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風流人物,後世評價其詞風也逃不過"豪放"二字,宋人胡寅提出:"詞至東坡,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浩歌,超乎塵垢之外。"堪稱新釀舊壇之古酒,開一代浪漫之先河。相信沒有人會對這個論點提出異議,但倘若認為蘇軾筆下只有豪放,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實際上,蘇軾初學詞時,寫下的都是些"綺羅香澤"之篇,即便後來步入豪放派的行列,也是芳香柔媚佔據了大多數。這與蘇軾平時憐香惜玉的習慣不無關係,不管走到哪兒身邊都得有侍妾一二,這似乎成了東坡揮毫筆墨不可或缺的條件。蘇軾為女人寫下了不少作品,而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下面這首。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菩薩蠻·詠足》

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

學者孫機曾說,蘇軾和他的那幫子學生,"欠下了從北宋末到民初漢族婦女一筆還不清的債"。這罪過可不小,蘇軾是罪魁禍首,秦觀、黃庭堅等名流皆成了幫兇,究其原因,就是與蘇軾的這首詞有關。而孫機口中的"債"就是指婦女纏足。

纏足始於五代,興於宋朝,盛於明清,蘇軾這首歌詠之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光從題目來看,蘇軾這罪名就難以逃脫。當時蘇軾任職杭州通守,不知誰組了個局,喊上了美女,恰恰這美女就纏了足,因此才誕生這一篇章。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或許是蘇軾咖位太大,評論家稱這是蘇軾為古代纏足婦女發聲的一首詞,意在揭露她們的痛苦,表示了對這一社會陋習的不滿。可是,蘇軾到底哪裡不滿了?

"塗香莫惜蓮承步",走過的道路都留下了香味,美女啊你可不要憐惜你的腳步!"蓮承步"出自《南史》:"又鑿金為蓮華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華也。"後世這才用三寸金蓮來稱呼婦女的小腳丫子。蘇軾說美妓步步生蓮華,顯然是讚美之語。

"長愁羅襪凌波去",她穿著羅襪如在水面上行走。三國大拿曹植在《洛神賦》中寫下:"體迅飛亮,飄忽若神。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用以歌詠洛神體態之曼妙,蘇軾借花獻佛,以之讚美歌妓行走時迷人的狀態。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她的舞步迅如旋風,來來去去全無蹤跡,這說明了女子體態之輕盈,而輕盈的原因便得益於她那一雙小腳。至此,我們似乎都未曾看出蘇軾究竟對小腳有何不滿,明明都是讚譽之言啊?終於,下片首句,蘇軾才表露出反對的聲音:"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

假如她穿上宮廷特製的鞋子,走路應該穩健,但卻不能並立而行,因此走路更困難。這裡倒是有點不滿的意思了,蘇軾好像在為小腳鳴不平,什麼鞋都不能輕鬆地穿。緊接著下一句,他的不滿似乎更濃烈了:"纖妙說應難。"到底有多纖妙,很難用語言去表達。纖妙是纏足審美觀下的形容詞,看來蘇軾真反對纏足?且看最後一句!

蘇軾一首描寫女人的詞,流傳千年,男人讀了叫好,女人讀了卻大罵

"須從掌上看",這是對前一句的回答,女子小腳的纖妙很難用語言去形容,必須要放到手上去細細賞看!這一反轉真是妙啊,蘇軾用欲揚先抑的表現手法,先貶低其走路困難,然後再贊其纖其妙,營造了一種令人憐惜的感受。而之所以要放在手上看,那是因為小腳太過纖妙,需仔細辨認。言外之意,越是纖妙,越是迷人,越是需要好好賞玩。

纏足這一流傳一千多年的畸形審美觀,害苦了很多女人,未成年就要放棄童年的奔跑,轉而給雙腳上了一輩子無法打開的枷鎖,擠壓血管,腳掌變形,以至無法正常行走。蘇軾雖然偉大,卻終究難以脫掉時代侷限性,他的《詠足》,獲得了活在纏足審美觀裡的男人的叫好,但卻被活在纏足審美觀裡的女人痛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