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鼠趣图 文



【语音版】鼠趣图  文/路来森

都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画家不弃,在画家笔下,老鼠不仅被画得惟妙惟肖,而且情趣多端、寓意纷呈。

  明宣宗·朱瞻基的《荔鼠图》算是较早的画鼠图——荔枝一枝,枝上叶片三枚,荔枝三颗,叶片翠绿,荔枝紫红莹莹;一只灰白色的老鼠,头小腹大、尾巴长长、嘴巴尖尖、鼠眼圆瞪,正在专注地啃食一颗荔枝。整个画面,以墨色为衬底,深绿、紫红、灰白,三种色彩对比鲜明,相互映衬,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张力,给人一种活泼、生动、甜美的喜悦感。在这里,这只啃食荔枝的老鼠,似乎不再是常态下令人讨厌的老鼠了,而是一只“喜”鼠,可爱而讨人喜欢。

  毕竟是帝王,衣食无忧,所以,画只老鼠,也是一只无忧无虑的老鼠,也是一只灵动有趣的老鼠。

  八大山人,画有一幅《瓜鼠图》——纯墨色渍染,瓜硕大,鼠极小;硕大之瓜,占据了整个画面,而那只小老鼠,则小巧一撮地踞于瓜之上;鼠虽小,但却被画家画得极其灵敏,尖嘴大耳、躬背翘尾、鼠目圆睁,仿佛随时都会纵身逃逸。这只老鼠,或许就是一只“偷瓜鼠”,故而,才呈现出那种机警的“逃逸”情态。

  我们知道,八大山人朱耷本是明代皇家世孙,明亡后,以绘画为生。多画草木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通常是“物象虽小,寓意却深”,只因他总有一份“旧朝情结”存焉。所以,往深里思考,这只硕“瓜”,也许代表的是果实;而那只小“鼠”,岂不就是窃取“果实”之人?八大山人有诗曰:“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细揣摩”,或许,正是我们欣赏八大山人画作的要点所在。

  画家张大千,画有一幅《灯鼠图》。此画取材于“老鼠偷油”的典故:一盏灯正燃着,灯烟袅袅,逸然而上;一只老鼠趴在灯口边,躬背立爪、耳朵尖耸、圆眼专注,一副疑惑、机警而又急切的样子。整个画面将一个“偷”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作者主要是想表现一种“情趣”,传达民间传说所特具的情味。

  白石老人,特别喜欢画草木虫鱼、小巧动物。关于鼠,他画有一幅《自称》。一长杆大秤,占据了整个画面,秤杆儿长长、秤砣累重;一只老鼠,紧紧踞于秤钩上;长须长尾,作“鼠目寸光”状,其体型,小而肥,如“脑满肠肥”之辈。很显然,这是一幅讽刺漫画。世间,有自以为是之人,有不知天高地厚之人,有狂妄自大之人,其实,放到秤上称一下,也不过“一只老鼠”罢了。

  鼠年赏“鼠图”,亦是人生一乐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