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屬於獼猴桃科植物,別名陽桃,原產地在中國。因為獼猴喜歡吃,所以才叫獼猴桃,其質地柔軟且味道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被人們稱為“水果之王”。

今天咱們就來講一講獼猴桃的栽培技術,希望能對您有一點幫助。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栽培前期準備

首先是要適地栽培。由獼猴桃別稱可以知道,它喜歡溫暖溼潤、多光、喜肥的環境,同時還怕旱澇、強風和陽光直射。所以在種植獼猴桃的時候應該選擇在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排水良好且光照水源充足、中性至微酸性、背風向陽的平地。獼猴桃對海拔的選擇因品種差異而不同,如紅心獼猴桃一般在500到800米的海拔區域。選擇好地塊之後,然後選擇適宜的品種,最好是當地種或當地繁育出的嫁接種。

其次是全墾整地。選擇的地塊可以實行全墾整地,整地深度在20釐米以上。全墾後沿著南北方向按照規定的株行距定點挖穴,種植穴的規格為1x1x1米。整地時要求撿淨石塊,成升子底、瓦背形,上下層土分開堆在兩旁,然後在種植穴下面填入雜草、秸稈並踏實。也可以墊粗石厚30釐米,上面每穴用廄肥30千克、磷鉀肥各1千克,與表土混和後填入並踩實,回填表土,一個月之後即可開始栽樹苗。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的栽培

選擇栽培的獼猴桃苗莖粗得在1.5釐米以上,且芽眼飽滿、根系發達,栽培時將根理順朝著四房伸展,然後用細土分層踩實。栽培之後需要澆稀薄人糞尿或沼液1~2千克,並覆蓋稻草保溼。還需要配置5%~6%的雄株作為授粉樹。

獼猴桃栽培的株行距則需要視架式而異,大棚架為5米x6米、單幹雙臂3米x4米、T形小棚架4米x4米,如果是紅心獼猴桃則可以適當栽植大些。獼猴栽培時的架子高2米,水泥立柱長2.5米,橫截面為正方形,邊長10釐米,也可以直接選用杜仲和厚朴作為植物支架。在這裡我們對獼猴桃栽培時的架式進行介紹。

單幹雙臂。指的是選用3條生長健壯、腋芽飽滿的枝蔓,其中兩條左右分開縛在第1道鐵絲上嗎,每隔20釐米~30釐米留1條結果枝。同時中間的1條引縛在第2道鐵絲上,並通過摘心等培養兩條分枝向左右伸展;平頂大棚架、這種是選擇1個強壯新梢,培養至架面高時,摘心促發2~3條蔓作永久性主枝。每隔50釐米留1條結果母枝,母枝上每隔30釐米留1條結果枝。以後就是由這些結果枝培養為結果母枝,並且需要每隔3年更換1次結果母枝;T形小棚架。這是幼苗培養2條向上生長的枝蔓,達到架面時向兩端分開,按大鵬架式定蔓。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栽培的修剪和綁蔓

獼猴桃的修剪和綁蔓是為了控制其長勢和方向。主要有定枝。在新梢展開4~5片葉,能看清花蕾時即可定枝。定枝具體做法是:疏除生長弱、花芽分化不良的花枝和過密的新梢、細弱枝等,保留生長健壯且分佈合理的新梢。修剪的時候剪口上端要留2~3釐米長的樁,以起到保護剪口腋芽的目的;

第二個是冬剪。在落葉至傷流前進行,大約在11月份左右,此時修剪剪口癒合快且不會有傷流。修剪的時候以疏剪為主,多留結果的母枝並剪去過多、過密和過細的枝條,也要剪去交叉枝、病蟲枝、枯死枝及過密的新梢。同時對上年結果枝要進行適量的截短,一般在結果部位以上留3~4個,對衰老結果的母枝或連續結果兩年以上的枝組要截短。

第三是夏剪。夏剪在5月中旬到7月上旬進行,主要是除蔭、摘心、疏剪及綁縛。修剪時及時抹去主幹上的萌芽,安排枝蔓空間。摘心可以促使枝條發育充實和老化,提高越冬抗寒能力,有利於花芽分化和次年結果並提高作果率。對於徒長枝、預備結果的母枝要留葉10片以摘心,結果枝在花序上留葉10片摘心,發育枝留長60~80釐米摘心,以後各次萌發均留3~4片葉及時摘心;第四是雄株修剪。5~6月花後進行,每株留3~4條枝,每條枝留芽4~6個,當年新梢長1釐米時摘心;最後是綁蔓。對新梢的引縛一般在其長到40釐米左右時進行,過早容易折斷新梢。對棚架綁蔓多采用水平或弓形引縛;旺盛生長的枝梢,特別是徒長至少,一般採用水平引縛;普通營養枝及中、長結果枝,採用的是傾斜引縛,記得引縛時不能綁得taijin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栽培的疏蕾、疏果

