期,農業機械化普及,騾馬在鄉村就基本消逝了。

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騾馬成為人類的好朋友,至少有三千年的歷史。據《周易》記載,黃帝、堯、舜時“服牛乘馬,引重致遠”,說明我們中國在很早的時候,馬就被馴化和用於使役了。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前、人民公社時代,騾馬為糧食生產真的立下了汗馬功勞。鄉下人愛騾馬,對於騾馬的深厚感情絕不遜色於今天城裡人對於寵物貓狗的感情。它們陪著那一代人戰天鬥地,走過了艱苦奮鬥的一段輝煌歷史,把北大荒精神書寫在了廣袤的黑土地上。

我的童年時代,正是人民公社時期,對於騾馬也有很深的感情,放牧過騾馬,騎過馬,趕過馬車,那種樂趣至今記憶猶新。騾馬和家犬一樣忠厚,一樣令人喜愛。當時,騾馬都是在生產隊裡集中飼養的,屬於集體財產,是不允許個人購買和飼養的。我記得,我們家鄉那個生產隊有七八十匹騾馬,還有兩頭毛驢一些黃牛。它們可是生產隊和全隊百姓的寶貝,一年四季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們。

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騾馬受到特殊的優待,有專用的馬棚,有草料棚,養馬的馬伕就有三四個。春夏秋三季,不但要割回青草餵馬,還要去草甸子放牧。冬季裡,主要是飼餵穀草。除了飼草,玉米、豆餅等精飼料是不能少的。馬伕需要由生產隊長精心挑選,一般是年紀稍長、勤快又精心的人。馬伕侍候騾馬都極為精心,夜裡也要給它們餵食,馬不吃夜草不肥嗎。生產隊裡也飼養著一些黃牛,但它們的待遇就差的多了,大多營養不良瘦骨嶙峋。而那些馬兒個個膘肥體壯,毛色發亮。隊裡的車老闆也是很神氣的,它們會把自己的馬匹打扮得精神抖擻,掛上銅圈、銅鈴、紅纓,還會給馬取一些靚麗的名字。

這些騾馬,一年四季也是極為辛苦的,要拉犁,要拉車,寒來暑往,風裡來雨裡去。它們和東北的漢子一樣忠實、勤懇而又倔強,不辭辛苦,不畏艱險,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辛勤耕耘。無論是拉犁,還是拉車,它們都極賣力氣,很通人性,聽從主人的指揮,能快跑絕不慢跑,一點不會偷懶,常常見它們汗流浹背。我聽老人們講過義馬救主的故事,一個獵人騎馬進山打獵,在夜晚返回的途中,遭遇到了三隻惡狼,子彈打光了,被狼咬傷了,馬咆哮著與狼搏鬥,捨身救了獵人,自己卻悲壯的死去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很高興和大人們一起去放馬,因為能騎上高頭大馬在草甸子奔跑,彷彿自己就是張飛、關雲長一樣的英雄好漢。

一個時代過去了,鄉村的騾馬退出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再也難見它們的身影。今天的農業現代化、安居樂業的小康生活,有它們的一份功勞,它們與北大荒人一起拼搏奮鬥的足跡,還深深印刻在廣袤肥沃的黑土地上。

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我的鄉村散文:鄉村的騾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