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大軍壓境,粟裕選擇撤退,部下質疑得四字真言,終全殲敵人

1945年5月,國民黨頑固派調集重兵向天目山發動大規模進攻。大軍壓境,怎麼辦?粟裕經過慎重思考,認為死守是守不住的,因此決心駕馭敵情變化,當機立斷,調整作戰方針,採取大踏步後退,誘敵深入方針,尋機再戰。這樣的話,我方必須撤出新登,放棄天目山。

國民黨大軍壓境,粟裕選擇撤退,部下質疑得四字真言,終全殲敵人

對此,許多指戰員思想不通。粟裕給出了四個字:敵變我變,他解釋道:“一成不變的東西是沒有的,打仗也一樣。敵人也是人,有腦筋,會走路,他打著打著變了招,我們就得跟著變招;即使他不變招,我們也常要根據戰場的推演來變化打法。這就叫敵變我變,敵不變我也變,一個明智的指揮員必須有這種辯證頭腦。”


由於粟裕深受部下信賴,命令很快得到執行。於是,粟裕調整戰略部署,通過用撤出新登的“敗相”、步步“潰退”離開天目山、撤退後方機關等一系列示形假象迷惑敵人,終於誘敵上鉤。敵人果然改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分兵冒進。粟裕及時抓住戰機,突然命令部隊殺了個回馬槍,並乘勝擴大戰果,痛快地粉碎了頑軍第三次進攻。

國民黨大軍壓境,粟裕選擇撤退,部下質疑得四字真言,終全殲敵人

粟裕指揮的萊蕪戰役也充分反映了他善於根據敵情變化適時調整戰役部署而取得戰役勝利的軍事才能。萊蕪戰役是一次比較典型的運動戰。運動戰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情況多變,時間緊迫。因此,及時地掌握情況的發展變化,適時地改變或修正作戰計劃,就成了戰役指揮上必須關照好的一個關節問題。萊蕪戰役中,北線敵情發生了四次重大變化,粟裕根據變化情況,調整戰役部署。

國民黨大軍壓境,粟裕選擇撤退,部下質疑得四字真言,終全殲敵人

萊蕪戰役,我軍原決心在臨沂外圍誘殲南線之敵,但當發現敵情已起了變化,殲滅南線之敵暫無有利戰機,而北線之敵孤軍深入,攻殲取勝較有把握,即毅然地改變決心、北上殲敵。主力北移後,整個北線情況處於急劇變化之中,但李仙洲集團分散部署在萊蕪地區的基本情況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因此,我軍一面堅持殲滅該敵的既定決心,不為各種表面現象所迷惑,不為任何困難所動搖;一面根據情況的某些變化,和預見到的可能發展,適時地修正計劃、變更部署,終於達成了全殲該敵的目的。

國民黨大軍壓境,粟裕選擇撤退,部下質疑得四字真言,終全殲敵人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屬性。戰場上情況也是時常運動變化的。要做到克敵制勝,根據戰場上敵情變化適時調整戰略部署,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至關重要的。粟裕對這一戰術原則運用得非常嫻熟。“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是粟裕喜愛的名言。“用兵之法,要在應變”。粟裕往往密切注視敵軍動向,敵變我變,因勢利導,適時調整作戰部署。


【1】《粟裕軍事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