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職場中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辭職的時候公司不挽留,但公司需要的時候,卻又千方百計把人家叫回來,還給人家工資翻倍。

看到這種情況,有的人認為這樣的老闆真是太傻,就是人人所認為的那種“錢多人傻沒處花”唄,但如果你這麼去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最近,我有個朋友還真就遇上了這樣“錢多人傻沒處花”的老闆。朋友三年前在一家公司做新媒體小編,後來因個人原因就辭職不幹了。

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在新媒體上的發展算是小有成就吧,現在也是一家新創業公司的新媒體總監。

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所以,前幾天她的前老闆就主動邀請她來公司坐鎮,她自己綜合考慮了一下也就過去了。現在是工資比以前翻幾番不說,還在公司有了一定的地位,對於她來說簡直是如魚得水。

其實對於朋友的這個例子,我是非常認同的,但是難免有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那些老員工。

老員工可能會覺得都不是公司的人了,還有臉回來,真是不懂行情兒。也有的老員工感嘆,自己辛辛苦苦幹活也太虧了,還不如人家出去逛一圈的人兒。

當然,發出以上感嘆的人也能夠理解,畢竟也不是誰付出了就一定能夠得到公司重視的。但如果背地裡說別人的種種不是,並且還認為自己的老闆是傻中極品,那多半是沒有看清楚這背後的原因。

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給大家舉個例子:我以前老是喜歡讓去香港或者出國的朋友給我帶東西,其實原因很簡單:東西正品質量好,價格比國內便宜一半,像我這樣操作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是有些人往往會比較苦惱,因為發現辛苦託人買回來的東西上面居然印著“made in china”字樣!

像上面字樣的現象,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出口轉內銷”,這也揭示了為什麼“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的深層含義。其實結合到我們的職場中,情況也是和上面類似的。

有的人拿自己的經歷,從公司辭職之後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工資還翻了番。我覺得呢,這其實就是一種出口轉內銷的心理,不僅僅老闆需要,我們個人也需要。

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為什麼呢?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

一:重新發現員工內在的光環效應

原先在職的時候沒有發現對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可離職之後聽說對方在外面發展的非常好,不僅得到了市場的肯定,還樹立了自己的行業地位。

原先的老闆重新發現這個潛力股,說什麼都會重金買回來的。雖然還是原先那個人,但是這個人身上的能力及對方擁有的資源,那都是自己現在非常需要的。

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二:原公司老闆是真的有需要

公司某個崗位上的員工離職了,然後又開始再招聘,可是一時半會兒,或者找了很久就是找不到適合的員工,這就讓公司的老闆突然意識到原來員工的優點和適合性了。

還有一點不容小覷的,那就是再用以前薪水來衡量現下員工已經完全不是那回事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覺得靠跳槽能夠漲薪的最重要原因了。

不過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漲薪跳槽的前提是你得有實力,得有市場討價還價的能力和資本。如果你辭職之後,根本沒有單位需要你,那跳槽漲薪是沒多大意義的。

離職員工在外逛幾圈又回來,工資卻翻番,原因何在?

三:人才往往因為時間的錘鍊而更有價值

人才的價值除了市場交易價值帶來的水漲船高,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不能忽視,那就是自身的的時間價值。

一個人的職業發展生涯,大多數是從小白到高手的蛻變,一個人只要在有限的時間裡無限地發展自身的職業技能,那麼遲早是會越來越厲害的。

隨著時間的不斷錘鍊而讓自己小有成就的時候,就會被整個行業內甚至是前老闆多看幾眼,這時候,漲薪再挖回來成為自己的智囊團,這是很能理解的事情。

總之,對於職場而言,對於個人而言,適當地動一動是有利於自我價值的提升的。對公司來說,基於自身需要和重新發現價值,讓出口轉內銷的人才一拍即合成為可能,這也是聰明老闆的大多數抉擇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