疏蕾需要在獼猴桃坐花率特別高時進行,一般根據結果枝的強弱調整花蕾數量,強壯的長果枝留花蕾5~6個,中等結果枝留3~4個,短果枝留1~2個。疏果。通常在花後1個月進行,留中間果、疏邊果,每4~5片葉留1個果。一般枝每20釐米留果1~2個,弱枝每20釐米留果4~5個。通常來說株產50千克的獼猴桃品種,結果量在500~600個。

獼猴桃栽培的施肥、授粉

獼猴桃栽培的施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全年在萌前、花後、採後和冬肥共需要施用4次。栽培後2年,每株施用廄肥5到10千克,磷、鉀肥各0.2千克;栽植3~4年後,每株施用廄肥15~20千克,磷、鉀肥各0.5千克;栽植5年以上時,每株施用廄肥50千克,氮、磷、鉀肥各0.75千克。施肥的時候在離主幹50釐米處開溝,施肥之後覆蓋土壤,施肥之後一定要進行灌水。夏秋高溫季節要在樹盤覆蓋約20釐米厚的稻草,上面用細泥壓實。

獼猴桃植株屬於雄雌異株,公樹開雄花,母樹開雌花。公樹花蕾要比母樹花蕾多得多,且雄花較早出於雌花。獼猴桃通常以蜜蜂授粉為主,如果在獼猴桃園內養蜂可以促進授粉,提高其產量。當蜂源不足或受氣候影響蜜蜂活動不旺盛時,可以採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即採集當天剛開放、花粉還沒有散失的雄花,將雄花的雄蕊在雌花柱頭上塗抹;也可以用毛筆粘花粉在當天剛開放的雌花柱頭上塗抹,每朵雄花可以授粉7~8朵雌花。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栽培的病蟲害防治

蟲害防治。主要有金龜子、介殼蟲、葉蟬。金龜子主要以成蟲危害葉片,以幼蟲咬食根莖,影響到植株的生長。防治方法:首先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以降低蟲口的密度;其次是毒餌誘殺。用90%敵百蟲50克,拌入5公斤的麥麩煮至半熟作為毒餌,於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傍晚撒入花木根部附近以誘殺成蟲;

第三是藥劑防治。用50%的辛硫酸磷乳劑1:100倍液拌種或用50%的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溝施、澆灌。介殼蟲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通過每隔5到7天防治一次,共需要防治2到3次;葉蟬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間隔和次數與介殼蟲一樣;最後可以塗白樹幹。即在秋冬季節,用石灰、水、鹽、葉蟬散,按照1:3:0.03:0,01比例配置成白塗劑塗抹樹幹,可以防止害蟲產卵,有蟲防蟲,無蟲防病。

病害防治。獼猴桃栽培常見的病害有灰黴病、潰瘍病、黑斑病,主要防治潰瘍病。獼猴桃潰瘍病是一種嚴重危害獼猴桃生產的毀滅性病害,被列為全國森林植物檢疫對象,主要危害獼猴桃的新梢、枝蔓、葉片和花蕾,以危害1~2年生枝梢為主。潰瘍病的病源主要是通過風雨、昆蟲傳播,從枝條的傷口入侵植株。發病輕重與溼度有很大的關係,防治措施為:一是預防為主,嚴禁栽植帶有病菌樹苗;二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病害的產生;三是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樹勢;四是冬季及時清理茶園,集中燒燬病枝、落葉等,減少病原菌越冬數量;五是藥劑防治和治療,在果實採收後和冬季修剪後、春季萌動前全樹噴施1:1:100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全園噴霧一次,連續2~3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全面解析獼猴桃種植技術

獼猴桃果實採收和處理

適時增收。果實要適時採收,採收過早或過遲均會影響到果實品質。通常在果實的可溶性糖類佔比為6%~7%時是最佳的採收期。但最為普遍的方法是採下一個果實,如果用力果實容易從果柄脫落,那麼就可以採收。獼猴桃早熟品種的採收時間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遲熟品種在9月中、上旬至10月上旬。採摘時間以陰天或晴天露水乾後的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天黑前為佳、用於儲藏的獼猴桃,應該在其果實停止生長、種子為黑褐色、雨後5天以上才能採收。採收的時候要做到輕拿輕放,儘可能減少機械損傷,不可拉上果蒂、擦破果皮。

採後處理。果實採收後應該及時剔除有機械傷、殘次果及病蟲果害,再把果實裝入木箱或塑料週轉箱內,放到陰涼處待運。有條件的地區,在果實採收當天就要入庫預冷,在24小時內將果實溫度降低到5℃左右,然後儘快將庫溫降至0℃。獼猴桃儘量不和蘋果、梨等同庫,以防止催熟。、

以上就是獼猴桃栽培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